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池組自動點焊系統,包括PCM控制器、一治具定位裝置和兩組相對設置的點焊裝置,所述治具定位裝置定位設置于該兩點焊裝置之間;其中,用以承載待處理電池鎳片的治具架定位放置在所述治具定位裝置上,所述PCM控制器控制所述治具定位裝置將治具架輸送至指定位置,并控制該兩點焊裝置對電池鎳片進行點焊。該點焊系統的整個工作流程由PCM控制器進行控制,其智能化程度高,克服了以往人工操作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動力電池組點焊自動化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電池組自動點焊系統。
技術介紹
動力電池具有輸出電壓高、能量高、放電電壓穩定、工作溫度范圍寬、自放電率低、儲存壽命長等優點,因此動力電池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普及,使動力電池用量猛增,而現有點焊機對于動力電池組的點焊,其工序極其繁復,而且由于用于放置電池組的治具都偏大,因此點焊操作極為不便,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池組自動點焊系統,該點焊系統的智能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術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池組自動點焊系統,包括PCM控制器、一治具定位裝置和兩組相對設置的點焊裝置,所述治具定位裝置定位設置于該兩點焊裝置之間;其中,用以承載待處理電池鎳片的治具架定位放置在所述治具定位裝置上,所述PCM控制器控制所述治具定位裝置將治具架輸送至指定位置,并控制該兩點焊裝置對電池鎮片進行點焊。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治具定位裝置包括支撐平臺、第一滑軌和夾緊機構,所述支撐平臺在所述第一滑軌上滑動定位,所述夾緊機構定位設置在所述支撐平臺上,并用于夾緊所述治具架。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平臺在所述第一滑軌上滑動定位的結構為還設有一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第一伺服電機和第一絲桿,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的輸入端電連接于所述PCM控制器,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一絲桿的一軸端,所述第一絲桿的另一軸端軸向定位且圓周方向轉動連接于所述支撐平臺。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緊機構包括基臺、一對夾緊氣缸和一對壓緊板,所述基臺固設于所述支撐平臺上,并在所述基臺上開設有便于放置治具架的定位槽,該對夾緊氣缸相對設置于該基臺的兩側,該對壓緊板分別鉸接于該對夾緊氣缸的活塞桿上,且該對夾緊氣缸帶動該兩壓緊板夾緊和分離于所述治具架的兩側。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點焊裝置包括點焊機構、支撐裝置、和底座,所述點焊機構定位設置在所述支撐裝置上,所述支撐裝置在所述底座上相對所述治具架能夠滑動定位,另在所述底座上還安裝有一升降氣缸,所述升降氣缸電連接于所述PCM控制器,且所述升降氣缸驅動所述支撐裝置相對所述底座做上下移動。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裝置包括第一、二基板、第二滑軌和滑塊,所述點焊機構定位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滑軌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滑塊固定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上,并與所述第二滑軌相配合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基板的下表面與所述升降氣缸的輸出軸定位連接。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還設有一第二驅動裝置,所述第二驅動裝置包括第二伺服電機和第二絲桿,所述第二伺服電機的輸入端電連接于所述PCM控制器,所述第二伺服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二絲桿的一軸端,所述第二絲桿的另一軸端軸向定位且圓周方向轉動連接于所述第一基板。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點焊機構包括點焊固定座和點焊頭,所述點焊固定座固設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電焊頭活動設在所述點焊固定座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點焊系統包括PCM控制器、兩組相對設置的點焊裝置和一定位設置在該兩點焊裝置之間的治具定位裝置,其中,用以承載待處理電池鎳片的治具架定位放置在所述治具定位裝置上,所述PCM控制器控制所述治具定位裝置將治具架輸送至指定位置,并控制該兩點焊裝置對電池鎳片進行點焊。該點焊系統的整個工作流程由PCM控制器進行控制,其智能化程度高,克服了以往人工操作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所述治具定位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所述點焊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對本技術的電池組自動點焊系統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本技術所述的一種電池組自動點焊系統,包括PCM控制器、一治具定位裝置I和兩組相對設置的點焊裝置2,所述治具定位裝置I定位設置于該兩點焊裝置2之間;其中,用以承載待處理電池鎳片的治具架3定位放置在所述治具定位裝置I上,所述PCM控制器控制所述治具定位裝置將治具架3輸送至指定位置,并控制該兩點焊裝置2對電池鎳片進行點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治具定位裝置I包括支撐平臺10、第一滑軌11和夾緊機構12,所述支撐平臺在所述第一滑軌上滑動定位,所述夾緊機構定位設置在所述支撐平臺上,并用于夾緊所述治具架3。其中,所述支撐平臺在所述第一滑軌上滑動定位的結構為還設有一第一驅動裝置13,所述第一驅動裝置包括第一伺服電機和第一絲桿,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的輸入端電連接于所述PCM控制器,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一絲桿的一軸端,所述第一絲桿的另一軸端軸向定位且圓周方向轉動連接于所述支撐平臺。所述夾緊機構包括基臺、一對夾緊氣缸和一對壓緊板,所述基臺固設于所述支撐平臺上,并在所述基臺上開設有便于放置治具架的定位槽,該對夾緊氣缸相對設置于該基臺的兩側,該對壓緊板分別鉸接于該對夾緊氣缸的活塞桿上,且該對夾緊氣缸帶動該兩壓緊板夾緊和分離于所述治具架的兩側。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點焊裝置2包括點焊機構20、支撐裝置21、和底座22,所述點焊機構定位設置在所述支撐裝置上,所述支撐裝置21在所述底座上相對所述治具架能夠滑動定位,另在所述底座上還安裝有一升降氣缸23,所述升降氣缸電連接于所述PCM控制器,且所述升降氣缸驅動所述支撐裝置相對所述底座做上下移動。其中,所述支撐裝置21包括第一、二基板、第二滑軌和滑塊,所述點焊機構定位設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滑軌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滑塊固定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上表面上,并與所述第二滑軌相配合滑動連接,所述第二基板的下表面與所述升降氣缸的輸出軸定位連接。另還設有一第二驅動裝置24,所述第二驅動裝置24包括第二伺服電機和第二絲桿,所述第二伺服電機的輸入端電連接于所述PCM控制器,所述第二伺服電機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二絲桿的一軸端,所述第二絲桿的另一軸端軸向定位且圓周方向轉動連接于所述第一基板。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點焊機構20包括點焊固定座和點焊頭,所述點焊固定座固設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上,所述電焊頭活動設在所述點焊固定座上。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為在該點焊系統開始工作之前,先根據電池組的型號設定好PCM控制器的點焊程序,按下PCM控制器的啟動鍵,夾緊氣缸動作并夾緊治具架,緊接著所述第一伺服電機通過所述第一絲桿帶動所述支撐平臺到指定位置;所述支撐平臺定位后,所述升降氣缸驅動所述支撐裝置相對所述底座做上下移動并定位;然后所述第二伺服電機通過所述第二絲桿帶動所述點焊機構朝向所述治具架運動,當點焊頭接觸到電池鎳片時,PCM控制器控制點焊電源放電,對電池進行點焊工作。權利要求1.一種電池組自動點焊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PCM控制器、一治具定位裝置(I)和兩組相對設置的點焊裝置(2),所述治具定位裝置(I)定位設置于該兩點焊裝置(2)之間;其中,用以承載待處理電池鎳片的治具架(3)定位放置在所述治具定位裝置(I)上,所述PCM控制器控制所述治具定位裝置將治具架(3)輸送至指定位置,并控制該兩點焊裝置(2)對電池鎳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池組自動點焊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PCM控制器、一治具定位裝置(1)和兩組相對設置的點焊裝置(2),所述治具定位裝置(1)定位設置于該兩點焊裝置(2)之間;其中,用以承載待處理電池鎳片的治具架(3)定位放置在所述治具定位裝置(1)上,所述PCM控制器控制所述治具定位裝置將治具架(3)輸送至指定位置,并控制該兩點焊裝置(2)對電池鎳片進行點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祖榆,
申請(專利權)人:天宇通訊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