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卡扣式防脫落促凝管
本技術涉及真空采血
,特別是涉及一種卡扣式防脫落促凝管。
技術介紹
現有的促凝管,通常由試管、塞于試管口的丁基膠塞以及套于丁基膠塞上的防濺帽三部分構成。醫生在取用采血管內的血樣時,需要先將膠塞從管口拔出,當膠塞被拔離試管的瞬間,大氣壓強使外界空氣迅速沖入試管內,會引起管內的血樣從管口處向外飛濺,而防濺帽起到了阻擋血樣飛濺,保護化驗員的安全的作用。但本領域現有技術中,防濺帽和膠塞的結合力不夠強,這一方面使得采血管在離心機中進行血樣分離的過程中,防濺帽會從膠塞表面滑動并與膠塞脫離;另一方面,在化驗員捏住防濺帽想要將膠塞一同從試管口拔出時,防濺帽和膠塞發生相對滑動,使得防濺帽從膠塞上滑下,而膠塞仍然沒有完全脫離試管口。這些情況的發生,不僅降低了化驗工作的效率,而且使化驗工作存在安全隱患。要增加防濺帽與膠塞的結合力,通常的技術方案是增加防濺帽與膠塞的摩擦力, 例如通過增大膠塞的尺寸以增加膠塞對防濺帽內側壁的側向壓力等,但這類的技術方案雖然能夠增強防濺帽和膠塞的結合力,但同時也增加了將防濺帽與膠塞組裝過程中二者的摩擦阻力,為組裝工作增加了難度。因此,現有技術中,并沒有切實有效的技術方案能夠實現既能夠使防濺帽與膠塞之間具有良好的結合力,又能夠使二者的組裝過程簡便、省力。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防濺帽與膠塞之間能夠非常方便地結合為一體,卻能夠獲得足夠大的結合力、完全消除防濺帽從膠塞上滑離的可能性的卡扣式防脫落促凝管。解決本技術技術問題的方案是卡扣式防脫落促凝管,由左半帽、膠塞、右半帽、插銷條、卡扣、插槽、試管和帽頂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卡扣式防脫落促凝管,由左半帽、膠塞、右半帽、插銷條、卡扣、插槽、試管和帽頂構成,其特征是:左半帽和右半帽均為半個圓筒體,左半帽和右半帽共同構成一個圓筒形的防濺帽,在左半帽和右半帽的銜接處,分別位于左半帽和右半帽上的卡扣相互扣合,相互扣合的一對卡扣中,其中一個卡扣有向外的凸棱、另一個卡扣有向內的凸棱,在左半帽和右半帽的內側面上,分別有一個弧形的插銷條,兩插銷條?關于所述防濺帽的軸心中心對稱,在左半帽的頂面有一塊與左半帽為一整體的半環形的帽頂,在右半帽的頂面也有一塊與右半帽為一整體的半環形的帽頂,位于左半帽、右半帽頂部的所述兩帽頂的內邊緣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圓孔,膠塞是由上半部的大圓柱和下半部的小圓柱構成的軸截面為倒凸字形的旋轉體,在所述膠塞的上半部的側壁上有兩個與所述插銷條的形狀大小相適應的插槽,兩插槽關于膠塞的軸心線中心對稱,所述防濺帽套于所述膠塞上,且防濺帽與膠塞成過盈配合關系,兩插銷條分別處于所述兩插槽中,膠塞的下半部處于試管的上口內并與試管成過盈配合關系。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卡扣式防脫落促凝管,由左半帽、膠塞、右半帽、插銷條、卡扣、插槽、試管和帽頂構成,其特征是左半帽和右半帽均為半個圓筒體,左半帽和右半帽共同構成一個圓筒形的防濺帽,在左半帽和右半帽的銜接處,分別位于左半帽和右半帽上的卡扣相互扣合,相互扣合的一對卡扣中,其中一個卡扣有向外的凸棱、另一個卡扣有向內的凸棱,在左半帽和右半帽的內側面上,分別有一個弧形的插銷條,兩插銷條關于所述防濺帽的軸心中心對稱,在左半帽的頂面有一塊與左半帽為一整體的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小玲,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市鄞州青林醫療器械技術咨詢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