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次性自回縮式安全采血針
本技術涉及一次性采血針,具體涉及一次性自回縮式安全采血針。
技術介紹
目前,醫療機構在常規采血時一般直接用采血針采血,這種方法雖能一人一針,不被交叉感染,但患者直接看到針頭,產生恐懼心理(特別是兒童)。另一種采血時,取采血針通過采血筆配合使用,將采血針裝于采血筆內,發射針刺后取下采血針,裝上另一支采血針再次使用,由于采血筆是無數次重復使用,極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以上兩種采血方法,醫護工作人員直接接觸采血針,在采血時人工將針頭裝取,不小心很容易扎傷,引起交叉感染, 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一次性自回縮式安全采血針,該采血針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安全可靠,特別是能在采血完畢后針頭自動回縮到殼體內,不因針尖外露而造成交叉感染,另外針體發射回縮后不能再次發射使用,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一次性采血。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該采血針包括殼體、針體、滑套、后蓋、發射彈簧和回縮彈簧,滑套安裝在殼體內,帶針頭的針體經發射彈簧安裝在滑套內,后蓋經發射彈簧安裝在滑套上,整體構成采血針;所述殼體的內壁沿軸向兩側各設置兩條平行凸條狀長導軌和短導軌,殼體端部設圓形臺階;所述滑套的外壁兩側設有導向槽,導向槽的左端設置第一斜面,滑套右端為空心圓柱形的回縮彈簧腔,回縮彈簧腔內安裝回縮彈簧,回縮彈簧位于針體前端與回縮彈簧腔之間,滑套外圓周上設限位臺階,滑套安裝在殼體內由限位臺階定位, 導向槽與長導軌相配合,滑套作軸向滑動;所述針體的外壁兩側設置限位于滑套的凸塊,凸塊上設與滑套的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針體安裝在滑套內,在第一斜面和第二 ...
【技術保護點】
一次性自回縮式安全采血針,其特征是:該采血針包括殼體(1)、針體(2)、滑套(3)、后蓋(4)、發射彈簧(5)和回縮彈簧(6),滑套(3)安裝在殼體(1)內,帶針頭(13)的針體(2)經回縮彈簧(6)安裝在滑套(3)內,后蓋(4)經發射彈簧(5)安裝在滑套(3)上,整體構成采血針;所述殼體(1)的內壁沿軸向兩側各設置兩條平行凸條狀長導軌(10)和短導軌(11),殼體(1)端部設圓形臺階(16);所述滑套(3)的外壁兩側設有導向槽(12),導向槽(12)的左端設置第一斜面(8),滑套(3)右端為空心圓柱形的回縮彈簧腔(17),回縮彈簧腔(17)內安裝回縮彈簧(6),回縮彈簧(6)位于針體(2)前端與回縮彈簧腔(17)之間,滑套(3)外圓周上設限位臺階(18),滑套(3)安裝在殼體(1)內由限位臺階(18)定位,導向槽(12)與長導軌(10)相配合,滑套(3)作軸向滑動;所述針體(2)的外壁兩側設置限位于滑套(3)的凸塊(15),凸塊(15)上設與滑套(3)的第一斜面(8)相配合的第二斜面(9),針體(2)安裝在滑套(3)內,在第一斜面(8)和第二斜面(9)的相互作用下使針體(2)與滑套(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次性自回縮式安全采血針,其特征是該采血針包括殼體(I)、針體(2)、滑套(3)、后蓋(4)、發射彈簧(5)和回縮彈簧(6),滑套(3)安裝在殼體(I)內,帶針頭(13)的針體(2)經回縮彈簧(6)安裝在滑套(3)內,后蓋(4)經發射彈簧(5)安裝在滑套(3)上,整體構成采血針;所述殼體(I)的內壁沿軸向兩側各設置兩條平行凸條狀長導軌(10)和短導軌(11),殼體(I)端部設圓形臺階(16);所述滑套(3)的外壁兩側設有導向槽(12),導向槽(12)的左端設置第一斜面(8),滑套(3)右端為空心圓柱形的回縮彈簧腔(17),回縮彈簧腔(17)內安裝回縮彈簧(6),回縮彈簧(6)位于針體(2)前端與回縮彈簧腔(17)之間,滑套(3)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平國梁,陳志永,陳亮,
申請(專利權)人:淮安市天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