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食品打磨加工的料理機技術領域,尤涉及一種可用于豆漿機的粉碎杯杯蓋結構,包括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內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與出水管連通,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與粉碎杯腔體連通。所述杯蓋上設有微動開關觸點,在杯蓋裝配于粉碎杯的狀態下,微動開關觸點使微動開關吸合通路。該粉碎杯杯蓋結構通過在杯蓋內埋設相互連通的進水管以及與粉碎杯腔體連通的出水管,使杯蓋與粉碎杯配合安裝后能耦合水路,實現了自動加水,解決了渣漿分離粉碎杯加水困難的問題,并且可根據加工食品的不同設置不同的加水程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食品打磨加工的料理機
,尤涉及一種可用于豆漿機的粉碎杯杯蓋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豆漿機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它常用于家庭豆類制漿,為人們提供健康的豆類漿飲?,F有的下置式豆漿機一般包括以下部件用于制漿的杯體、與杯體蓋合的杯蓋、用于加熱漿料的加熱元件、攪拌器、傳感器、用于驅動攪拌器的馬達及控制器,豆料在杯體內被破碎,杯體與杯蓋之間密封連接,攪拌器設于杯體底部,攪拌器的攪拌軸向上,軸端連接刀片。這種豆漿機的杯蓋與杯體一般都為螺紋配合連接,需要打開蓋子進行加水,使用不方便,并且因為螺紋配合連接,使其拆裝比較麻煩,有的杯蓋可能連著水管,當杯蓋需要拆下來清洗的時候,轉動脫離杯體的同時水管也一同轉動,使用極不便利。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用于豆漿機的粉碎杯杯蓋結構,該結構通過在杯蓋內設置進水管與出水管,使杯蓋與粉碎杯配合安裝后能耦合水路,同時在杯蓋上設置彈性復位結構以實現杯蓋與粉碎杯的拆裝,無需使用螺紋等結構的配合,便于清洗,且使用極為便利。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粉碎杯杯蓋結構,包括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內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與出水管連通,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與粉碎杯腔體連通。改進之一,所述杯蓋上設有微動開關觸點,在杯蓋裝配于粉碎杯的狀態下,微動開關觸點使微動開關吸合通路。當杯蓋裝配好后,微動開關觸點觸發其位置上的推桿,推桿推動設于機座上的微動開關,使微動開關吸合,電路處于通電狀態;當打開/取下杯蓋后,微動開關回位,電路斷開,使用安全可靠。改進之二,所述杯蓋包括相互連接的上蓋與下蓋,進水管與出水管設于下蓋內。其中,所述上蓋上設有用于與粉碎杯連接的彈性復位結構。通過該彈性復位結構即可實現杯蓋與粉碎杯的拆裝,無需使用螺紋等結構的配合,結構簡單,易于清洗,使用極為便利。優選地,所述彈性復位結構包括按鈕以及套設于按鈕上的彈簧,所述按鈕與粉碎杯配合,上蓋通過彈簧的壓縮及復位完成與粉碎杯的配合連接。作為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按鈕上設有與粉碎杯上的卡位配合的扣位,通過卡扣按鈕結構使杯蓋與粉碎杯連接,拆裝容易,使用方便。優選地,所述出水管與粉碎杯腔體連通的一端與下蓋的連接處設有0形密封圈;所述下蓋與粉碎杯連接處設有環形密封圈。改進之三,所述杯蓋設有通氣孔,杯蓋與粉碎杯扣合后,粉碎杯通過所述通氣孔與大氣連通。在上蓋設通氣孔,使粉碎杯內部與外界大氣連通,便于順暢加水,也便于排漿過程中能順暢排漿。優選地,所述進水管與出水管通過硅膠管連通。進水管與出水管通過硅膠軟管連接,對水路起到引向和導通的作用,即水依次流經進水管、硅膠管、出水管。粉碎杯杯蓋結構實際工作時,當把杯蓋與粉碎杯配合安裝時,用力按壓按鈕,按鈕克服彈簧力往里縮,同時使進水方向的進水管對齊豆漿機機座上的通孔,再用力下壓使杯蓋與粉碎杯兩者壓緊,此時環形密封圈與粉碎杯過盈配合,起密封作用;然后松開按鈕壓力,彈簧力推動按鈕上的扣位,同時扣位與粉碎杯上的卡位配合扣緊,然后再進行攪拌工作。此時,由于杯蓋內埋設有進水管及與粉碎杯腔體連通的出水管,水路連通,實現了自動加水而無需打開杯蓋加水。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粉碎杯杯蓋結構,通過在杯蓋內埋設相互連通的進水管以及與粉碎杯腔體連通的出水管,使杯蓋與粉碎杯配合安裝后能耦合水路,實現了自動加水,解決了渣漿分離粉碎杯加水困難的問題,并且可根據加工食品的不同設置不同的加水程序。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粉碎杯杯蓋結構主視圖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粉碎杯杯蓋結構左視圖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粉碎杯杯蓋結構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至圖3所示為本技術粉碎杯杯蓋結構的實施例,包括杯蓋,杯蓋內設有進水管21和出水管22,進水管21與出水管22連通,出水管22的出水口與粉碎杯腔體連通。進水管21與出水管22通過硅膠管23連接,對水路起到引向和導通的作用,即水依次流經進水管21、硅膠管23、出水管22。杯蓋上設有微動開關觸點,在杯蓋裝配于粉碎杯的狀態下,微動開關觸點使微動開關吸合通路。當杯蓋裝配好后,微動開關觸點觸發其位置上的推桿,推桿推動設于機座上的微動開關,使微動開關吸合,電路處于通電狀態;當打開/取下杯蓋后,微動開關回位,電路斷開,使用安全可靠。本實施例的杯蓋包括相互連接的上蓋10與下蓋20,進水管21與出水管22設于下蓋20內。其中,上蓋10上設有用于與粉碎杯連接的彈性復位結構,該彈性復位結構包括按鈕31以及套設于按鈕31上的彈簧32,按鈕31與粉碎杯配合,上蓋10通過彈簧32的壓縮及復位完成與粉碎杯的配合連接。通過該彈性復位結構即可實現杯蓋與粉碎杯的拆裝,無需使用螺紋等結構的配合,結構簡單,易于清洗,使用極為便利。為了使拆裝更加容易,按鈕31上設有與粉碎杯上的卡位配合的扣位33,通過卡扣按鈕結構使杯蓋與粉碎杯連接,使用更為方便。同時為了實現密封作用,出水管22與粉碎杯腔體連通的一端與下蓋20的連接處設有0形密封圈12 ;下蓋20與粉碎杯連接處設有環形密封圈11。作為本實施例的改進,杯蓋設有通氣孔13,杯蓋與粉碎杯扣合后,粉碎杯通過通氣孔13與大氣連通。在上蓋10設通氣孔13,使粉碎杯內部與外界大氣連通,便于順暢加水,也便于排漿過程中能順暢排漿。該粉碎杯杯蓋結構實際工作時,當把杯蓋與粉碎杯配合安裝時,用力按壓按鈕31,按鈕31克服彈簧力往里縮,同時使進水方向的進水管21對齊豆漿機機座上的通孔,再用力下壓使杯蓋與粉碎杯兩者壓緊,此時環形密封圈與粉碎杯過盈配合,起密封作用;然后松開按鈕31壓力,彈簧力推動按鈕31上的扣位,同時扣位與粉碎杯上的卡位配合扣緊,然后再進行攪拌工作。此時,由于杯蓋內埋設有進水管21及與粉碎杯腔體連通的出水管22,水路連通,實現了自動加水而無需打開杯蓋加水。該粉碎杯杯蓋結構通過在杯蓋內埋設相互連通的進水管21以及與粉碎杯腔體連通的出水管22,使杯蓋與粉碎杯配合安裝后能耦合水路,實現了自動加水,解決了渣漿分離粉碎杯加水困難的問題,并且可根據加工食品的不同設置不同的加水程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粉碎杯杯蓋結構,包括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內設有進水管(21)和出水管(22),進水管與出水管連通,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與粉碎杯腔體連通,所述杯蓋上設有微動開關觸點,在杯蓋裝配于粉碎杯的狀態下,微動開關觸點使微動開關吸合通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粉碎杯杯蓋結構,包括杯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內設有進水管(21)和出水管(22),進水管與出水管連通,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與粉碎杯腔體連通,所述杯蓋上設有微動開關觸點,在杯蓋裝配于粉碎杯的狀態下,微動開關觸點使微動開關吸合通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杯杯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蓋包括相互連接的上蓋(10)與下蓋(20),進水管與出水管設于下蓋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粉碎杯杯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上設有用于與粉碎杯連接的彈性復位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粉碎杯杯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復位結構包括按鈕 (31)以及套設于按鈕上的彈簧(32),所述按鈕與粉碎杯配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志峰,陳煒杰,
申請(專利權)人: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