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海洋漁業捕撈設備,具體公開了一種上下反復運動誘餌器。它是由報警燈、浮球、電瓶、漁線、防水電機、釣餌盒、魚形魚餌、線輪、電子浮球重力置換裝置組成,在浮球頂部裝有報警燈,在浮球的內部裝有電瓶,在浮球的底部裝有釣餌盒,釣餌盒設有底蓋,底蓋上設有蓋扣,釣餌盒的內壁上設有開關,在釣餌盒的內部裝有防水電機,在防水電機所帶動的線輪上裝有漁線,漁線壓在開關上,在漁線上分別位于開關的上下兩側設置有上節和下節,漁線的下端有魚形魚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釣捕浮球的魚餌能夠反復上下運動形成受傷魚的仿真動作,能夠吸引大魚索餌、增強了捕撈能力、提高了大魚上釣率、耗能少、操作簡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海洋漁業捕撈設備,具體涉及一種上下反復運動誘餌器。
技術介紹
目前海洋漁業捕撈主要采用的捕撈技術中,延繩釣捕時其魚餌放入一定的水層后就靜止不動的等待大魚上鉤,由于被動等待,所以對不同水層的金槍魚釣餌沒有吸引、釣捕·惑索餌的能力,沒有把所捕獲到的魚自動浮升上水面的功能,作業時間長、上鉤率低、捕撈經濟效益不明顯。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魚餌能夠上下反復運動,具有受傷魚的仿真效果的誘餌器。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上下反復運動誘餌器,該誘餌器由報警燈、浮球、電瓶、漁線、防水電機、釣餌盒、魚餌、線輪、以及電子浮球重力置換裝置組成,在浮球頂部裝有報警燈,在浮球的內部裝有電瓶,在浮球的底部裝有釣餌盒,釣餌盒的內壁上設有開關,在釣餌盒的內部裝有防水電機,在防水電機所帶動的線輪上裝有漁線,漁線壓在開關上,在漁線上分別位于開關的上下兩側設置有上節和下節,漁線的下端有魚形魚餌。進一步的,所述浮球設置成上半球和下半球。進一步的,所述釣餌盒設有底蓋,底蓋上設有蓋扣。進一步的,所述電子浮球重力置換裝置是由加氣閥、排水閥、排氣開關、液氮氣化瓶、導氣管組成,在浮球頂部裝有排氣開關,在浮球底部裝有加氣閥、排水閥,加氣閥上設有與液氮氣化瓶相連的導氣管。本技術中的電子浮球在工作狀態時,在重力置換裝置作用下,由充滿海水的球體充氣排水轉變成浮體進行海底釣捕作業。報警燈的作用在于當魚索餌猛拉魚線時,報警燈閃亮,特別是在晚上作業時,有助于發現目標;電瓶的作用是給報警燈和防水電機供電;浮球設置成上半球和下半球,作用在于方便浮球的加工和內部元件的安裝;漁線的上節和下節的作用在于控制電機的開關;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在工作時,先用電子浮球重力置換裝置給浮球進行充氣排水,然后釣餌盒的底蓋打開,魚形魚餌靠自身重力向下移動,當漁線上節觸到開關后,電機開始轉動,將漁線上拉,當漁線上移的過程中,漁線的下節觸到開關后,電機停止轉動,此時,魚形魚餌靠自身重力又開始向下移動,魚形魚餌的提升及下降反復動作,形成受傷魚的仿真效果。當魚索餌猛拉魚線時,報警燈閃亮,浮球靠水的浮力將魚拉到海面,工作艇將魚回收。本技術的優點在于能夠反復上下運動形成受傷魚的仿真動作,能夠吸引大魚索餌、增強了捕撈能力、提高了大魚上釣率、耗能少、操作簡便。附圖說明此附圖說明所提供的圖片用來輔助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本技術的主視結構圖;圖2是本技術的側視結構圖。圖中 1、報警燈; 2、排氣開關;3、上半球; 4、下半球;5、電瓶;6、線輪;7、防水電機; 8、開關;9、釣餌盒;10、底蓋;11、蓋扣;12、漁線;13、上節;14、下節;15、魚形魚餌;16、加氣閥;17、排水閥; 18、液氮氣化瓶;19、導氣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法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在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及說明用來解釋本技術,但并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如圖1和2所示,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上下反復運動誘餌器,它是由報警燈1、排氣開關2、浮球、電瓶5、漁線12、防水電機7、釣餌盒9、魚形魚餌15、加氣閥16、排水閥17、線輪6、電子浮球重力置換裝置組成,浮球設置成上半球3和下半球4,在浮球頂部裝有報警燈I,在浮球的內部裝有電瓶5,在浮球的底部裝有釣餌盒9,釣餌盒9設有底蓋10,底蓋10上設有蓋扣11,釣餌盒9的內壁上設有開關8,在釣餌盒9的內部裝有防水電機7,在防水電機7所帶動的線輪6上裝有漁線12,漁線12壓在開關8上,在漁線12上分別位于開關8的上下兩側設置有上節13和下節14,漁線12的下端有魚形魚餌15。電子浮球重力置換裝置是由加氣閥16、排水閥17、排氣開關2、液氮氣化瓶18、導氣管19組成,在浮球頂部裝有排氣開關2,在浮球底部裝有加氣閥16、排水閥17,加氣閥16上設有與液氮氣化瓶18相連的導氣管19。本技術在工作時,先用電子浮球重力置換裝置給浮球進行充氣排水,然后釣餌盒9的底蓋10打開,魚形魚餌15靠自身重力向下移動,當漁線12上節13觸到開關8后,電機開始轉動,將漁線12上拉,當漁線12上移的過程中,漁線12的下節14觸到開關后,電機停止轉動,此時,魚形魚餌15靠自身重力又開始向下移動,魚形魚餌15的提升及下降反復動作,形成受傷魚的仿真效果。當魚索餌猛拉魚線12時,報警燈I閃亮,浮球靠水的浮力將魚拉到海面,工作艇將魚回收。本技術能夠反復上下運動形成受傷魚的仿真動作,能夠吸引大魚索餌、增強了捕撈能力、提高了大魚上釣率、耗能少、操作簡便。 以上對本技術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技術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技術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技術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 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上下反復運動誘餌器,其特征在于:該誘餌器由報警燈(1)、浮球、電瓶(5)、漁線(12)、防水電機(7)、釣餌盒(9)、魚餌(15)、線輪(6)、以及電子浮球重力置換裝置組成,在浮球頂部裝有報警燈(1),在浮球的內部裝有電瓶(5),在浮球的底部裝有釣餌盒(9),釣餌盒(9)的內壁上設有開關(8),在釣餌盒(9)的內部裝有防水電機(7),在防水電機(7)所帶動的線輪(6)上裝有漁線(12),漁線(12)壓在開關(8)上,在漁線(12)上分別位于開關(8)的上下兩側設置有上節(13)和下節(14),漁線(12)的下端有魚形魚餌(1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上下反復運動誘餌器,其特征在于 該誘餌器由報警燈(I)、浮球、電瓶(5)、漁線(12)、防水電機(7)、釣餌盒(9)、魚餌(15)、線輪¢)、以及電子浮球重力置換裝置組成,在浮球頂部裝有報警燈(1),在浮球的內部裝有電瓶(5),在浮球的底部裝有釣餌盒(9),釣餌盒(9)的內壁上設有開關(8),在釣餌盒(9)的內部裝有防水電機(7),在防水電機(7)所帶動的線輪(6)上裝有漁線(12),漁線(12)壓在開關(8)上,在漁線(12)上分別位于開關(8)的上下兩側設置有上節(13)和下節(14),漁線(12)的下端有魚形魚餌(1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維益,
申請(專利權)人:袁維益,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