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燃燒系統,其可降低從廢氣排出的氮氧化物,其特征在于,具備燃燒爐(2)和煤煙去除裝置(9),該燃燒爐(2)具有向爐內供給燃料及燃燒用氧氣的燃燒器部(2a)、燃燒形成于燃燒器部(2a)的下游側燃料的還原區域、供給燃燒用氧氣(21)以完全燃燒通過還原區域的未燃的燃料的燃燒氧氣供給口(2b),該煤煙去除裝置(9)除去從燃燒爐(2)排出的廢氣中的煤煙,從燃燒爐(2)和煤煙去除裝置(9)之間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22)被導入燃燒器部(2a),從煤煙去除裝置(9)的下游側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23)被導入燃燒氧氣供給口(2b)。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燃燒系統,特別是涉及去除廢氣中的氮氧化物的燃燒系統。
技術介紹
通常,在火力發電廠等中,由于資源量多,所以多將煤作為燃料使用。但是,煤相比油或天然氣,燃料中的碳量多,因此,在利用空氣燃燒式的鍋爐燃燒煤的情況下,二氧化碳的產生量增多。如圖5所示,為了易于高濃度回收產生的二氧化碳,使用氧氣燃燒鍋爐系統101。氧氣燃燒鍋爐系統101具備將煤微粉碎的煤粉機103、燃燒由煤粉機103粉碎了的煤并排出廢氣的氧氣燃燒鍋爐102、去除從氧氣燃燒鍋爐102排出的廢氣中的氮氧化物的脫氮裝置104、去除廢氣中的塵埃等的脫塵裝置105、去除廢氣中的硫氧化物的脫硫裝置106、為了去除廢氣中的水分將廢氣進行冷卻的氣體冷卻器107。煤粉機103在干燥微粉碎后的煤的同時,導入將微粉碎后的煤從煤粉機103向氧氣燃燒鍋爐102輸送的輸送氣體。該輸送氣體使用從脫硫裝置106經由氣體冷卻器107導出的廢氣(下稱“一次再循環氣”。)。一次再循環氣為了干燥煤而通過設于脫氮裝置104和脫塵裝置105之間的熱風機108加熱。熱風機108在從脫氮裝置104導出的高溫廢氣和通過氣體冷卻器107的低溫廢氣之間進行熱交換,對導入煤粉機103的一次再循環氣進行加熱。氧氣燃燒鍋爐102使用可通過兩級燃燒在氧氣燃燒鍋爐102的爐內(未圖示)脫氮的鍋爐(例如專利文獻I)。氧氣燃燒鍋爐102具備向氧氣燃燒鍋爐102內供給從燃燒用氧氣供給系統導入的氧氣及后述二次再循環氣和作為燃料的煤的燃燒器部102a。另外,氧氣燃燒鍋爐102具備將從燃燒氧氣供給系統向燃燒器部102a的下游側導入的氧氣及后述二次再循環氣供給到氧氣燃燒鍋爐102內的附加空氣口(下稱“AA 口”。)102b。從燃燒器部102a及AA 口 102b向氧氣燃燒鍋爐102內供給的氧氣作為稀釋氣體混合從氣體冷卻器107的下游側導入的廢氣的一部分(下稱“二次再循環氣”。)。二次再循環氣通過熱風機108加熱,然后與向燃燒器部102a及AA 口 102b導入的氧氣混合。向燃燒器部102a供給以相對從煤粉機103供給的煤的理論燃燒氧氣量,從燃燒用氧氣供給系統導入的氧氣量為I以下的方式調整的氧氣。從燃燒用氧氣供給系統導入的氧氣量中殘余的氧氣被供給到AA 口 102b。因此,氧氣燃燒鍋爐102的燃燒器部102a和AA 口102b之間的區域為氧氣不足狀態。由于燃燒器部102a和AA 口 102b之間為氧氣不足狀態,由此,燃燒器部102a和AA口 102b之間的區域為還原環境。從燃燒器部102a向氧氣燃燒鍋爐102內投入的燃料由于燃燒產生廢氣。產生的廢氣中的氮氧化物(NOx)在通過存在于燃燒器部102a和AA 口 102b之間的還原環境時被還原一部分。由此,可以在氧氣燃燒鍋爐102內降低氮氧化物。在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中公開有將通過脫氮裝置、熱風機、脫塵裝置及脫硫裝置的廢氣的一部作為二次再循環氣導入的氧氣燃燒鍋爐。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第3068888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平6-94212號公報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昭59-195013號公報但是,在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專利技術或圖5所示的氧氣燃燒鍋爐系統101中,因為將從氧氣燃燒鍋爐102排出的氮氧化物的濃度高的廢氣作為二次再循環氣使其再循環,并再投入氧氣燃燒鍋爐102,所以,存在設于氧氣燃燒鍋爐102的下游側的脫氮裝置104的處理 負擔大的問題。另外,因為由脫氮裝置104處理的氮氧化物的濃度高,所以,存在向通過脫氮裝置104的廢氣進行噴霧的氨氣的消耗量增加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鑒于這樣的問題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降低從廢氣排出的氮氧化物的燃燒系統。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專利技術的燃燒系統采用以下的方式。S卩,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燃燒系統,其特征在于,具備燃燒爐,其具有向爐內供給燃料及燃燒用氧氣的燃燒器部、形成于該燃燒器部的下游側的燃燒燃料的還原區域、供給燃燒用氧氣以完全燃燒通過了該還原區域的未燃的燃料的燃燒氧氣供給口 ;煙去除裝置,其去除從該燃燒爐排出的廢氣中的煤煙,從所述燃燒爐和所述煤煙去除裝置之間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被導向所述燃燒器部,從所述煤煙去除裝置的下游側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被導向所述燃燒氧氣供給口。本專利技術的燃燒系統中,將從燃燒爐和煤煙去除裝置之間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從燃燒器部向燃燒爐的爐內再供給。另外,在燃燒爐的燃燒器部和燃燒氧氣供給口之間形成有還原環境下(還原區域)。由此,可以將從燃燒爐和煤煙去除裝置之間分支的廢氣在形成于燃燒爐的還原環境下還原、導出。因此,可以降低從燃燒爐向煤煙去除裝置導入的廢氣的流量及煤煙的量。因此,可以將煤煙去除裝置的容量小型化。另外,從煤煙去除裝置的下游側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為通過煤煙去除裝置將煤煙即氮氧化物的濃度降低了的廢氣。將該氮氧化物的濃度降低后的廢氣導向所述燃燒氧氣供給口,用于促進通過燃燒爐的爐內的還原環境而一部分被還原的廢氣中的未燃的燃料的完全燃燒,因此,含有的氮氧化物以低濃度可以直接將廢氣向燃燒爐的爐外導出。由此,通過使氮氧化物的濃度降低了的的廢氣向燃燒爐和煤煙去除裝置進行再循環,可以抑制燃燒爐的爐出口的氮氧化物的濃度的增加。而且,本專利技術的燃燒系統中,所述煤煙去除裝置具備去除從燃燒爐排出廢氣中的氮氧化物的脫氮部、通過該脫氮部的廢氣和向所述燃燒氧氣供給口導入的廢氣進行熱交換的的熱交換部、去除通過所述熱交換部的廢氣中的煤塵的脫塵部、去除通過該脫塵部的廢氣中的硫氧化物的脫硫部、冷卻通過該脫硫部的廢氣的冷卻部,向所述燃燒氧氣供給口導入從所述脫硫部和所述冷卻部之間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本專利技術的燃燒系統中,將從脫硫部和冷卻部之間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導向燃燒爐的燃燒氧氣供給口。因此,可以降低導向脫氮部的廢氣中的氮氧化物的流量,同時可以降低導向冷卻部的廢氣的流量。因此,可以將脫氮部小型化,同時縮小冷卻部的容量。而且,本專利技術的燃燒系統中,向所述燃燒氧氣供給口導入從所述脫塵部和所述脫硫部之間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本專利技術的燃燒系統中,將從脫塵部和脫硫部之間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導向燃燒氧氣供給口。因此,可以在降低導向脫氮部的廢氣中的氮氧化物的流量的同時,降低導向脫硫部及冷卻部的廢氣的流量。因此,可以將脫氮部小型化,同時縮小脫硫部及冷卻部的容量。而且,本專利技術的燃燒系統中,向所述燃燒氧氣供給口導入從所述脫氮部和所述脫塵部之間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本專利技術的燃燒系統中,將從脫氮部和脫塵部之間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導向燃燒氧氣供給口。因此,可以降低導向脫氮部的廢氣中的氮氧化物的流量,同時降低導向熱交換部、脫塵部、脫硫部及冷卻部的廢氣的流量。因此,可以將脫氮部小型化,同時縮小熱交換部、脫塵部、脫硫部及冷卻部的容量。而且,本專利技術的燃燒系統中,所述脫氮部具備向廢氣中供給氨氣的氨氣供給部和由該氨氣供給部供給的廢氣通過的催化部。本專利技術的燃燒系統中,將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流量的廢氣導向脫氮部。因此,相比將未降低氮氧化物的流量的廢氣導至脫氮部的情況,可以減小供給的氨氣的量。專利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將從燃燒爐和煤煙去除裝置之間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從燃燒器部向燃燒爐的爐內進行再供給。另外,在燃燒爐的燃燒器部和燃燒氧氣供給口之間形成還原環境下。由此,可以將從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6.16 JP 2010-1372111.一種燃燒系統,其具備燃燒爐,其具有向爐內供給燃料及燃燒用氧氣的燃燒器部、燃燒形成于該燃燒器部的下游側燃料的還原區域、供給燃燒用氧氣以完全燃燒通過了該還原區域的未燃的燃料的燃燒氧氣供給口;煤煙去除裝置,其去除從該燃燒爐排出的廢氣中的煤煙,從所述燃燒爐和所述煤煙去除裝置之間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被導向所述燃燒器部,從所述煤煙去除裝置的下游側分支的廢氣的一部分被導向所述燃燒氧氣供給口。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燒系統,其中,所述煤煙去除裝置具備去除氮氧化物的脫氮部、通過該脫氮部的廢氣和向所述燃...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松田政彥,菅沼博,有賀健,藤村皓太郎,大丸卓一郎,
申請(專利權)人: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