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便攜式電動套絲機,它由機體、電動機、套絲扳牙盤、變速系統、夾緊卡盤、滑動傳動系統、管子切刀器、管子定中盤和自加油系統構成。可定中、套絲、切管,不受加工環境限制,一人即可攜帶、操作。(*該技術在200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技術是一種用來對各種金屬管道加工管子外螺紋和切斷管子的輕型電動工具,尤其涉及手持式電動套絲工具。現有技術中對管子螺紋的加工和切斷,一般采用手工板牙工具和手工割刀工具,其優點是攜帶方便、操作靈活,缺點是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現有的手持式電動套絲工具,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在手工扳牙工具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如中國專利CN87202766U,其優點是克服了手工扳牙工具的缺點,但仍有不足之處是采用標準管子扳牙,加工各種規格管子時需更換扳牙,同時也不能切斷管子;另一類是重新設計的多功能電動套絲機,如中國專利CN89205952.4,其優點是功能多、可割管、套絲、接管等,缺點是結構較復雜,零部件多,由于被加工的管子旋轉,使加工環境受到限制等。本技術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既可套絲又可切管,套絲扳牙可調、可換,被加工的管子不轉動,重量輕,結構簡單,便于攜帶的電動套絲機。本技術包括機體、電動機、套絲扳牙盤、變速系統、夾緊卡盤、滑動傳動系統、管子切刀器、管子定中盤和自加油系統。電動機固定在機體上,變速系統設置在機體內,套絲扳牙盤在機體的一端,夾緊卡盤固定在機體的另一端。滑動傳動系統設置在機體內,與變速系統嚙合在一起,套絲扳牙盤固定連接在滑動傳動系統上,管子切刀器、管子定中盤、自加油系統設置在套絲扳牙盤上。機體是整個裝置的骨架。電動機與市電連接作為整個裝置的動力。變速系統可選用齒輪、蝸輪或齒輪-蝸輪減速,本技術的變速系統選用單級蝸輪減速即可滿足套絲扳牙盤對轉速的需要。套絲扳牙盤與手工扳牙工具結構類似,此處不再贅述。夾緊卡盤類似于普通車床的卡盤,也可以選用通常電動套絲機所采用的卡盤結構,即用夾緊螺旋盤上的螺紋與夾緊卡腳上的螺紋牙咬合在一起,轉動夾緊螺旋盤,可以使夾緊卡腳內、外移動,從而達到夾緊管子的目的。滑動傳動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將變速系統所傳遞的動力再傳遞與套絲板牙盤,同時使套絲扳牙盤從初始加工位置旋轉前進到終止位置,并可從終止位置順利退回初始位置,通常選用的是齒條導軌機構。管子切刀器的結構原理與手工切刀工具類似,即用帶有螺紋的切刀手軸來調節切刀片每次進刀的深度。管子定中盤由定中盤、定中螺旋盤、定中卡腳和卡簧圈等零件構成,定中卡腳嵌入定中盤的槽中,定中螺旋盤套在定中盤上,調節定中螺旋盤的手柄,即可調節定中卡腳與管子接觸的松緊程度,保證管子在加工過程中穩定不晃動,尤其在切割管子時起到定中作用。自加油系統隨套絲扳牙盤一起轉動,是一個底部開有出油口的油盒,用頂針來開啟或封閉出油口。當油盒出油口開啟時,油盒旋轉在管子上方,出油口朝下,油靠重力自動流出滴到扳牙或切刀上;當油盒旋轉到管子下方,出油口朝上,自動停止加油。本技術的滑動傳動系統包括一個帶鍵槽的傳動套和兩個滑動套。變速系統的動力傳遞是這樣實現的,變速系統的輸出齒輪或蝸輪中心軸孔開有鍵槽,傳動套上也開有相應的鍵槽,鍵與齒輪或蝸輪鍵槽的配合是緊配合,與傳動套上的鍵槽配合是動配合。傳動套上的鍵槽長度遠長于鍵的長度,因此當齒輪或蝸輪轉動時,齒輪或蝸輪上的鍵則在傳動套上的鍵槽內滑動,傳動套隨之轉動。傳動套與定中盤固定連接在一起,定中盤又與套絲扳牙盤固定連接在一起,因此,齒輪或蝸輪的轉動就傳遞給套絲扳牙盤了。當套絲進行時,套絲扳牙盤還將作軸向移動,此時的移動也由傳動套的鍵槽來完成。兩個滑動套分別安裝在齒輪或蝸輪的兩側,用來防止齒輪或蝸輪的軸向竄動。這種結構的傳動系統結構簡單,零件少,加工方便,同時滑動傳動可靠。套絲時,將管子從套絲扳牙盤中穿入適當長度后,先調整好定中盤的卡腳與管壁接觸,再旋緊夾緊卡盤卡住管子使其在加工過程中不打滑、旋轉。啟動電動機后,操作者可對套絲扳牙盤稍加推力,使扳牙入扣后即能自動套絲。套絲過程中,操作者打開自加油系統的油盒頂針閥門,油盒隨套絲扳牙盤旋轉過程中自動滴油到扳牙和管子上,進行冷卻和潤滑。管子加工完畢后,關閉油盒頂針閥門,依次松開套絲扳牙盤、夾緊卡盤和管子定中盤,即可取出加工好螺紋的成品管子。切管時,將管子從套絲扳牙盤中穿入,對好管子切刀器的位置后,先調整好定中盤的卡腳與管壁接觸,再旋緊夾緊卡盤卡住管子,同時松開套絲扳牙盤的扳牙使之不與管子接觸,在套絲扳牙盤旋轉過程中,管子切刀器也隨之旋轉,用手逐漸調節管子切刀器的切刀手軸,切刀片則由淺入深地切割管子,直至切斷,關閉電動機后,依次松開管子定中盤和夾緊卡盤,又可進行下一次切管工作。本技術整體結構緊湊,重量輕(僅約8公斤),附件除管子扳牙和刀片外,可不用其他輔助工具,便于一人攜帶操作。本技術具有管子定中、套絲、切管、自加油、限位停機等多種功能。本技術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套絲扳牙盤旋轉,而管子不轉。因此本技術非常適用于一人在場地狹窄或管子不能轉動的工作環境下工作。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正視軸測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主視圖圖3是本技術軸測零件配合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裝配示意圖其中(1)是機體;(2)是電動機;(3)是套絲扳牙盤;(4)是變速系統;(5)是夾緊卡盤;(6)是滑動傳動系統;(7)是管子切刀器;(8)是管子定中盤;(9)是自加油系統;(10)是扳牙盤;(11)是鋼球;(12)是彈簧;(13)是頂簧螺絲;(14)是扳牙手柄;(15)是手柄軸;(16)是調整手柄;(17)是扳牙螺旋盤;(18)是定位圈;(19)是切刀小軸;(20)是切刀片;(21)是刀片架;(22)是手軸架;(23)是切刀手軸;(24)是定中卡腳;(25)是定中盤;(26)是定中螺旋盤;(27)是卡簧圈;(28)是前機殼;(29)是蝸輪;(30)是傳動套;(31)左滑動套;(32)是右滑動套;(33)是油盒;(34)是頂針彈簧;(35)是頂針;(36)是限位開關;(37)是后機殼;(38)是軸承座;(39)是軸承;(40)是蝸桿;(41)是蝸桿座;(42)是提把;(43)是固定套;(44)是內襯套;(45)是卡盤;(46)是夾緊螺旋盤;(47)是防滑爪;(48)是夾緊卡腳;(49)是止頭銷;(50)是頂簧螺絲;(51)是止頭銷彈簧;(52)是導向平鍵。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如下機體(1)由前機殼(28)、后機殼(37)構成,選用鋁合金材料。變速系統(4)由蝸輪(29)、蝸桿(40)、軸承(39)、軸承座(38)及蝸桿座(41)構成,蝸桿(41)材料選用優質碳素鋼,蝸輪(29)用錫青銅材料,軸座承(38)和蝸桿座(41)的材料均用鋁合金,從圖3中可以清楚看出,蝸桿(40)軸的兩端分別套裝上軸承(39),軸承(39)裝入軸承座(38)中,軸承座(38)裝配在蝸桿座(41)上,蝸桿座(41)用螺栓與后機殼(37)固定聯接。蝸輪(29)在后機殼(37)內與蝸桿(40)相嚙合。電動機(2)用螺釘固定在與后機殼(37)連成一體的蝸桿座(41)上,電動機(2)輸出軸與蝸桿(40)軸相連。電動機(2)的功率為1000W,適合于管徑50mm以下的金屬管套絲。滑動傳動系統(6)由傳動套(30)和左、右滑動套(31、32)構成,其材料均可選用錫青銅或尼龍。傳動套(30)套入后機殼(37)的配合孔中,將右滑動套(32)先套入傳動套(30)上,再依次套入蝸輪(29)及左滑動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式電動套絲機,包括機體(1)、電動機(2)、套絲板牙盤(3)、變速系統(4)、夾緊卡盤(5),電動機(2)固定在機體(1)上,變速系統(4)設置在機體(1)內,套絲板牙盤(3)在機體(1)的一端,夾緊卡盤(5)固定在機體(1)的另一端,其特征在于該套絲機還包括滑動傳動系統(6)、管子切刀器(7)、管子定中盤(8)、自加油系統(9),滑動傳動系統(6)設置在機體(1)內,與變速系統(4)嚙合在一起,套絲板牙盤(3)固定連接在滑動傳動系統(6)上,管子切刀器(7)、管子定中盤(8)、自加油系統(9)設置在套絲板牙盤(3)上。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光力,
申請(專利權)人:周光力,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51[中國|四川]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