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直接通信信道建立方法、裝置及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直接通信(Device-to-Device,簡稱為D2D,縮寫直通,也稱終端直通技術,又稱設備間直接通信,其相應的網絡可以簡稱為直通網絡,其對應的信息可以簡稱為直通信息)信道建立方法、裝置及系統。
技術介紹
無線通信世界隨著無線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出現了諸如局域網,物聯網等多種新型的網絡形式,組網也越來越自由隨機,受時間,空間和網絡質量的約束越來越小。但是在現有通信網絡架構中,無論用何種方式的通信網絡結構和通信模式,在實質上,都是傳統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說終端跟外界進行任何通信活動,發送任何指令都必須通過系統側,與系統側進行交互,才能夠實現。設備間直接通信(Device-to-Device,縮寫直通,也稱終端直通技術,相應的網絡稱為直通網絡,對應的信息簡稱為直通信息)方式不同于傳統的無線通信。采用設備間直接通信技術時,發送端(無線終端)的無線信號直接到達接收端(另一個無線終端),而不需要經過核心網絡的路由。設備間直接通信技術由于不通過基站交互信息,將大大節省網絡資源,且終端之間能夠隨時靈活組網,降低了成本,而且實現起來對硬件和標準的改動較少,將是LTE+(無線通信長期演進)最具競爭力的技術。在兩個終端相距很近的時候,如果能夠實現終端之間直接通信,也就是說終端之間的通信直接通過“終端-終端”這樣一種直接通信模式來實現,無疑將縮短通信時間,簡化通信流程,大幅度節約網絡資源,為核心網絡分流。特別是當兩個直接通信的終端之間需要傳輸大流量的數據時,這種直接通信模式就顯得更有意義。此外,在公共安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直接通信D2D信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終端向第二終端發送與所述第二終端進行直接通信的第一請求;所述第一終端接收到所述第二終端確認進行直接通信的指示,并建立用于所述第一終端與所述第二終端之間直接通信的無線信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直接通信D2D信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終端向第二終端發送與所述第二終端進行直接通信的第一請求;所述第一終端接收到所述第二終端確認進行直接通信的指示,并建立用于所述第一終端與所述第二終端之間直接通信的無線信道;其中,所述第一終端建立用于所述第一終端與所述第二終端直接通信的信道之后,所述第一終端判斷自身是否處于正常運行的蜂窩網絡的覆蓋范圍內;如果是,所述第一終端向服務基站發送第二請求,其中,所述第二請求用于請求所述服務基站為所述無線信道分配物理層資源;如果否,所述第一終端選擇硬件配置對應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層資源分配給所述無線信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務基站為所述無線信道分配所述物理層資源包括:所述服務基站為所述無線信道分配固定的物理層資源;或者,所述服務基站根據調度情況和/或資源使用情況,為所述無線信道分配物理層資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務基站根據調度情況和/或資源使用情況,為所述無線信道分配物理層資源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服務基站將剩余的物理層資源分配給所述無線信道;所述服務基站將所有物理層資源按照預設的比例分配給蜂窩網絡和所述無線信道;所述服務基站按照所述無線信道的流量需求分配物理層資源給所述無線信道;所述服務基站按照預設的算法分配物理層資源給所述無線信道。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信道包括:上行專用信道和下行專用信道。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層資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時隙資源、頻譜資源、時頻組合資源。6.一種直接通信D2D信道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終端接收到第一終端發來的第一請求,其中,所述第一請求用于請求所述第二終端與所述第一終端進行直接通信;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第一終端發送用于確認進行直接通信的指示,并建立用于所述第一終端與所述第二終端之間直接通信的無線信道;其中,所述第二終端建立用于所述第一終端與所述第二終端直接通信的無線信道之后,所述第二終端判斷自身是否處于正常運行的蜂窩網絡的覆蓋范圍內;如果是,所述第二終端向服務基站發送第二請求,其中,所述第二請求用于請求所述服務基站為所述無線信道分配物理層資源;如果否,所述第二終端選擇硬件配置對應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層資源分配給所述無線信道。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務基站為所述無線信道分配所述物理層資源包括:所述服務基站為所述無線信道分配固定的物理層資源;或者,所述服務基站根據調度情況和/或資源使用情況,為所述無線信道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曼,呂波,葛萬成,桂任舟,
申請(專利權)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