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外螺紋攻牙器組合固定裝置,包含一牙刀座與一夾持元件組成,該牙刀座在環形內徑分布結合有攻牙刀,牙刀座至少在兩攻牙刀間剖一缺口,該夾持元件的一夾槽在外環壁以螺孔鎖入頂掣件頂抵牙刀座外表面夾固;其特征在于:該牙刀座至少在兩攻牙刀間的外表面,由一端面至少凹設一弧形底部的長型槽,該長型槽末端以形成一漸淺的弧曲面端部,而該夾持元件外環壁的螺孔設于相對各縱向槽弧形曲面端部。(*該技術在201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主要涉及一種外螺紋攻牙器的夾持組合與操作設計。
技術介紹
按如圖1所示為一習式外螺紋攻牙器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包含有一牙刀座10以一夾持元件20束結組成,牙刀座10在環形內徑分布結合有數攻牙刀11,牙刀座10在其中兩攻牙刀11之間剖一缺口12,而在其他攻牙刀11之間的牙刀座10外壁凹設有一頂迫孔13,夾持元件20在一大頭端凹設一直徑與牙刀座10相當而適當深度的夾槽21,于夾槽21的外環壁貫設數螺孔22與置入槽中的牙刀座10頂迫孔13相對,而配合以埋頭螺絲23由螺孔22鎖入頂迫牙刀座10的各頂迫孔13,而夾持組合成一外螺紋攻牙器。所欲解決的技術課題如上所述的外螺紋攻牙器結構,其夾持元件20的夾持基準在夾槽的底部,故其準確夾持的標準在以夾槽21頂迫牙刀座10的各頂迫孔13時,必須能夾持該牙刀座10以其底面靠抵在夾槽21底部才行。然而,上述外螺紋攻牙器的組合,很容易因為牙刀座的頂迫孔13與刀座束套的螺孔22加工不準確緣故,而使埋頭螺絲23頂入于牙刀座10頂迫孔13時,有部分會因為螺孔22與頂迫孔13的位置過高或過低,而在部分角落頂迫夾持成懸空的翹角狀態如圖2所示,像這樣不準確夾持其在攻牙加工時,往往會攻出尺寸不準確的外螺紋,造成不良品而形成損失,為其最大的缺點。所以如何針對以上習式外螺紋攻牙器在夾持組合操作上,不容易準確夾持定位的缺點加以改良設計,是本技術所欲行解決的困難點所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螺紋攻牙器組合固定裝置,以巧妙的定位結構設計使攻牙器的夾持元件可以在簡易操作下準確夾持牙刀座,并迅速完成操作。本技術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螺紋攻牙器組合固定裝置,能準確的持夾持牙刀座以利精準攻牙施工,以減少施工的不良率,降低不良品損失。為實現上述的目的,本技術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是一種外螺紋攻牙器組合固定裝置,包含一牙刀座與一夾持元件,該牙刀座在環形內徑分布結合有攻牙刀,牙刀座至少在兩攻牙刀間剖一缺口,該夾持元件的一夾槽在外環壁以螺孔鎖入頂掣件頂抵牙刀座外表面夾固;其特征在于該牙刀座至少在兩攻牙刀間的外表面,由一端面至少凹設一弧形底部的長型槽,該長型槽末端以形成一漸淺的弧曲面端部,而該夾持元件外環壁的螺孔設于相對各縱向槽弧形曲面端部,頂掣件與縱向槽的弧形曲面端部形成頂迫攻牙刀向下的作用力,而使攻牙刀抵靠在夾槽底部定位而準確夾持組合。換言之,本技術是以一夾持元件夾持一個在內徑結合有攻牙刀的牙刀座,牙刀座至少在兩攻牙刀間的外表面,由一端面凹設一弧形底部的長型槽,長型槽末端形成一漸淺的弧形曲面端部,夾持元件外環壁于相對各縱向槽的弧形曲面端部設螺孔,以頂掣件由螺孔鎖入,與縱向槽的弧形曲面端部形成頂迫牙刀座向下的作用力,使牙刀座的底面可抵靠在夾槽底部,而準確夾持定位組合。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結構及其優點作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習式外螺紋攻牙器結構的立體示意圖。圖2習式的組合剖示圖。圖3本技術的立體分解圖。圖4本技術的組合剖示圖。圖5本技術的夾持牙刀座操作剖面示意圖。圖6本技術第二種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7圖6的I-I剖面示意圖。圖8本技術第二種較佳實施例的夾持牙刀座操作剖面示意圖。圖9本技術第二種較佳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3所示為本技術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其主要包含有一牙刀座30、一夾持元件40及一頂掣件50等組成,其中牙刀座30,在其環形內徑分布結合有攻牙刀31,牙刀座30至少在兩攻牙刀31間剖一缺口32,而其外表面則至少在兩攻牙刀31之間,由一端面凹設一弧形底部的長型槽33,長型槽末端形成漸淺的弧形曲面端部331結束。夾持元件40,在其一端大頭的端部形成一夾槽41,在夾槽的外環壁貫設有數螺孔42與牙刀座30各長型槽33相對。頂掣件50,可為一外端具有內六角孔51的埋頭螺絲。如上所述元件的組合,可將牙刀座30以長型槽33的開口朝上套入于夾持元件40的夾槽41中,而使夾槽41外環壁的螺孔42相對于牙刀座30各長型槽33的弧形曲面端部331,而以頂掣件50由螺孔42鎖入頂迫牙刀座30各長型槽的弧形曲面端部331,夾持定位組成如圖4所示的結構。如圖5所示為本技術的夾持牙刀座操作剖面示意圖,即通過頂掣件50由夾槽41外環壁各螺孔42頂迫于長型槽33的弧形曲面端部331時,可形成頂迫牙刀座30向下的作用力如圖中箭頭所示,而迫使牙刀座30底面抵靠在夾槽41底部的結合基準定位,即而達到準確夾持牙刀座。又如圖6所示為本技術的第二種實施例立體示意圖,即其中的牙刀座30也可在至少兩攻牙刀31之間凹設一兩端均為弧形曲面端部331的長型槽33′配合參見圖7、圖8、圖9所示;也可由頂掣件50由夾槽41外環壁各螺孔42頂迫于長型槽33′的一弧形曲面端部331時,可形成頂迫牙刀座30向下的作用力如圖8中箭頭所示,而迫使牙刀座30底面抵靠在夾槽41底部的結合基準定位,即準確夾持牙刀座。如上所述本技術外螺紋攻牙器組合固定裝置,通過巧妙的定位結構設計使攻牙器的夾持元件可以在簡易操作下的準確夾持牙刀座,并迅速完成操作;以利于精準攻牙施工而減少施工的不良率,降低不良品損失等進步性與經濟效益達成。綜上所述,當知本技術具有產業上利用性與進步性。權利要求1.一種外螺紋攻牙器組合固定裝置,包含一牙刀座與一夾持元件組成,該牙刀座在環形內徑分布結合有攻牙刀,牙刀座至少在兩攻牙刀間剖一缺口,該夾持元件的一夾槽在外環壁以螺孔鎖入頂掣件頂抵牙刀座外表面夾固;其特征在于該牙刀座至少在兩攻牙刀間的外表面,由一端面至少凹設一弧形底部的長型槽,該長型槽末端以形成一漸淺的弧曲面端部,而該夾持元件外環壁的螺孔設于相對各縱向槽弧形曲面端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螺紋攻牙器組合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長型槽的另端于該端面以內形成一漸淺的弧形曲面端面部。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外螺紋攻牙器組合固定裝置,尤指一種針對習式攻牙器與夾持元件的夾持組合不易準確夾持操作的缺點,加以改良的創新設計;一夾持元件夾以夾槽外環壁的螺孔配合頂掣件夾持一牙刀座,而內徑所結合攻牙刀的牙刀座至少在兩攻牙刀間的外表面,由一端面凹設一弧形底部的長型槽,長型槽末端以形成一漸淺的弧形曲面端部,使夾持元件夾槽外環壁于所設螺孔相對各縱向槽端部的弧形曲面;頂掣件由螺孔鎖入,與縱向槽漸淺的弧形曲面端部形成頂迫攻牙刀向下的作用力,使攻牙刀底面抵靠在夾槽底部定位準確夾持組合,以簡易迅速的操作而避免攻牙的不良加工,大幅降低不良率的損失。文檔編號B23G5/00GK2623396SQ0324548公開日2004年7月7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17日專利技術者蔣福源 申請人:蔣福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福源,
申請(專利權)人:蔣福源,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