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基于CT配準結果的光學導航定位導航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是一種信息處理
的系統及方法,具體是一種用于輔助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基于術中超聲與術前CT配準結果的導航定位系統及其導航方法。
技術介紹
近年來我國心血管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冠心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針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中,冠狀動脈搭橋術是目前除了藥物治療和介入治療之外的最主要、成熟治療方式。然而傳統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需要胸骨正中切口,必要時還需要借助體外循環等操作才能完成手術。其包括切口大、恢復慢、并發癥多等缺點。作為新型治療方式的導航輔助微創冠脈搭橋手術,僅需要通過在胸壁上開幾個手指粗細的切口、利用特殊的手術器械即可完成手術,達到了切口美觀、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等要求。進行導航輔助微創冠脈搭橋的主要手術難點之一是如何快速而精確定位目標點,不當或者錯誤的定位可直接影響到手術的成敗和遠期療效。目前,微創冠脈搭橋手術的定位主要依賴術前影像,未能利用反映手術區域真實情況的實時信息,無法解決術中由于呼吸、體表標記點位移和體位變化等因素導致的誤差問題,從而使得定位效果不理想。經過對現有技術的檢索發現,“3D-imageguidanceforminimallyinvasiveroboticcoronaryarterybypass,HeartSurgForum2000-9732(3)”(三維圖像指導機器人輔助微創冠狀動脈搭橋術,心臟外科論壇,2000年)中TM.Peter最先嘗試應用三維影像圖像進行心臟外科手術術前規劃的研究,他通過對患者術前采集的CT圖像進行分割,得到心臟和骨架的表面模型,初步建立了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CT配準結果的光學導航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術前CT圖像導入模塊、圖像分割模塊、體表初始配準模塊、術前CT圖像與術中二維超聲圖像配準模塊和術中導航模塊,其中:術前CT圖像導入模塊接收術前影像學檢查獲得的DICOM格式圖像文件,生成術前影像包并分別輸出至圖像分割模塊和體表初始配準模塊,術前CT圖像與術中二維超聲圖像配準模塊分別與圖像分割模塊和體表初始配準模塊相連并接收帶有手術目標點的三維動態冠脈樹以及體表初始配準結果,術前CT圖像與術中二維超聲配準模塊輸出術前CT轉換矩陣至術中導航模塊,通過術中導航模塊輸出精確手術導航信息;所述的術前影像包包括:目標區域內一個或若干個心動周期的若干幅DIOM格式的術前CT圖像以及根據DICOM數據重建得到的三維立體影像,其中:一個心動周期的術前CT圖像數據由若干個相位的術前圖像組成;所述的帶有手術目標點的三維動態冠脈樹包括:由圖像分割模塊生成的動態心臟模型和血管樹模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CT配準結果的光學導航定位導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圖像分割模塊中的心臟分割單元通過術前CT圖像導入模塊獲得目標區域一個心動周期的一系列DICOM格式的術前CT圖像數據后,對該心動周期內的心臟術前CT圖像基于臨床經驗逐幀手動勾勒出心臟輪廓,獲得分割結果,并根據分割結果重建得到動態心臟模型;第二步、圖像分割模塊中的血管樹分割單元對術前影像包中一個心動周期內的血管樹術前CT圖像基于臨床經驗逐幀手動勾勒出血管樹輪廓并根據臨床需求手動標出手術目標點,獲得分割結果,并根據分割結果重建獲得血管樹模型,構建出一個包含動態血管樹模型的三維虛擬場景,該三維虛擬場景構成了一個虛擬內窺鏡圖像;第三步、體表初始配準模塊利用體表配準來獲得術前CT圖像數據在圖像坐標系坐標與真實手術對象的空間坐標的轉換矩陣,即兩個不同空間坐標系下的坐標點,通過特征互相映射并實現一一對應關系,達到最終術前CT圖像與手術對象實時二維超聲圖像的對應,即具體通過在術前CT圖像中選取若干個配準標記點,在真實的空間找到與圖像中配準標記點對應的點并利用光學導航儀得到這些點在真實空間的坐標,利用這兩組不同坐標系,但是一一對應的點集的位置坐標,求得兩個空間之間的轉換矩陣;第四步、通過輸入心電圖信號將帶有手術目標點的三維動態冠脈樹中對應的若干個相位與當前心臟跳動相位相匹配,即以轉換矩陣T作為初始轉化矩陣,設Ti為在轉換矩陣T的基礎上針對每一個相位的術前CT圖像進行校正后得到的轉換矩陣,即針對一個相位的術前CT圖像i,Ti×T能進一步的校正該相位CT圖像與手術對象實時二維超聲圖像之間的配準誤差,具體步驟包括:4.1)通過超聲探頭對心臟采集一系列手術對象的手術對象實時圖像,其中每一幅采集到的手術對象實時圖像都對應某一個相應的術前CT圖像、每一個相位的術前CT圖像都對應了一系列的二維超聲圖像,對于相位i的術前CT圖像數據來說,提取出心臟內壁的表面輪廓,即通過一個標定好的超聲探頭來獲取術中的二維超聲圖像,通過T將二維超聲圖像坐標系轉換到術前CT圖像數據坐標系,從而與術前CT圖像進行融合;設Ti,i=1,2,…N,其中N為一個心動周期的術前CT圖像數據中術前圖像的相位個數,為在轉換矩陣T的基礎上針對術前影像包中的每一個相位的術前CT圖像進行校正后的轉換矩陣,即針對一個相位的、與一組轉換矩陣中的Ti相對應的術前CT圖像i,Ti×T能夠進一步的校正該相位CT圖像與手術對象實時二維超聲圖像之間的配準誤差;所述的標定好的超聲探頭是指:為了能將實時的二維超聲圖像融合進導航系統,需要求得從二維超聲圖像坐標系到導航儀坐標系的轉換矩陣;設TMtd←ui是從二維超聲圖像坐標系到固定在超聲探頭上的追蹤設備的坐標系的轉換矩陣,TMui←td是從超聲探頭上的追蹤設備坐標系到世界坐標系的轉換矩陣,二維超聲圖像中的一個點的坐標可以通過下面的公式轉換到世界坐標系下的坐標;其中,(uk,uv)是這個點在二維超聲圖像坐標系中的坐標,(sx,sy)是x軸和y軸的比例系數,(xw,yw,zw)是其在世界坐標系中的坐標;超聲探頭標定就是要求得從二維超聲圖像坐標系到固定在超聲探頭上的追蹤設備的坐標系的轉換矩陣TMtd←ui;4.2)對相位i所對應的每一幅二維超聲圖像提取出心臟內壁的輪廓,從這一系列的二維超聲圖像中提取的內壁組成了一組點集,從該點集中提取出特征點點集,從術前CT圖像中提取的心臟內壁表面輪廓是另一組點集;4.3)通過迭代最近點算法將二維超聲圖像上的點集配準到術前CT圖像上的點集,得到這兩個點集之間的轉換矩陣Ti,用于后續的精配準處理的起始矩陣,該迭代最近點算法將二維超聲圖像上的點集配準到術前CT圖像上的點集,得到這兩個點集之間的轉換矩陣Ti,用于后續的精配準處理的起始矩陣,具體步驟包括:假設兩個待配準的點集P和Q,pi和qi分別是兩個點集中的點,i=1…n,配準問題的關鍵就是求解最優解使得最小時的R和T;在完成了ICP初配準后,每一個相位的術前CT圖像i都各自得到了一個轉換矩陣Ti×T;之后在導航階段,將會實時的連續進行精配準,每一次精配準的初始轉換矩陣就是Ti×T;對于某一個相位的術前CT圖像,目標在于尋找一個使相似性測度最大的最優的轉換矩陣,記為T′i,使其能最終滿足對由于呼吸等因素造成的誤差,從而滿足對目標血管的定位要求,在此過程中采用的相似性測度為歸一化的互信息;歸一化互信息為:其中:M為二維超聲圖像所在區域在術前CT上采樣所得的圖像灰度點集,R為實時的二維超聲圖像灰度點集,H(M)為M的香農熵,iM代表M圖像像素點的灰度值,代表M圖像中像素點灰度值為iM的概率;H(R)為R的香農熵,iR代表R圖像像素點的灰度值,代表R圖像中像素點灰度值為iR的概率;H(M,R)為M和R的聯合熵,代表M圖像中像素點灰度值為iM、R圖像中像素點灰度值為iR的概率;對于待配準的M圖像和R圖像,設IM(XM)、IR(XR)分別為M、R的灰度函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俊鋒,羅哲,王肅,趙強,顧立栩,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