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的是一種立體圖像顯示設備,在利用屏障單元顯示不同數量的視圖時,對于單個屏障單元,立體圖像顯示設備根據相同的開口率和相同的背部距離獲得設計參數。屏障單元被驅動來顯示不同數量的視圖,屏障單元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間隔開地設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電極、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電極以及形成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假設屏障單元的對應于小的視圖數量的區域為一個單位,那么在一個單位中劃分的單位驅動區域的數量由K/A限定,A為屏障單元的開口率,而K為{大的視圖數量/小的視圖數量}*n,n為1和小的視圖數量之間的自然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立體圖像顯示設備,更特別地,涉及一種當利用屏障單元顯示不同數量的視圖時,對于單個屏障單元,根據相同的開口率和相同的背部距離獲得設計參數的立體圖像顯示設備。
技術介紹
目前,基于用于文字、語音和圖像的高速處理的數字終端,將基于高速信息通信網絡建立的用于信息的快速傳播的服務已經從簡單的“接聽和談話”服務(諸如現在的電話)發展到“觀看和接聽”多媒體型服務,并且預期所述服務將最終發展為超空間三維(3D)立體信息通信服務,所述超空間三維(3D)立體信息通信服務能夠實現虛擬現實以及實現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地進行立體觀看。通常,基于觀看者的眼睛的立體視覺的原理來實現表現為三維(3D)的立體圖像。然而,由于觀看者的雙眼彼此分開約65_,即,具有雙眼視差,因此由于雙眼之間的位置差,左眼和右眼感受到略微不同的圖像。由于雙眼之間的位置差而產生的這種圖像差異被稱為雙眼視差。而且,3D立體圖像顯示設備基于雙眼視差來設計以允許左眼僅觀看到左眼的圖像,而右眼僅觀看到右眼的圖像。更具體地,當左眼和右眼分別觀看到不同的2D圖像,并且兩個不同的圖像通過視網膜被傳輸到大腦時,大腦精確地結合兩個圖像,再生出深度知覺以及原始3D圖像的真實性。這種能力通常被稱為體視法(立體觀測),而適用立體觀測的顯示設備則被稱為立體顯示設備。立體顯示設備可被分類為眼鏡型立體顯示設備和非眼鏡型立體顯示設備。根據實現3D圖像的方法,非眼鏡型立體顯示設備的典型示例包括視差屏障型設備和液晶電場透鏡型設備。然而,上述傳統的立體圖像顯示設備具有如下問題。在傳統的立體圖像顯示設備中,驅動圖像面板的像素的圖像數據與切換單元(即,屏障單元)的視圖應該以一比一的比例互相對應。因此,難以處理圖像內容的任何變化或圖像面板的視圖數量的任何變化,并且需要切換單元根據不同數量的視圖而具有不同的屏障。此外,每當切換單元發生變化時,屏障的開口率以及背部距離(back distance)也發生變化,這對于允許單個立體圖像顯示設備具有不同數量的視圖來說產生了結構性的限制。也就是說,利用單個立體圖像顯示設備顯示不同數量的視圖的困難對于不同內容的呈現來說產生了限制。
技術實現思路
據此,本專利技術針對一種立體圖像顯示設備,其大體上消除了由于相關技術的限制和缺點所導致的一個或多個問題。本專利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體圖像顯示設備,在利用屏障單元顯示不同數量的視圖時,對于單個屏障單元,立體圖像顯示設備根據相同的開口率和相同的背部距離獲得設計參數。專利技術的附加優點、目的和特征將在以下描述中部分地加以闡明,并且當檢驗以下內容時對那些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將部分地變得更加清楚,或者可以通過實踐本專利技術·來得知。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及其它優點將借助在所描寫的說明書及其權利要求以及附圖中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為了實現這些目的及其它優點并且依照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如這里所體現和大體描述的,一種立體圖像顯示設備,包括圖像面板以及屏障單元,所述屏障單元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間隔開地設置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個第一電極、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電極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其中所述屏障單元被驅動來顯示不同數量的視圖,并且假設所述屏障單元的對應于小的視圖數量的區域為一個單位,那么在一個單位中劃分的單位驅動區域的數量由Κ/A限定,A為所述屏障單元的開口率,而K為{大的視圖數量/小的視圖數量}*n,n為I和所述小的視圖數量之間的自然數。η的值可選擇為使K的值能夠由最小倍數自然數來表示。可在不同數量的視圖的條件下進行驅動期間,維持相同的背部距離和相同的開口率。在小的視圖數量的條件下進行驅動時和在大的視圖數量的條件下進行驅動時,單位驅動區域都可具有相同的寬度。可在每個單位驅動區域中設置有相同數量的第一電極。立體圖像顯示設備可還包括電壓源,所述電壓源將公共電壓施加給第二電極,并且選擇性地將公共電壓或驅動電壓施加給第一電極。電壓源將相同的驅動電壓施加給對應于每一個單位驅動區域的第一電極。應當理解,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大體描述和以下詳細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解釋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對所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解釋。附圖說明附示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并且與說明書一起用來解釋本專利技術的原理,所述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并入并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在附圖中圖1是圖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立體圖像顯示設備的截面圖;圖2Α和圖2Β是圖示分別在2_視圖顯示和4_視圖顯示時圖1的圖像面板和屏障單元的截面圖;圖3是圖示圖1的圖像面板和屏障單元的粘合狀態的平面圖;圖4Α和圖4Β是圖示觀看者分別在2_視圖顯示和4_視圖顯示時進行觀看的視圖5是圖示用于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立體圖像顯示設備的屏障單元的驅動裝置的方塊圖;圖6A和圖6B是圖示分別在圖5的2_視圖顯示和4_視圖顯示時屏障單元的開口的截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將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以下將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立體圖像顯示設備。圖1是圖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立體圖像顯示設備的截面圖。如圖1所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立體圖像顯示設備包括圖像面板100和設置在圖像面板100上的視差屏障單元200。在本專利技術中,視差屏障單元200是可切換的,以顯示2D圖像或3D圖像,并且根據施加或不施加電壓來顯示不同數量的視圖。還可在圖像面板100的下方設置光源。示出的示例是觀看者位于圖面下方的示例。在提供光源的情形中,假設圖像面板100定向為垂直于地面,則光源也垂直于地面,離觀看者最遠。另一方面,假設圖像面板100定向為平行于地面,則光源位于接近地面的最低位置。是否包括光源是根據圖像面板100是主動發光元件還是被動發光元件來決定的。例如,圖像面板100可以是液晶面板、有機發光顯示面板、場發射顯示面板、等離子體顯示面板、量子點(quantum dot)面板以及電泳顯示面板中的任何一種,并且在適當時甚至可應用于在未來將會開發的某些種類的平面顯示面板。當圖像面板100為上述各種面板中的液晶面板時,將需要提供光源。在圖像面板100中,R、G和B子像素垂直地排列,每一行的R、G和B子像素構成顯示圖像的單個像素。根據在3D模式中視圖的數量來確定對應于每個子像素的視像。例如,在2-視圖顯示的情形中,第一視圖由分配給左眼圖像的區域限定,而第二視圖由分配給右眼圖像的區域限定。每個視圖對應于幾十個子像素或單個子像素。在4-視圖顯示的情形中,第一視圖至第四視圖構成單個單位,并且每個視圖對應于幾十個子像素或單個子像素。在本專利技術的立體圖像顯示設備中,視差屏障單元200起顯示不同數量的視圖的作用。在一個示例中,假設視差屏障單元200既執行2-視圖顯示又執行4-視圖顯示,則在2-視圖顯示時,兩個視圖構成單個單位,而在4-視圖顯示時,四個視圖構成單個單位。無論在哪種情形下,相應的單位重復地組織和排列。視差屏障單元200為響應于施加的電壓而被驅動的元件,更特別地,是這樣一種有源元件,即當被施加電壓時,這種有源元件的液晶層中的液晶的排列可發生變化。于是當未被施加電壓時,視差屏障單元200就起透明單元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對應于施加電壓的3D模式中,視差屏障單元200按每單位被劃分為屏障區域和開口區域。也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立體圖像顯示設備,包括:圖像面板;以及屏障單元,所述屏障單元包括彼此相對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設置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個第一電極、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電極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其中所述屏障單元被驅動來顯示不同數量的視圖,并且假設所述屏障單元的對應于小的視圖數量的區域為一個單位,那么在一個單位中劃分的單位驅動區域的數量由K/A限定,A為所述屏障單元的開口率,而K為{大的視圖數量/小的視圖數量}*n,n為1和所述小的視圖數量之間的自然數。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安忠煥,李再雨,鄭圣珉,
申請(專利權)人:樂金顯示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