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鏡頭組包含有固定筒、鏡筒以及限制件。其中,該固定筒的內筒壁上具有至少一凸輪槽,且該凸輪槽的一端于該固定筒上形成有開口;該鏡筒以可在該固定筒中轉動的方式設置于該固定筒中,且其內部設有透鏡組;該鏡筒的外筒壁上具有至少一凸軸以及溝槽;該凸軸通過該開口位于該凸輪槽中;藉此,該鏡筒于該固定筒中轉動時,可帶動該凸軸沿該凸輪槽移動;該限制件設于該固定筒上,且其一部份位于該鏡筒的溝槽中,藉此,該鏡筒于該固定筒中轉動時,該限制件受該溝槽的槽壁的抵擋而限制該鏡筒的轉動角度者。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鏡頭組
本專利技術與光學機構有關,更詳而言之是指一種鏡頭組。
技術介紹
請參閱圖1,現有常用的鏡頭組包含有固定筒70、變倍筒75、鏡筒80、三個滾輪85 以及三個螺栓90 ;該固定筒70上具有等距分布的長槽71 ;該變倍筒75套設于該固定筒70 上,且該變倍筒75上具有三個凸輪槽76分別與這些長槽71連通;該鏡筒80中設有鏡片組 95,該鏡筒80設于該固定筒70中,且該鏡筒80上具有三個螺孔81分別與這些長槽71連 通;這些滾輪85分別套設于各該螺栓90上;各該螺栓90穿過對應的該凸輪槽76與該長槽 71后與該螺孔81螺合。藉此,請參閱圖2,可通過轉動該變倍筒75使這些螺栓90分別通過各該滾輪85沿 這些凸輪槽76移動,進而帶動該鏡筒80以該鏡片組95的光軸為中心轉動,而使該鏡筒80 沿該鏡片組95的光軸方向往復移動,藉以達到變倍的目的。然而,上述的鏡頭組結構設計不僅于組立時較為費時,且在這些滾輪85轉動時亦 容易造成這些螺栓90松動,進而可能造成該鏡頭組容易有構件松脫的情形發生。是以,由 上述說明可得知,現有的鏡頭組設計仍未甄完善,且尚有待改進之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鏡頭組組立費時、構件容易松 脫的缺陷,提供一種鏡頭組,結構簡單且組裝快速。本專利技術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鏡頭組,包含有固定筒、 鏡筒以及限制件。其中,該固定筒的內筒壁上具有至少一凸輪槽,且該凸輪槽的一端于該固 定筒上形成有開口 ;該鏡筒以可在該固定筒中轉動的方式設置于該固定筒中,且其內部設 有透鏡組;該鏡筒的外筒壁上具有至少一凸軸以及溝槽;該凸軸通過該開口位于該凸輪槽 中;藉此,該鏡筒于該固定筒中轉動時,可帶動該凸軸沿該凸輪槽移動;該限制件設于該固 定筒上,且其一部份位于該鏡筒的溝槽中。藉此,該鏡筒于該固定筒中轉動時,該限制件受該溝槽的槽壁的抵擋而限制該鏡 筒的轉動角度,且利用上述的設計而可使該鏡頭組達到組裝快速,且不易產生松脫的情形。附圖說明圖圖圖圖圖圖1為現有鏡頭組的分解圖。2為現有鏡頭組的立體圖。3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分解圖。4為固定筒的立體圖。5為第一實施例的鏡筒位于第一位置時的俯視圖。 6為第一實施例的鏡筒位于第一位置時的正視圖。圖7為第一實施例的鏡筒位于第二位置時的俯視圖。圖8為第二實施例的鏡筒位于第二位置時的俯視圖。圖9為第二實施例的鏡筒位于第二位置時的正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茲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請參閱圖3,本專利技術的鏡頭組I包含有固定筒10、鏡筒20以及限制件30。其中該固定筒10的筒壁上具有三條等距分布的凸輪槽12,且各該凸輪槽12貫穿該固 定筒12筒壁的溝槽。另外,請參閱圖4,各該凸輪槽12的一端分別于該固定筒10上形成有 開口 121。再者,該固定筒10上具有貫通筒壁的螺孔14。該鏡筒20以可在該固定筒10中轉動的方式設置于該固定筒10中,且該鏡筒20 內部設有透鏡組40。該鏡筒20的外筒壁上具有三個等距分布的凸軸22,各該凸軸22通過 對應的該開口 121位于各該凸輪槽12中,且該鏡筒20于該固定筒10中轉動時,可帶動這 些凸軸22可同時沿這些凸輪槽12移動。另外,該鏡筒20的外筒壁上相對于該螺孔14處 具有沿該鏡筒20外筒壁的周緣一定長度設置的溝槽24,且該溝槽24與該螺孔14連通。該限制件30是螺栓,且具有相連的身部32與頭部34。該身部32 —端穿過該螺 孔14而位于該鏡筒20的溝槽24中。該頭部34壓抵該固定筒10上于該螺孔14周圍的區 域。藉此,利用上述設計不僅可以達到快速組裝的效果,且該鏡筒20于該固定筒10中 轉動時,該限制件30受該溝槽24的槽壁的抵擋而限制該鏡筒10的轉動角度。請參閱圖5 及圖6,當該鏡筒20于該固定筒10中轉動時,該限制件30的身部32將與該鏡筒20的溝槽 24 一端接抵,而使該鏡筒20將受限制而止于第一位置。續請參閱圖7,當該鏡筒20于該固 定筒10中反向轉動預定距離至這些凸軸22與這些凸輪槽12的另一端接抵時,該鏡筒20 將受限制而止于第二位置。如此一來,便可使該鏡筒20沿該鏡片組40的光軸于該第一位 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移動。另外,該限制件30于該鏡筒20轉動時并不會跟著轉動,將可大幅降低該限制件30 松動的機率,而達到提升該鏡頭組I可靠度的目的。再者,本專利技術鏡頭組I所需使用的組件數量亦少于現有的鏡頭組許多,當該鏡頭 組在大量生產時,將可達到大幅降低材料成本的效果。必須說明的是,本專利技術除利用上述將這些凸軸22與該凸輪槽12的另一端接抵的 方式限制該鏡筒20轉動角度而使該鏡筒20位于第二位置外,亦可如圖8及圖9所示的鏡 頭組2,利用將其限制件60的身部62與鏡筒50溝槽54另外一端接抵的方式,使鏡筒50將 受限制而止于第二位置。另外,本專利技術固定筒的凸輪槽并不以貫通固定筒槽壁的溝槽為限,亦可為僅設置 于該固定筒的內壁面上的溝槽,且該凸輪槽的數量亦不限制于三條,亦可依需求改為一條、 兩條或是四條以上。而該鏡筒的凸軸數量及形狀,除上述結構外,亦可依對應的凸輪槽數量 及型態改變。再者,本專利技術的限制件并不以螺栓為限,只要能夠限制該鏡筒于一定范圍內轉動 而不會與該固定筒分離的結構,亦屬本專利技術另外可行的實施形式而已,且凡應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所做的等效結構及制作方法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專利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鏡頭組,其特征在于,包含 固定筒,其內筒壁上具有至少一凸輪槽,且該凸輪槽的一端于該固定筒上形成有開Π ; 鏡筒,以可在該固定筒中轉動的方式設置于該固定筒中,且其內部設有透鏡組;該鏡筒的外筒壁上具有至少一凸軸以及溝槽;該凸軸通過該開口位于該凸輪槽中;藉此,該鏡筒于該固定筒中轉動時,可帶動該凸軸沿該凸輪槽移動;以及 限制件,設于該固定筒上,且其一部份位于該鏡筒的溝槽中,藉此,該鏡筒于該固定筒中轉動時,該限制件受該溝槽的槽壁的抵擋而限制該鏡筒的轉動角度者。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鏡筒于該固定筒中轉動時,該限制件受該溝槽的槽壁的抵擋以限制該鏡筒的轉動角度,而可使該鏡筒于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移動,且該鏡筒于該第一位置時,該限制件與該鏡筒的溝槽一端的槽壁接抵。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鏡筒于該第二位置時,該限制件與該鏡筒的溝槽的另一端接抵。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鏡筒于該第二位置時,該鏡筒的該凸軸與該凸輪槽的另一端接抵。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凸輪槽貫穿該固定筒槽壁的溝槽。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鏡頭組,其特征在于,該固定筒上具有螺孔;該限制件是螺栓,且該螺栓具有身部與頭部;該身部穿過于該螺孔中而位于該鏡筒的溝槽中;該頭部則壓抵該固定筒上于該螺孔周圍的區域。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鏡頭組包含有固定筒、鏡筒以及限制件。其中,該固定筒的內筒壁上具有至少一凸輪槽,且該凸輪槽的一端于該固定筒上形成有開口;該鏡筒以可在該固定筒中轉動的方式設置于該固定筒中,且其內部設有透鏡組;該鏡筒的外筒壁上具有至少一凸軸以及溝槽;該凸軸通過該開口位于該凸輪槽中;藉此,該鏡筒于該固定筒中轉動時,可帶動該凸軸沿該凸輪槽移動;該限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鏡頭組,其特征在于,包含:固定筒,其內筒壁上具有至少一凸輪槽,且該凸輪槽的一端于該固定筒上形成有開口;鏡筒,以可在該固定筒中轉動的方式設置于該固定筒中,且其內部設有透鏡組;該鏡筒的外筒壁上具有至少一凸軸以及溝槽;該凸軸通過該開口位于該凸輪槽中;藉此,該鏡筒于該固定筒中轉動時,可帶動該凸軸沿該凸輪槽移動;以及限制件,設于該固定筒上,且其一部份位于該鏡筒的溝槽中,藉此,該鏡筒于該固定筒中轉動時,該限制件受該溝槽的槽壁的抵擋而限制該鏡筒的轉動角度者。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柏瑜,
申請(專利權)人: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