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翅片管的熱交換器,包括前、后管箱以及連接前后管箱的側板,在所述前管箱上設置有第一介質進、出口,在前管箱的內部、電機冷卻液進、出口之間設置有隔板;所述前、后管箱通過若干排換熱元件連通;若干排換熱元件沿第二介質的流動方向間隔排列,所述換熱元件為翅片管,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排換熱元件中的換熱管的軸線不在同一平面上。本發明專利技術相鄰兩排換熱元件中的換熱管的軸線不在同一平面上,這樣第二介質流過換熱元件時,流速將降低,從而提高了第二介質與換熱管內的第一介質之間的熱交換的時間,進而提高了熱交換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熱交換其
,具體地說,特別涉及到一種具有翅片管的熱交換器。
技術介紹
目前熱交換器主要用于一種介質與另一種介質之間的熱交換。現在的熱交換器,例如冷卻器或加熱器一般包括殼體和設置在冷卻器或加熱器殼體內的換熱元件,換熱元件的管程內走一種介質,殼層走另一種介質,兩種介質通過換熱元件的管壁進行熱交換。但是現有的冷卻器或加熱器內的換熱元件一般是沿第二種介質的流動方向平行排列,換熱元件中的換熱管的軸線基本上是處于同一平面上,這樣第二種介質在流過換熱元件時,與換熱元件的接觸時間很短,無法進行更多的熱交換,造成熱交換效率下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熱交換器熱效率低下的問題而提供一種熱交換效率高的具有翅片管的熱交換器。本專利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具有翅片管的熱交換器,包括前、后管箱以及連接前后管箱的側板,在所述前管箱上設置有第一介質進、出口,在前管箱的內部、電機冷卻液進、出口之間設置有隔板;所述前、后管箱通過若干排換熱元件連通;若干排換熱元件沿第二介質的流動方向間隔排列,所述換熱元件為翅片管,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排換熱元件中的換熱管的軸線不在同一平面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相鄰兩排換熱元件中的換熱管的軸線不在同一平面上,這樣第二介質流過換熱元件時,流速將降低,從而提高了第二介質與換熱管內的第一介質之間的熱交換的時間,進而提高了熱交換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翅片管的熱交換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翅片管的熱交換器的AA剖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下面以電機用的冷卻器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具有翅片管的熱交換器結構和工作原理。如圖1和圖2所示,圖中給出的具有翅片管的熱交換器,其包括前、后管箱1、4以及連接前、后管箱1、4的側板2,在前管箱I上設置有電機冷卻液進、出口 5、6,同時在前管箱I的內部、電機冷卻液進、出口 5、6之間設置有隔板7 ;所述前、后管箱1、4通過若干排換熱元件3連通,若干排換熱元件3沿空氣或水的流動方向間隔排列,換熱元件3為翅片管,其包括若干根換熱管31和固定若干根換熱管上的翅片32組成,相鄰兩排換熱元件3中的換熱管31的軸線不在同一平面上。電機冷卻液通過電機冷卻液進口 5進入前管箱I內,再由前管箱I進入到部分換熱元件3的換熱管31中,通過這部分換熱元件的換熱管31進入到后管箱4內,再由后管箱4進入到另一部分的換熱元件3的換熱管31中,并通過另一部分的換熱元件3的換熱管31進入到前管箱I內,最后由電機冷卻液出口 6流出。電機冷卻液在換熱元件3的換熱管31內通過換熱管31的管壁和翅片32與管壁外流過的空氣或水進行熱交換而被冷卻。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專利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專利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范圍內。本專利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翅片管的熱交換器,包括前、后管箱以及連接前后管箱的側板,在所述前管箱上設置有第一介質進、出口,在前管箱的內部、電機冷卻液進、出口之間設置有隔板;所述前、后管箱通過若干排換熱元件連通;若干排換熱元件沿第二介質的流動方向間隔排列,所述換熱元件為翅片管,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排換熱元件中的換熱管的軸線不在同一平面上。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翅片管的熱交換器,包括前、后管箱以及連接前后管箱的側板,在所述前管箱上設置有第一介質進、出口,在前管箱的內部、電機冷卻液進、出口之間設置有隔板;所述前、后管箱通過若干排換熱元件連通;若干排換熱元件沿第二介質的流動方向間隔排列,所述換熱元件為翅片管,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排換熱元件中的換熱管的軸線不在同一平面上。本專利技術相鄰兩排換熱元件中的換熱管的軸線不在同一平面上,這樣第二介質流過換熱元件時,流速將降低,從而提高了第二介質與換熱管內的第一介質之間的熱交換的時間,進而提高了熱交換效率。文檔編號F28D7/16GK102997724SQ20121058792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專利技術者茅文焯, 陳杰, 茅忠萍, 張奎, 楊兵 申請人:上海東潤換熱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翅片管的熱交換器,包括前、后管箱以及連接前后管箱的側板,在所述前管箱上設置有第一介質進、出口,在前管箱的內部、電機冷卻液進、出口之間設置有隔板;所述前、后管箱通過若干排換熱元件連通;若干排換熱元件沿第二介質的流動方向間隔排列,所述換熱元件為翅片管,其特征在于:相鄰兩排換熱元件中的換熱管的軸線不在同一平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茅文焯,陳杰,茅忠萍,張奎,楊兵,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東潤換熱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