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富氧燃燒日用陶瓷輥道窯余熱利用熱風預熱系統,包括熱空氣采集管道、第1輸送管道、引風機,第2輸送管道、分支輸送管道和布置在輥道窯預熱帶內的熱風布風器;熱空氣采集管道有多個并安裝在輥道窯冷卻帶窯體內多個位置,所有熱空氣采集管道與第1輸送管道連通,引風機的進出口分別與第1輸送管道及第2輸送管道連通,第2輸送管道出口端通過分支輸送管道和布置在輥道窯預熱帶內的熱風布風器連通,熱風布風器設置在窯內棍棒上下端,采集熱空氣的管道和分支輸送管道上裝有流量調節閘板。本發明專利技術將冷卻帶內的熱空氣抽出,通過布風器均勻地送到窯內預熱帶,使得窯橫斷面上的溫度分布均勻,提高整體熱效率5~25%,節約燃料5~15%。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富氧燃燒日用陶瓷輥道窯余熱利用熱風預熱系統,該系統特別適 用于富氧燃燒日用陶瓷輥道窯。
技術介紹
輥道窯,可用于建筑陶瓷、衛生陶瓷及日用陶瓷的生產。輥道窯是高效連續燒成的 窯,以轉動的棍棒作為坯體運載工具。陶瓷產品放置在由若干平行排列的耐火輥所組成的 水平輥道上,隨著輥子的轉動使陶瓷從窯頭傳送到窯尾。輥道窯斷面一般呈狹長型,截面較 小,適合快速燒成,主要用于日用陶瓷、建筑衛生陶瓷制品的快速燒成。輥道窯的工作原理是陶瓷坯體直接置于輥子上或將坯體先放在墊板上,再將墊 板放在輥子上,由于輥子不斷轉動,可使坯體依序前進。每根輥子的端部都有小鏈輪,由鏈 條帶動自轉,為傳動平穩、安全、常將鏈條分若干組傳動。低溫處的輥子用耐熱的鎳鉻合金 鋼制成,高溫處則以耐高溫的陶瓷輥棒(如剛玉瓷輥棒或碳化硅輥棒)作為輥子。日用陶瓷 輥道窯具有許多特點(1)加熱溫度較為均勻,且窯內斷面溫差小。用天然氣或凈化煤氣、輕柴油等做燃料,在 輥道上下設置燃燒器噴嘴,使產品上下同時加熱,保證產品的燒成質量,并為縮短燒成周期 創造了條件;(2)有利于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操作。可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3)不用窯車,也不用匣缽和其他窯具,可降低能耗;(4)結構簡單,便于維護和檢修。隨著日用陶瓷工業的發展,對其燒成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主要表現為1要求 產品的燒成合格率高,產品燒成質量高;2工藝調節手段更加豐富,溫度控制更加精細,窯 爐的橫斷面溫差控制更加嚴格;3更加注重余熱的有效利用。目前,日用陶瓷輥道窯在工藝功能分區上分為預熱帶、燒成帶和冷卻帶。對于寬 斷面的日用陶瓷輥道窯,其預熱帶往往存在斷面溫度分布不均勻,傳熱速率小,造成了產品 燒成時間長,增加了燃料的消耗量,降低了產品質量。造成日用陶瓷輥道窯預熱帶斷面溫度 分布不均勻原因主要是其設備工作方式所引起?,F行日用輥道窯預熱帶的熱量來源主要來 自于窯內燒成帶,即在預熱帶的前段布置排煙風機,通過在預熱帶形成窯內負壓的形式使 燒成帶的煙氣流向預熱帶前端。由于各種因素(主要是結構)的影響,燒成帶的煙氣在流向 預熱帶前端時,氣流場的均勻性難以控制,不能夠實現預熱帶斷面溫度分布完全均勻。特別 是日用陶瓷輥道窯在采用富氧燃燒技術后,由燒成帶流向預熱帶的熱煙氣量會較大幅度的 下降,預熱帶斷面溫度分布完全不均勻的問題尤為突出。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富氧燃燒日用輥道窯預熱帶廢氣量減少而產生的斷面溫度分布不夠 均勻的問題,結合冷卻帶的余熱利用,提供一種富氧燃燒日用陶瓷輥道窯余熱利用熱風預熱系統。在輥道窯預熱帶的15(T300°C區域段內設置2 3排熱風布風器。熱風布風器設置在輥道窯內棍棒的上下端,其所利用的熱風為輥道窯冷卻帶200°C _360°C高溫空氣。通過橫跨在窯爐通道斷面的熱風布風器均勻的噴出,使產品加熱,由此控制預熱帶內氣流場均勻分布,以縮小預熱帶斷面橫向溫差,使斷面溫度均勻,提高預熱帶溫度,縮短燒成時間,提聞廣品質量。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富氧燃燒日用陶瓷輥道窯余熱利用熱風預熱系統,包括熱空氣采集管道、第I輸送管道、引風機,第2輸送管道、分支輸送管道和布置在輥道窯預熱帶內的熱風布風器;所述的熱空氣采集管道有多個并安裝在輥道窯冷卻帶窯體內多個位置,所有熱空氣采集管道上部與第I輸送管道連通,引風機的進出口分別與第I輸送管道及第2輸送管道連通,第2輸送管道出口端通過分支輸送管道和布置在輥道窯預熱帶內的熱風布風器連通,熱風布風器設置在輥道窯內棍棒的上下端。本專利技術的富氧燃燒日用陶瓷輥道窯余熱利用熱風預熱系統中所述的分支輸送管道與2 3排熱風布風器連通。所述的熱風布風器設置在輥道窯內棍棒的上下端。本專利技術的富氧燃燒日用陶瓷輥道窯余熱利用熱風預熱系統中,所述的熱風布風器為不銹鋼板焊接而成的長方體(或圓形)構件,其長方體長度略小于輥道窯的內寬,寬度的尺寸范圍為60(Tl200mm,高度的尺寸范圍為10(T200mm。其熱風布風器設置在輥道窯內棍棒的上下端,靠近輥棒的一面上鉆有直徑為5 10 mm圓孔,圓孔均勻布置,兩孔中心間的距離范圍為15 30 mm。本專利技術的富氧燃燒日用陶瓷輥道窯余熱利用熱風預熱系統中,所述的采集熱空氣管道上裝有第I流量調節閘板,分支輸送管道上裝有第2流量調節閘板。本專利技術的富氧燃燒日用陶瓷輥道窯余熱利用熱風預熱系統的應用,應用在富氧空氣含量在22°/Γ32%,輥道窯長度在6(Γ220米的日用陶瓷輥道窯上,安裝在輥道窯冷卻帶窯體內多個位置的采集熱空氣的管道在引風機的作用下,將冷卻帶內200°C _360°C熱空氣抽出,集中在第I輸送管道內,并通過引風機出口端的第2輸送管道、分支輸送管道將熱風輸送到輥道窯預熱帶,通過分支輸送管道和布置在輥道窯預熱帶內的2 3排熱風布風器將熱風均勻地輸送到窯內,保證窯爐內斷面溫度的均勻性。所述的輥道窯冷卻帶的熱空氣采集量與預熱帶熱空氣的布置分配,分別由安裝在熱空氣采集管和分支輸送管道上的流量調節閘板控制。本專利技術可在富氧空氣體積含量在22°/Γ32%,輥道窯長度在6(Γ220米的日用陶瓷輥道窯上使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富氧燃燒日用陶瓷輥道窯余熱利用熱風預熱系統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中輥道窯預熱帶斷面與熱風布風器布置示意圖;圖3是熱風布風器結構示意圖;圖4是熱風布風器板面孔布置示意圖;圖中1-陶瓷輥棒,2-預熱帶,3-燒成帶,4-冷卻帶,5-熱空氣采集管道,6-第I流量調節閘板,7-流量與溫度調節器,8-閘板,9-第I輸送管道,10 -引風機,11-第2輸送管道,12-分支輸送管道,13-第2流量調節閘板,14-熱風布風器,15-窯頭排煙風機,16-煙囪,L-長度,B-寬度,H-高度。具體實施方式圖1為本富氧燃燒日用陶瓷輥道窯余熱利用熱風預熱系統示意圖。專利技術的技術實施方案為放置在墊板上的日用陶瓷經過陶瓷輥棒I的傳輸,按順序依次通過輥道窯中的預熱帶2、燒成帶3和冷卻帶4 ;陶瓷坯體在燒成帶按照其預定的燒成制度進行燒成,燒成帶3內的熱煙氣,在窯頭排煙風機15作用下,由燒成帶3流向預熱帶2,與陶瓷坯體形成逆向運動;陶瓷坯體燒成結束后,經過燒成帶3與冷卻帶4之間的急冷氣幕進入冷卻帶4 ;產品在冷卻帶4按照冷卻工藝制度進行快速冷卻;本專利技術是將冷卻帶4內的200°C _360°C熱空氣在引風機10的作用下,通過布置在窯體內的熱空氣采集管道5、以及熱空氣采集管道上部的第I輸送管道9,將冷卻帶中熱空氣有效地采集出來;熱空氣采集管道5內的氣體流量通過第I流量調節閘板6進行調節;在第I輸送管道9的后部設置有熱空氣的流量與溫度調節器7,通過該調節器7上的閘板8調節所采出熱空氣的溫度與流量;并通過第2輸送管道11,分支輸送管道12,第2流量調節閘板13,將由冷卻帶采集的熱氣體送入到布置在預熱帶2內部的熱風布風器14 ;根據輥道窯的產能,在預熱帶設置2-3排熱風布風器14 ;熱風布風器14在輥道窯預熱帶2的相應溫度段形成均勻的熱風帶,以保證輥道窯橫斷面上的溫度均勻性;預熱帶2內的廢氣體由設置的窯頭排煙風機15與煙囪16排除。熱風布風器14是由不銹鋼板所焊接而成的長方體構件,其長度L略小于輥道窯的內寬,寬度B的尺寸范圍為 600-1200mm,高度H的尺寸范圍為100-20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富氧燃燒日用陶瓷輥道窯余熱利用熱風預熱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熱空氣采集管道(5)、第1輸送管道(9)、引風機(10),第2輸送管道(11)、分支輸送管道(12)和布置在輥道窯預熱帶內的熱風布風器(14);?所述的熱空氣采集管道有多個并安裝在輥道窯冷卻帶窯體內多個位置,所有熱空氣采集管道上部與第1輸送管道連通,引風機的進出口分別與第1輸送管道及第2輸送管道連通,第2輸送管道出口端通過分支輸送管道(12)和布置在輥道窯預熱帶內的熱風布風器(14)連通,熱風布風器設置在輥道窯內棍棒的上下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峰,文進,程金樹,鄭偉宏,謝俊,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