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檔案館空調溫度和濕度的控制系統和調節方法,主要解決目前檔案館空調系統溫度和濕度同時控制存在能量損耗較大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是:一種檔案館恒溫恒濕系統,在機房內設有恒溫恒濕機內機,在機房外可并聯多個恒溫恒濕機外機,恒溫恒濕機內機的出風口接有送風管,送風管引入檔案館庫房,在檔案館庫房內的送風管設有多個出風口,在檔案館庫房內還設有帶有多個進風口的回風管,回風管引入機房,回風管的出風口設置在機房內,其特征是:在機房內增設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并在機房外連接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外機,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分別通過管路連接送風管和回風管,機組的回風管還連接到恒溫恒濕機內機。管路上設有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檔案館空調溫度和濕度的控制系統和調節方法,特指一種溫度和濕度獨立控制,以濕度控制優先的檔案館恒溫恒濕系統及其調節方法。通過溫、濕度分開控制,降低了中央空調主機系統的工作強度,大幅度降低空調主機的負荷,由此實現節約用能的效果。
技術介紹
檔案館庫房對空氣中的溫度和濕度要求較高,目前國內的控制技術主要是采用傳統的恒溫恒濕中央空調系統,由于庫房室內負荷穩定,而且,庫房對濕度的要求較高,所以,在空調設計時是以除濕為主要目標,降溫為第二目標,恒溫恒濕機組設定的是室內新風與回風比例為1:4,新風和回風混合后進行集中處理,而實際上室內回風不需要除濕,只需要降溫即可,降溫不需要7°C冷凍水作為冷源,這種將溫度和濕度一起處理的方式造成了中央空調主機能量的大量浪費。國內恒溫恒濕的調控方法目的是保證庫房內溫度和濕度的穩定,以溫度優先的控制技術江蘇大學(2004 2005)—種以溫度為主控參數的溫室環境控制技術。其特征在于溫室設有天窗、側窗(對于塑料溫室側窗指側面的卷簾)、遮陽網(內或外)、風機、噴淋或濕簾(選其一)、保溫幕、加熱器等控制機構和設備,在溫度、濕度、光照及CO2濃度的綜合控制時,將周年分為夏半年和冬半年兩種情況,以溫度為主控參數,采取天窗、側窗、遮陽網、風機、噴淋或濕簾、保溫幕、加熱器等控制機構不同的動作組合,優先保證溫度在適宜范圍,濕度、光照和CO2濃度控制在保證溫度控制達到上述調控要求的基礎上協調進行,此種方法用于實現溫室作物生長環境的動態控制,降低控制成本,但對于庫房溫濕度控制不適宜。中國專利申請CN200910052580. 8公開了《帶有熱回收的檔案館庫房用地源熱泵空調系統》,此系統涉及一種制冷和傳熱
的熱泵空調系統,尤其涉及該系統的連接關系。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帶有熱回收的檔案庫房用地源熱泵空調系統,該專利申請的核心是將地源熱泵與恒溫恒濕機組結合達到充分利用地熱能、減少電力資源的效果。此種方法雖然效果很好,由于其投資大,適用于大型的檔案館庫房,對于小型的檔案館在節能與成本控制上不成比例,因此不適用小型檔案館。另外,該專利申請是利用地源熱泵和恒溫恒濕機的有機組合將溫度和濕度統一控制,滿足檔案庫房夏季供冷以及冬季供熱的要求,并不能最大限度的節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采用溫濕度分開控制,以濕度優先的檔案館恒溫恒濕系統及其調節方法。主要解決目前檔案館空調系統溫度和濕度同時控制存在能量損耗較大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檔案館恒溫恒濕系統,在機房內設有恒溫恒濕機內機,在機房外可并聯多個恒溫恒濕機外機,恒溫恒濕機內機的出風口接有送風管,送風管引入檔案館庫房,在檔案館庫房內的送風管設有多個出風口,在檔案館庫房內還設有帶有多個進風口的回風管,回風管引入機房,回風管的出風口設置在機房內,其特征是在機房內增設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并在機房外連接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外機,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分別通過管路連接送風管和回風管,機組的回風管還連接到恒溫恒濕機內機以減少回風能量的損耗,可以得到很好的節能效果。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連接送風管的管路上設有溫度傳感器,在送風管連接點前后分別設有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在回風管與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連接點后段設有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檔案館恒溫恒濕系統的調節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設定庫房內溫、濕度標準分別為夏季溫度20-24°C,濕度40-60%;冬季溫度14-20°C,濕度 40-60% ; 2、開啟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對機房外界的新風進行除濕處理,通過送風管將除濕后的新風送至檔案館庫房,通過回風管將循環后的風量回送至機房,半小時后監控溫、濕度傳感器顯示的溫度和濕度并反饋至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達到設定的溫、濕度標準則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調至“自動”運行,反之,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停止工作,開啟恒溫恒濕機組,恒溫恒濕機內機吸收經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除濕后的回風,向檔案管庫房通過送風管輸送符合要求的恒溫的風量,通過監視安裝的溫度和濕度傳感器運行至庫房內達到設定的標準溫度和濕度后,恒溫恒濕機組關閉,啟動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為自動運行。最終滿足檔案管庫房內溫濕度要求的同時達到了降低電能的目的。此過程中通過監控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對除濕后的風量進行測量和控制。將恒溫恒濕機組的出水溫度由7°C提高至15°C _18°C,減少室內回風降溫負荷,從而節約電能。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目前市場上對溫度和濕度要求較高的庫房內基本都采用恒溫恒濕機,一臺機器處理降溫和除濕兩個問題,將室內回風降至7 V,雖然達到國家要求,但是能源浪費現象非常嚴重。本專利技術新增了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作為除濕系統,原恒溫恒濕機作為降溫系統,僅僅將新補充的25%的新風降低至7攝氏度,利用了降溫即除濕的原理,通過恒溫恒濕機降低室內75%回風的溫度,節能效果非常明顯。本專利技術與中國專利申請CN200910052580.8《帶有熱回收的檔案館庫房用地源熱泵空調系統》相比CN200910052580. 8是將地源熱泵與恒溫恒濕機組合而成的一個新系統,其本質就是抽取地下冬暖夏涼的氣體作為空調機新風源,雖然是組合體,但是其必須是同時運行;而本專利技術是完全獨立的兩套系統組合,需分開獨立運行,減少了電能量的損失。CN200910052580. 8為了將地源氣體抽上來,必須在地下敷設大量的抽氣管道,工程量大且投資費用高;而本專利技術只是增加一套管道式空調機組,工程量小且投資費用少。CN200910052580. 8是將溫度和濕度一起控制的恒溫恒濕控制技術;而本專利技術是將溫濕度分開控制,以濕度優先的控制技術。本專利技術的推廣前景本專利技術屬于樓宇節能,是一種節能環保型技術,可推廣至機關、企業內部對溫度和濕度控制要求較高的場所。本專利技術的創新點是將室內溫度和濕度獨立控制,以濕度優先,利用降溫即除濕的原理開創了控制環境又節能的新方法。本專利技術通過此溫度濕度獨立控制技術,中央空調主機系統的處理風量由100%降低到75%,提高了主機運行效率,降低了工作強度,簡化了空氣濕度控制程序,最重要的是能夠節能約40%。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控制系統簡圖。圖中I 一恒溫恒濕機內機;2 —恒溫恒濕機外機;3 —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4 一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外機;5 —機房;6 —送風管;7 —回風管;8_檔案管庫房;9-溫度傳感器;10_濕度傳感器。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以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照圖1,一種檔案館恒溫恒濕系統,在機房5內設有恒溫恒濕機內機I (型號HF-50廣州中宇冷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機房外可并聯多個恒溫恒濕機外機2,恒溫恒濕機內機的出風口接有送風管6,送風管引入檔案館庫房8,在檔案館庫房內的送風管6設有多個出風口,在檔案館庫房內還設有帶有多個進風口的回風管7,回風管7引入機房5,回風管7的出風口設置在機房5內并和恒溫恒濕機內機I連接,在機房5內增設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3 (型號TSD100R/TSA100R南京天加空調設備公司),并在機房5外連接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外機4,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3分別通過管路連接送風管6和回風管7,熱泵型管道式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檔案館恒溫恒濕系統,在機房內設有恒溫恒濕機內機,在機房外可并聯多個恒溫恒濕機外機,恒溫恒濕機內機的出風口接有送風管,送風管引入檔案館庫房,在檔案館庫房內的送風管設有多個出風口,在檔案館庫房內還設有帶有多個進風口的回風管,回風管引入機房,回風管的出風口設置在機房內,其特征是:在機房內增設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并在機房外連接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外機,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分別通過管路連接送風管和回風管,機組的回風管還連接到恒溫恒濕機內機,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連接送風管的管路上設有溫度傳感器,在送風管連接點前后分別設有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在回風管與熱泵型管道式空調機組內機連接點后段設有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美華,湯寧,陳衛東,金自成,于建霞,張京橋,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