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含鹽廢渣、含鹽廢水和惡臭廢氣的焚燒處理系統及方法,涉及工業三廢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技術領域。針對現有的三廢處理方法,設備投資大且處理成本高,鹽分無法分離得到凈鹽;且沒有能夠同時處理三廢的設備的問題。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預處理室、焚燒裝置、余熱回收裝置和尾氣凈化裝置;預處理室的上部連接廢液噴射口,其下部連接廢渣輸入口,其底端為排鹽口;焚燒裝置包括按煙氣流動方向依次連接的主燃室和燃燼室。處理方法:a、預處理:將廢液、高溫煙氣和廢渣輸入預處理室燃燒;b、高溫焚燒:氣化廢液及惡臭廢氣被送入焚燒裝置中焚燒;c、余熱回收;d、尾氣凈化。本發明專利技術尤其適用于對工業三廢的處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工業三廢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
,尤其涉及一種含鹽廢渣、含 鹽廢水和惡臭廢氣的焚燒處理系統及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工業的發展,工業生產所排放的“廢水、廢渣、廢氣”日益增多,“工業三廢”如 未達到規定的排放標準便排入環境中,污染物在環境中發生物理的和化學的變化后又產生 了新物質,造成大氣、水和土壤的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工業三廢”的治理和利用, 將對整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現有技術中對廢渣、廢液是采取分別處理的方法。廢渣的處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 學方法、生物處理方法及熱處理方法,其中,熱處理方法是通過高溫來破壞和改變固體廢物 的組成和結構,以達到減容、無害化或綜合利用的目的,如焚燒、熱解或濕式氧化。廢液常用 的處理方式有生物降解、化學解毒、地表池塘和焚燒等,其中,焚燒法是處理高濃度有機廢 液的一種有效的方法,不僅能將有毒有害物質經高溫氧化分解為無害物質,徹底實現廢液 的無害化處理,并可回收廢液所含能量,達到廢物資源化的目的。將廢渣、廢液分別處理,無 疑加大了處理設備的投資,增加了處理成本。由于鹽在廢渣、廢液中普遍存在,如何有效地利用其中的鹽分或降低排出物中鹽 分含量是環境治理
面臨的難題。中國專利技術專利ZL200610037605. 3,授權公告號 CN100398907C,名稱為高含鹽量工業有機廢液的流化床焚燒方法的技術方案中,將高含鹽 量有機廢液經噴槍霧化為超細霧滴后分別噴入焚燒爐的密相區上部和稀相區下部,密相區 和稀相區的溫度控制在800 900°C,煤或其它輔助燃料經螺旋給料系統從密相區上部加 入爐內,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爐渣經排渣機由爐底排出,高溫煙氣從稀相區上部的出口進入 下排式分離器,然后進入由輻射受熱面和對流受熱面串聯組成的廢熱回收裝置,廢熱回收 裝置排出的煙氣經布袋除塵器除塵和洗滌塔洗滌后經引風機由煙 排入大氣。該技術方 案中流化床爐膛溫度為800 900°C,含NaCl、Na2SO4的廢液霧化后噴入爐膛內,水迅速蒸 發;有機物揮發、燃燒,分解為小分子無機物;由于爐溫大于鹽的熔點溫度,則析出的NaCl、 Na2SO4鹽粒處于熔融狀態,大顆粒下沉到爐底后,與爐渣混合在一起排出,無法得到凈鹽,小 顆粒隨煙氣排出爐膛,會附著在爐壁、受熱面管壁,難以清理且影響設備正常運行。如上文所述,由于廢渣、廢液采取分別處理的方法,現有技術的公開文獻中尚無能 夠將工業三廢同時進行處理的設備的記載。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的工業三廢是采取分別處理的方法,設備投資大且處理成本高,焚燒法 中熔融狀的鹽分與爐渣混合在一起,無法得到凈鹽;而且現有技術中沒有能夠同時處理工 業三廢的設備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同時處理工業三廢的含鹽廢渣、含鹽 廢水和惡臭廢氣的焚燒處理系統及方法。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含鹽廢渣、含鹽廢水和惡臭廢氣的 焚燒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預處理室、焚燒裝置、余熱回收裝置和尾氣凈化裝置;所述預 處理室的上部連接廢液噴射口和煙氣出口,所述預處理室的下部連接廢渣輸入口,所述預 處理室的底端為排鹽口 ;所述焚燒裝置包括按煙氣流動方向依次連接的主燃室和燃燼室。優選地,所述預處理室與所述焚燒裝置之間設有用于對無機鹽進行二次分離的旋 風分離器。優選地,所述焚燒裝置與所述余熱回收裝置之間設有一用于分離灰塵及無機鹽的 沉降室。優選地,所述主燃室和所述燃燼室內各布置一組高壓二次風裝置。所述尾氣凈化裝置包括水噴射器、沉淀池、噴淋塔、布袋除塵器、風機和煙 ,所述 沉淀池由并列設置的凈水池和集水池構成,所述水噴射器的輸入端與所述余熱回收裝置和 所述凈水池連通,所述水噴射器的輸出端與所述噴淋塔側壁下部連通,所述噴淋塔上部的 噴淋管與所述凈水池連通,所述噴淋塔底部與所述集水池連通,所述噴淋塔頂部與所述布 袋除塵器、風機和煙 依次連接。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 一種含鹽廢渣、含鹽廢水和惡臭廢氣的焚燒處理方法,包括以下 步驟a、預處理將廢液、高溫煙氣輸入所述預處理室中并霧化廢液,廢渣輸送至所述預 處理室底部,其中的無機鹽析出成為結晶顆粒并沉降到所述預處理室底部排出;b、高溫焚燒經步驟a預處理后的氣化廢液及惡臭廢氣被送入焚燒裝置中焚燒, 其中的有機物及有害物徹底分解成小分子無害物質;C、余熱回收經步驟b高溫焚燒后的煙氣進入余熱回收裝置進行熱能回收;d、尾氣凈化經步驟c降溫的煙氣經尾氣凈化裝置進行除塵及吸收酸性氣體后, 排出凈化空氣。優選地,所述預處理室內爐膛溫度控制在450°C 70(rC。優選地,所述步驟a與b之間還包括分離步驟,在所述預處理室與所述焚燒裝置之 間設置的旋風分離器,用于分離煙氣中的無機鹽微粒。優選地,所述步驟b與c之間還包括鹽的再分離步驟,在所述焚燒裝置與所述余熱 回收裝置之間設置的沉降室,用于凝結熔融狀態的鹽及升華的鹽。優選地,所述焚燒裝置內的主燃室和燃燼室內還各設有一組二次風裝置,以保證 有機物在高溫環境下和空氣充分混合,所述煙氣從燃燼室的二次風入口到余熱回收裝置的 余熱鍋爐受熱面的流動時間大于2S,從焚燒裝置廢氣入口到余熱鍋爐受熱面的流動時間大 于5S。本專利技術的效果在于一、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廢渣、廢液、廢氣綜合焚燒處理解決方案,將廢渣、廢液、 廢氣一起進行焚燒處理,使得廢渣、廢液在高溫焚燒前將無機鹽與水、有機物分離,在源頭 處大為減少了設備內壁上無機鹽粉的附著和沉積,減少了設備投資,可以降低處理成本。二、現有技術中流化床用砂作底料,將砂作為熱載體來儲存熱量,以利于劣質燃料 的著火燃燒,熔融狀態的鹽與砂混合在一起。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采用鹽作底料來儲存熱量,使 廢渣中的有機物揮發、燃燒、分解。含鹽廢渣中有機物在450 700°C的條件下揮發、燃燒,其中的無機鹽NaCl、Na2SO4析出為干燥晶體狀態,同時爐底風室有高壓風將爐底物料吹起呈沸騰狀態,燃燒后產生的灰份隨煙氣飛出爐膛,這樣就可得到凈鹽。同時,廢液中的無機鹽NaCUNa2SO4析出為干燥晶體狀態,并沉降到預處理室底部與爐底燒凈的鹽一起排出。余熱回收將有機廢液本身所含的熱量加以回收利用,尾氣凈化中由活性炭吸收煙氣中二惡因和重金屬,通過控制沉淀池循環水的PH值,既能除塵,又能吸收酸性氣體,使尾氣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本專利技術的處理方法中廢渣、廢液焚燒后有機物去除率為99. 9 99. 99%,達到廢物綜合利用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三、本專利技術的處理系統能夠將工業三廢同時進行處理,廢渣、廢液在預處理室中同時進行燃燒,其中的有機物揮發、燃燒、分解,鹽分則析出為干燥晶體;余熱回收裝置中設置了余熱鍋爐和省煤器,不僅將輔助燃料進行了多次反復利用,而且將廢液中的有機物燃燒產生的熱量也進行了回收,產生的蒸汽用于生產,大大降低了廢液處理成本;尾氣凈化裝置采用活性炭噴射裝置、布袋除塵器、文丘里水噴射器、噴淋塔和沉淀池的組合,由活性炭吸收煙氣中二惡因和重金屬,通過控制沉淀池循環水的PH值,既能除塵,又能吸收酸性氣體, 使尾氣達到國家排放標準。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含鹽廢渣、含鹽廢水和惡臭廢氣的焚燒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中標號說明1-廢液儲槽2-廢液輸送泵3-燃煤裝置4-預處理室5-旋風分離器6-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含鹽廢渣、含鹽廢水和惡臭廢氣的焚燒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依次連接的預處理室、焚燒裝置、余熱回收裝置和尾氣凈化裝置;所述預處理室的上部連接廢液噴射口和煙氣出口,所述預處理室的下部連接廢渣輸入口,所述預處理室的底端為排鹽口;所述焚燒裝置包括按煙氣流動方向依次連接的主燃室和燃燼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季棟梁,施蘇峰,季逸超,施曉越,
申請(專利權)人:季棟梁,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