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照明燈具安裝結構,用于將燈具安裝于天花板,所述照明燈具安裝結構包括燈盒、反光杯,以及支撐所述反光杯的反光杯支架。所述照明燈具安裝結構還包括安裝于天花板背面的夾持件以及燈盒支撐件,所述燈盒支撐件用于支撐燈盒,所述反光杯支架包括抵接于天花板正面的抵接凸緣以及從天花板的背面延伸出的支臂,所述夾持件與所述支臂相配合以定位所述反光杯支架。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照明燈具,所示照明燈具具有便于安裝至天花板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照明燈具安裝結構及照明燈具
本專利技術涉及照明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將燈具安裝于天花板的照明燈具安裝結構以及照明燈具。
技術介紹
現有的照明燈具通常包括燈盒、燈座、反光杯、支撐所述反光杯的反光杯支架,以及與燈座連接的光源。然而,當需要將這種照明燈具安裝至天花板時,現有技術通常是采用吊裝,例如采用鋼絲繩等將照明燈具吊裝于天花板下方。或者在天花板上設置卡接頭,再將反光杯支架與卡接頭螺紋連接。如此,則需要螺絲以及鋼絲繩之類的配件,相當不便。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便于安裝至天花板的照明燈具安裝結構以及照明燈具。一種照明燈具安裝結構,用于將燈具安裝于天花板,所述照明燈具安裝結構包括燈盒、反光杯,以及支撐所述反光杯的反光杯支架。所述照明燈具安裝結構還包括安裝于天花板背面的夾持件以及燈盒支撐件,所述燈盒支撐件用于支撐燈盒,所述反光杯支架包括抵接于天花板正面的抵接凸緣以及從天花板的背面延伸出的支臂,所述夾持件與所述支臂相配合以定位所述反光杯支架。進一步地,所述支臂上設有多個定位凹槽,所述夾持件包括卡持片,所述卡持片選擇性與定位槽配合以適應不同厚度的天花板。所述夾持件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側翼,每個側翼上形成與定位凹槽配合的卡持片所述支臂上開設條形通孔,所述定位凹槽開設于所述通孔的兩側,所述多個定位凹槽沿天花板厚度方向平行設置,形成調節刻度,所述兩個側翼穿設所述條形通孔,且側翼的末端彎折形成與支臂抵擋的限位部。進一步地,所述燈盒包括下燈盒體和上燈盒體,所述上盒體延伸至所述支臂的頂部,所述上盒體開設有安裝槽,所述支臂的頂部形成設于所述安裝槽內的突起部,所述燈盒支撐件分別設置于所述下燈盒體的一側。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照明燈具,包括上述照明燈具安裝結構及收容于所述反光杯內的光源結構。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減振裝置包括螺旋彈簧、和多個設置在所述螺旋彈簧周緣的支腳,所述彈性減振裝置的開口端為所述螺旋彈簧的最小周緣,所述支撐腳均勻設置在所述螺旋彈簧的最大周緣上,且末端彎曲成環狀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卡緊件為彈簧片,所述光源包括燈泡和設于所述燈泡一端的燈頭,所述燈頭的外徑大于所述燈泡的最小外徑;所述彈簧片呈“Z”型,包括壓緊部、從所述壓緊部一端垂直向下延伸的支撐部、和從所述支撐部末端水平向外延伸的固定部;所述壓緊部壓緊于所述光源燈頭的上表面邊緣,所述固定部與所述底座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壓緊部所在平面與所述支撐部所在平面呈的夾角為銳角。進一步地,所述支撐部設有向所述燈頭中心凸起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與所述燈頭的側壁接觸。上述照明燈具通過反光杯支架的抵接凸緣與天花板的一側限位,同時利用夾持件在天花板的另一側與反光杯支架相配合以定位反光杯支架,并且利用設置于天花板另一側的燈盒支撐件實現燈盒的支撐安裝,使得照明燈具可被方便地嵌入安裝至天花板,而無需借助鋼絲繩等吊裝配件,方便安裝和維護。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的照明燈具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圖1所示的照明燈具的夾持件的立體圖;圖3為圖1所示的照明燈具的立體組裝圖;圖4為圖1所示的照明燈具的光源結構的分解圖;圖5為圖4所示的照明燈具的光源結構的組裝圖;圖6為圖4所示的照明燈具的光源結構的彈性卡緊件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主要結合附圖說明本專利技術的照明燈具安裝結構以及照明燈具的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和圖3,本專利技術實施方式的照明燈具100安裝于天花板200,其包括燈盒11、反光杯13、收容于反光杯13內的光源結構14,以及支撐反光杯13的反光杯支架15。照明燈具100還包括安裝于天花板200背面的夾持件16以及燈盒支撐件17。反光杯支架15包括抵接于天花板200正面201的抵接凸緣151以及從天花板200的背面202延伸出的支臂152。夾持件16與支臂152相配合以定位反光杯支架15。上述照明燈具100通過反光杯支架15的抵接凸緣151與天花板200的一側限位,同時利用夾持件16在天花板200的另一側與反光杯支架15相配合以定位反光杯支架15,并且利用設置于天花板200另一側的燈盒支撐件17實現燈盒11的支撐安裝,使得照明燈具100可被方便地嵌入安裝至天花板200,而無需借助鋼絲繩等吊裝配件,方便安裝和維護。請同時參見圖2,支臂152上設有多個定位凹槽1520,夾持件16包括卡持片161。卡持片161可選擇性與定位槽1520配合以適應不同厚度的天花板200。燈盒支撐件17開設調節槽171。照明燈具100還包括螺紋件18,螺紋件18在調節槽171內可活動安裝。螺紋件18穿設調節槽171與燈盒11上開設的安裝孔112螺接,以將燈盒支撐件17與燈盒11固定連接。通過夾持件16和燈盒支撐件17的可調節功能,可實現照明燈具100被安裝于不同厚度的天花板200。具體的,在圖1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反光杯支架15包括環形本體150,抵接凸緣151和支臂152分別設于環形本體150的兩側。支臂152以及夾持件16均為三個,且在圓周方向上等距排列。可以理解的是,支臂152和夾持件16的數量和布置方式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變更。支臂152大致呈L型,包括側板1521和頂板1522。側板1521開設一條形通孔1523。定位凹槽1520開設于條形通孔1523的兩側,且多個定位凹槽1520沿天花板200厚度方向平行設置,形成調節刻度,可便于根據天花板200的厚度調節時進行觀察。頂板1522在徑向向內延伸,在其頂面1522上還形成突起部1524。每個夾持件I6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側翼162以及連接兩個側翼162的連接部163。當兩個側翼162被相向擠壓時可產生彈性變形。每個側翼162的底部彎折形成固定部1621,用于與天花板200固定安裝。每個側翼162的上下兩側形成間隔預設距離的卡持片161。當施加外力使兩個側翼162之間的間距減小時,可使夾持件16穿設于條形通孔1523內,釋放外力時,卡持片161配合于定位凹槽1520內,以定位反光杯支架15。為防止夾持件16與反光杯支架15脫離,側翼162的末端彎折形成與支臂152抵擋的限位部164。燈盒11包括下燈盒體112和上燈盒體113。上燈盒體112和下燈盒體113均呈U型,相互扣接形成收容腔。照明燈具100的一些電路元件(圖未示)安裝于收容腔內。上盒體113延伸至所述支臂152的頂部,且開設有多個安裝槽1131。支臂152的頂面1522上的突起部1524收容于對應的安裝槽1131內。為適應不同厚度的天花板200,燈盒支撐件17上開設的調節槽171沿天花板200的厚度方向開設,且調節槽171的側邊設有調節刻度172。光源結構14及燈盒支撐件17分別設置于下燈盒體112的相對兩側。例如,可在反光杯13的側部開設通孔131,光源結構14穿設通孔131,與下燈盒體112固定連接。光源結構14可為燈管或者燈泡,本專利技術對此不做限定。請參見圖4及圖5,在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中,該光源結構14包括底座141、固定在底座141上的燈座142、和豎直插在燈座142上的光源143,光源143與燈座142電性連接。燈座142周圍設有多個用于卡緊光源143的彈性卡緊件144,彈性卡緊件144 一端將光源143壓緊,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41上;該減震燈具還包括固定在底座141上的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照明燈具安裝結構,用于將燈具安裝于天花板,所述照明燈具安裝結構包括燈盒、反光杯,以及支撐所述反光杯的反光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燈具安裝結構還包括安裝于天花板背面的夾持件以及燈盒支撐件,所述燈盒支撐件用于支撐燈盒,所述反光杯支架包括抵接于天花板正面的抵接凸緣以及從天花板的背面延伸出的支臂,所述夾持件與所述支臂相配合以定位所述反光杯支架。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明杰,陳超,
申請(專利權)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