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直排地漏,包括有上端為進水口、下端為排水口且內為空腔的地漏主體,進水口處安裝有封碗和地漏蓋,所述地漏主體的側壁包括有內壁、外壁和夾板組成,夾板下端封閉將空腔與排水口隔開,所述內壁紙與夾板之間設有存水槽,夾板與外壁之間均設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與排水口相通,內壁下設設有開口,使之空腔與存水槽連通,夾板上端設有出水口,使之存水槽與第一空腔連通,所述側壁上還設有預留進水口;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是既可用于整體浴室的單層底盤,也可用于整體浴室的雙層底盤,并且更好地解決了地漏清洗難、易堵塞、易返味等問題,確保浴室地面最大限度地保持清潔,減少了開孔,減輕了對房子結構造成的影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直排地漏,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整體浴室底盤的直排地漏。
技術介紹
目前的整體浴室的底盤一般分為單層底盤和雙層底盤,排水地漏普遍采用普通直 排地漏和橫排地漏,普通的直排地漏結構簡單,不易堵塞、排水速度快,但是由于只設有一 個進水口和一個排水口,對于雙層底盤不適用,雙層底盤上的溢水孔無法與地漏的進水口 對接,因此需在樓板上增加開孔(或將原孔擴大),大量的樓板開孔,將對房子的結構造成 影響。橫排地漏適用于各種整體浴室底盤,但是由于橫排地漏排水管道安裝于底盤與樓板 的隔層,需要抬高底盤的高度,從而影響了整個衛生間地面的高度。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不僅適用于整體浴室單層底盤,也可用于 雙層底盤,不但能夠使得整體浴室排水順暢,保持浴室地面清潔,并且減少了開孔,減輕了 對房子結構的影響,同時起到易清洗、防臭、防堵塞作用的直排地漏。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直排地漏,包括有上端為進水口、下端為排水 口且內為空腔的地漏主體,進水口處安裝有封碗和地漏蓋,所述地漏主體側壁設有側排水 裝置,地漏主體的側壁包括有內壁、外壁和夾板組成,夾板下端封閉將空腔與排水口隔開, 所述內壁紙與夾板之間設有存水槽,夾板與外壁之間均設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與排水口 相通,內壁下設設有開口,使之空腔與存水槽連通,夾板上端設有出水口,使之存水槽與第 一空腔連通。更優的是,所述側排水裝置的排水管穿過外壁和夾板與內壁的開口連通,排水管 與開口之間設有單向閥,排水管的另一端與地漏連接。更優的是,所述存水槽的高度大于40mm。更優的是,所述單向閥7為一個橡膠墊片。本專利技術直排地漏的有益效果是既可用于整體浴室的單層底盤,也可用于整體浴 室的雙層底盤,并且更好地解決了地漏清洗難、易堵塞、易返味等問題,確保浴室地面最大 限度地保持清潔,減少了開孔,減輕了對房子結構造成的影響。附圖說明附圖附圖附圖附圖附圖附圖1為本技術直排地漏的剖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3為附圖2的A-A剖視圖;4為附圖3的局部放大圖;5為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6為附圖2的B-B剖視附圖7為附圖6的局部放大圖。其中1、進水口 ;2、排水口 ;3、空腔;4、地漏主體;5、地漏蓋;6、側排水裝置;7、內壁;8、 外壁;9、夾板;10、存水槽;11、第一空腔;12、開口 ;13、出水口 ;14、排水管;15、單向閥;16、單層底盤;17、雙層底盤。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如附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是一種直排地漏,該裝置包括有上端為進水口(I)、下端為 排水口(2)且內為空腔(3)的地漏主體(4),進水口(I)處安裝有封碗和地漏蓋(5),地漏 主體⑷側壁設有側排水裝置(6),地漏主體(4)的側壁包括有內壁(7)、外壁⑶和夾板(9)組成,夾板(9)下端封閉將空腔(3)與排水口(2)隔開,所述內壁(7)與夾板(9)之間 設有存水槽(10),夾板(9)與外壁⑶之間均設有第一空腔(11),第一空腔(11)與排水口 ⑵相通,內壁(7)下設設有開口(12),使之空腔(3)與存水槽(10)連通,夾板(9)上端設 有出水口(13),使之存水槽(10)與第一空腔(11)連通,側排水裝置(6)的排水管(14)穿 過外壁⑶和夾板(9)與內壁(7)的開口(12)連通,排水管(14)與開口(12)之間設有單 向閥(15),排水管(14)的另一端與地漏連接。實施例一如附圖2-附圖4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地漏安裝在整體浴室的單層底盤上(16),單層底 盤上(16)上設有開口,地漏主體(4)安裝于開口內,進水口(I)位于單層底盤上(16)上,排 污水從地漏進水口(I) 一直進入到存水槽(10)中,當水量高于存水槽(10)的出水口(13) 時,水排向排水道管。實施例二 如附圖5-附圖7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地漏安裝在整體浴室的雙層底盤(17)上,側排水 裝置(6)用于少量溢水的排出,其進水口(I)也位于上層底盤上,少量溢水進入排水管(14) 中,順著排水管(14)排至單向閥(15)處,單向閥(15朝向地漏主體(4)的方向開啟,將水 排入到地漏存水槽(10)中,之后與地漏主體(4)中的水一同排出。地漏存水槽(10)高度大于40mm,這樣確保地漏一直處于存水狀態,防止返味,并 且地漏采用側邊排水設計,這樣即使由于高樓排水吸力較大時,也不會破壞地漏原有的水 封狀態。地漏蓋(5)設有濾網,隨時可拿開清潔,不會導致堵塞,濾網中心部分高于地漏四 周邊緣,中心部分設有排水孔,防止濾網上收集著過多毛發等臟物造成堵塞。單向閥(15)為一橡膠墊片,當側邊排水時,朝向地漏主體4的方向開啟,當側邊無 水時,處于關閉狀態,有效防止地漏主體中的污水回流。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 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 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 定的保護范圍為準。權利要求1.一種直排地漏,包括有上端為進水口、下端為排水口且內為空腔的地漏主體,進水口處安裝有封碗和地漏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主體的側壁包括有內壁、外壁和夾板組成,夾板下端封閉將空腔與排水口隔開,所述內壁紙與夾板之間設有存水槽,夾板與外壁之間均設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與排水口相通,內壁下設設有開口,使之空腔與存水槽連通,夾板上端設有出水口,使之存水槽與第一空腔連通,所述側壁上還設有預留進水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留進水口連接有側排水裝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排水裝置的排水管穿過外壁和夾板與內壁的開口連通,排水管與開口之間設有單向閥,排水管的另一端與地漏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水槽的高度大于40mm。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排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閥為一個橡膠墊片。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直排地漏,包括有上端為進水口、下端為排水口且內為空腔的地漏主體,進水口處安裝有封碗和地漏蓋,所述地漏主體的側壁包括有內壁、外壁和夾板組成,夾板下端封閉將空腔與排水口隔開,所述內壁紙與夾板之間設有存水槽,夾板與外壁之間均設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與排水口相通,內壁下設設有開口,使之空腔與存水槽連通,夾板上端設有出水口,使之存水槽與第一空腔連通,所述側壁上還設有預留進水口;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既可用于整體浴室的單層底盤,也可用于整體浴室的雙層底盤,并且更好地解決了地漏清洗難、易堵塞、易返味等問題,確保浴室地面最大限度地保持清潔,減少了開孔,減輕了對房子結構造成的影響。文檔編號E03F5/042GK102995721SQ20111027362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5日專利技術者胡福濤 申請人:蘇州科逸住宅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直排地漏,包括有上端為進水口、下端為排水口且內為空腔的地漏主體,進水口處安裝有封碗和地漏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主體的側壁包括有內壁、外壁和夾板組成,夾板下端封閉將空腔與排水口隔開,所述內壁紙與夾板之間設有存水槽,夾板與外壁之間均設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與排水口相通,內壁下設設有開口,使之空腔與存水槽連通,夾板上端設有出水口,使之存水槽與第一空腔連通,所述側壁上還設有預留進水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福濤,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科逸住宅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