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換刀齒齒輪滾刀,其特征在于:它由可換刀齒、滾刀體、壓緊塊、墊塊、端蓋及螺釘構成,滾刀體凹槽內及側面設置有螺紋孔,楔形壓緊塊通過螺釘把諸刀齒壓緊于滾刀體凹槽內,端蓋通過螺釘固定于滾刀體兩側,墊塊和可換刀齒置于其中。(*該技術在201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 一、
本技術涉及一種滾齒輪的刀具。二
技術介紹
大模數硬齒面齒輪在滲碳淬火后齒部變形較大,需要用硬質合金滾刀滾削去多余的加工量,以減小磨齒余量,現在通常用硬質合金刮削滾刀來加工,但存在刀齒容易崩刃,刀具使用壽命短,一個齒輪還未滾完滾刀就損壞了,刀齒損壞后不能換齒,刀齒刃磨后齒形誤差越來越大,而失去精度。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采用一種新穎的刀齒固定結構,使每個刀齒具有可換性、互換性和直徑可調性。將滾刀刀齒設計為具有互換性、可換性和可調整性,從而延長該滾刀的使用壽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它由可換刀齒、滾刀體、壓緊塊、墊塊、端蓋及螺釘構成,滾刀體凹槽內及側面設置有螺紋孔,楔形壓緊塊通過螺釘把諸刀齒壓緊于滾刀體凹槽內,端蓋通過螺釘固定于滾刀體兩側,墊塊和可換刀齒置于其中。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刀齒是由楔形壓緊塊通過螺釘在齒槽中把刀齒固定在滾刀體槽中,并由刀齒側面與端蓋之間墊以不同尺寸的墊塊,使每個刀齒的刃口位于滾刀的螺旋面上,構成完整的齒輪滾刀。為了適應現有刀齒刃磨設備,本技術還給出了一種結構形式,即楔形壓緊塊分為上、下兩部分,通過螺釘固定可換刀齒于滾刀體內,在可換刀齒與滾刀體上均設置有鍵槽,通過鍵連接。此結構形式一方面保證可換刀齒與滾刀體之間精確定位,另一方面,通過拆卸楔形壓緊塊的上部分,可以使用現有滾刀刃磨設備磨前面。本技術技術方案所構成的滾刀可作為各種齒輪的滾刀,如漸開線齒輪滾刀、圓弧齒輪齒輪滾刀等。本技術所使用刀齒刃部的材料可采用硬質合金,超硬聚晶材料(PCBN,PCD)等,根據不同的情況選用不同的刀具材料,以滿足使用時對刀具壽命等的要求,使用中若某個刀齒損壞了,可換一個刀齒繼續使用??朔似胀L刀刃磨后齒形誤差增大,尤其是大負前角滾刀更加嚴重。此滾刀刃磨后齒形誤差不變,始終保持很高的精度,所以,可對硬齒面齒輪既作粗滾齒用,也可作精滾齒用。另外,可刃磨齒形面可提高滾刀使用壽命十倍以上,也可像普通滾刀一樣刃磨前面。本技術的優點是(1)滾刀刀齒具有可換性、互換性和直徑可調性,若某個刀齒損壞后可換上一個就行。滾刀經多次刃磨直徑減小了,可在刀齒下墊墊片即可調整到原設計直徑。(2)刀齒固定方便,穩固可靠,強度高,剛性好。(3)齒形是按坐標點制造,沒有傳統的齒形造形誤差,所以精度高。(4)滾刀磨損后既可以刃磨齒形面,又可以為適應目前使用刃磨設備,拆卸上楔形壓緊塊以磨前面。前者可保持高精度,減少刃磨量十倍以上,使滾刀使用壽命提高十倍以上??捎脕泶譂L齒,其最大的優點是能制造和保持高精度,適用于以滾代磨加工五、六、七級精度的大模數硬齒面齒輪,省去昂貴的磨齒費用,大大降低齒輪加工費;而后者除保持前者的優點外,由于采用了適應現有刃磨設備使用要求的結構,從另一個方面降低了刃磨費用,進一步拓寬了本技術應用前景。四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楔形塊整體結構刀齒壓緊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附圖1的A-A剖面圖。附圖3是本技術楔形塊分體結構刀齒壓緊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附圖3的B-B剖面圖。以上附圖中,1是滾刀體,2是可換刀齒,3是楔形壓緊塊,4是楔形塊緊固螺釘,5是端蓋,6是端蓋緊固螺釘,7是側墊塊,8是滾刀體,9是可換刀齒,10是下壓緊塊,11是上壓緊塊,12是鍵,13是端蓋緊定螺釘,14是端蓋,15是墊塊,16是上壓緊塊緊固螺釘,17是下壓緊塊緊固螺釘。五、具體實施例以下結合附圖介紹本技術的兩個具體實施例。實施例一,附圖1給出一種用于加工漸開線齒形滾刀的截面圖,附圖2為附圖1的A-A剖面圖??蓳Q刀齒2置于滾刀體1的凹槽中,楔形壓緊塊3嵌入至凹槽與刀齒之間,壓緊螺釘4的端部擰入凹槽底部的內螺紋孔中,旋擰壓緊螺釘的過程即是壓緊塊楔入凹槽與刀齒之間將刀齒壓緊的過程,端蓋5通過螺釘6固定在滾刀體兩側,不同尺寸的墊塊7卡于刀齒與端蓋之間,使每個刀齒的刃口位于滾刀的螺旋面上,構成完整的齒輪滾刀。壓緊塊的楔角θ和壓緊螺釘個數根據被加工齒輪的模數大小而定,對應于模數12-50毫米,楔角θ為5度-10度,壓緊螺釘個數為1-3個。齒形是漸開線,沒有造形誤差,可減少磨齒余量。本實施例中的刀齒可以方便地對刀齒磨損部位進行位移調整,以充分利用刀齒的各處刃部;還可將刃部已全部磨損的刀齒取下進行刃磨以后,在滾刀座凹槽底部墊入適當厚度的墊襯物以增加調節刀齒的高度,再通過壓緊塊及壓緊螺釘進行壓緊固定,使該刀齒可以再次利用;此外,對此種滾刀刀齒從非傳統的后面進行刃磨,磨后刃面的磨量要比磨前刃面少十多倍;上述技術措施可以使本技術提供的滾刀的使用壽命要比普通硬質合金滾刀長10倍以上。實施例二,附圖3給出了分體楔形壓緊塊刀齒壓緊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附圖3的B-B剖面圖。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最大區別在于楔形壓緊塊為分體結構,即下楔形壓緊塊10、上楔形壓緊塊11通過相應的螺釘17、16使可換刀齒緊固于滾刀體槽內,鍵12插入可換刀齒和滾刀體上的鍵槽內,可使刀齒與滾刀體相互之間精確定位。若采用現有設備刃磨刀齒前面時,只需拆卸上楔形壓緊塊即可,更換刀齒時,則才需要拆卸上、下壓緊塊。本技術給出的可換刀齒齒輪滾刀是用來加工大模數硬齒面齒輪,精度可達五、六級。它的結構特點是,強度高,剛性好,夾持穩固,裝卸方便,刀齒可換。每個刀齒具有互換性和直徑可調性,在使用中若某個刀齒損壞了,可換一個繼續使用。刀齒的齒形是按坐標點制造的,所以精度很高。沒有普通滾刀越刃磨齒形誤差越大而失去精度的現象。刀刃可用PCBN(聚晶立方氮化硼)材料制造的,所以特別耐用。由于刃磨齒形面,使刃磨次數增加十倍以上,故用此滾刀效益極其顯著。權利要求1.一種可換刀齒齒輪滾刀,其特征在于它由可換刀齒、滾刀體、壓緊塊、墊塊、端蓋及螺釘構成,滾刀體凹槽內及側面設置有螺紋孔,楔形壓緊塊通過螺釘把諸刀齒壓緊于滾刀體凹槽內,端蓋通過螺釘固定于滾刀體兩側,墊塊和可換刀齒置于其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換刀齒齒輪滾刀,其特征在于楔形壓緊塊分為上、下兩部分,通過螺釘固定可換刀齒于滾刀體內,在可換刀齒與滾刀體上均設置有鍵槽,通過鍵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大模數齒輪加工領域。大模數硬齒面齒輪在磨齒前需用硬質合金滾刀滾削去多余的加工量,但現在滾切中刀齒容易崩刀,模數愈大刀齒崩刀愈嚴重以致無法滾切。本技術用楔形壓緊塊通過螺釘把可換刀齒固定在滾刀體的槽內,并用鍵把可換刀齒與滾刀體固定起來,使可換刀齒穩固可靠,大模數硬齒面齒輪滾切可順利進行,不易崩刀,即使出現個別刀齒崩刃或打壞時可方便地更換刀齒繼續使用。刃磨時松開上壓緊塊螺釘取下上壓緊塊即可如普通滾刀一樣刃磨前面,刃磨完后再壓緊上壓緊塊即可繼續使用,刀齒磨損完后再換相應刀齒即成為一把新滾刀。滾刀體可長期使用,所以成本低,效益好。文檔編號B23F5/22GK2492332SQ0126255公開日2002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01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01年9月5日專利技術者唐其林, 唐建明, 唐紅玉 申請人:唐其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其林,唐建明,唐紅玉,
申請(專利權)人:唐其林,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