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天然抗菌有色織物,該織物為含有板栗殼提取物的天然抗菌有色織物。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制備方法為,將洗凈的板栗殼烘干、粉碎,在弱堿溶液中浸提、過濾得板栗殼色素原液,板栗殼色素原液經濃縮、烘干、粉碎,得到粉末狀天然板栗殼色素;最后將板栗殼色素用于織物染色,使織物在獲得顏色的同時也具備抗菌性能。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易于大規模生產,抗菌能力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功能性織物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天然抗菌有色織物及其制備工藝。
技術介紹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在人們日常穿著的各類織物上附著了大量的致病菌,這些致病菌是眾多疾病的重要傳染源;此外,人們又在不斷追求新意的織物顏色,因此,研發抗菌有色織物既有社會意義又具有經濟效益。一般而言,抗菌織物可以通過兩種方法來獲得,一種是用抗菌纖維直接研制成抗菌織物;另一種是將織物經抗菌整理劑整理,將抗菌整理劑固接在纖維上。天然抗菌織物是將織物經天然抗菌劑整理,使抗菌劑固接在纖維上而制備具有抗菌性能的織物。目前天然抗菌織物主要是將天然抗菌劑與其他化學品制成微膠囊后通過浸潰法、 浸軋法等手段添加至織物上,如公開號為CN102367634A和公開號為CN102359014A的專利中所述,在天然抗菌有色織物的制備過程中還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解決(I)雖然是天然提取物,但是要制備成微膠囊固著在基布上,在制備微膠囊的過程中會添加聚乙烯醇、戊二醛等化學品做微膠囊壁材(例如公開號CN102367634A和公開號為CN102359014A),這些化學品對人體的眼睛等處均有刺激性,暫時未有純天然的抗菌整理;(2)目前人們制備抗菌織物大多是先染色后抗菌整理,會在染色過程中將合成染料添加至織物上面,合成染料對人體有明顯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目前還沒有將織物染色與抗菌整理同時進行的報道;之前的提取物的得率比較低,使用微波等儀器時才有11%左右,使用常規方法時提取只能達到49Γ5%,提取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然環保的,具有抗菌功能的織物及其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天然抗菌有色織物,該天然抗菌有色織物是以板栗殼提取物作為天然的抗菌染色劑,對織物進行染色與抗菌整理,這樣,制備過程中,對織物的染色與抗菌整理是同時進行的。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上述天然抗菌有色織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I)板栗殼提取物的制備,將板栗殼洗凈,烘干,粉碎至5(Γ200目,加入到弱堿性水溶液中,加熱回流浸提,得到提取液,提取液進行過濾,將過濾后的濾渣,加入到相同的弱堿性水溶液中,加熱回流浸提2 3次,合并濾液,將合并的濾液濃縮至原溶液體積的1/3 1/5,7(T85°C溫度下鼓風烘干,粉碎后得到板栗殼提取物,作為優選弱堿性水溶液為碳酸鈉或碳酸鉀的水溶液,碳酸鈉或碳酸鉀的用量為板栗殼質量的O. 109Γ0. 15%,水的質量為板栗殼質量的8 16倍,作為優選加熱回流浸提操作中,加熱溫度為8(T9(TC,浸提時間為1. 5^2. 5h ;(2)織物的染色操作,將板栗殼提取物配成染色液,將潤濕的織物,在板栗殼提取物質量含量為織物質量的1°/Γ5%,溫度為90 951^!1為3 5,浴比為1:30 1:90的染色液中染色3(T60min,染色結束后用清水洗織物,在100°C下烘干染色織物。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板栗殼提取物的應用,板栗殼提取物可以作為天然抗菌染色齊U,在對織物進行染色的同時,對織物進行抗菌處理。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制備天然抗菌劑到天然抗菌有色織物過程中,只添加了碳·酸鈉(或碳酸鉀等碳酸鹽)和醋酸這兩種化學品,這兩種化學品對人體無危害或極小危害,因此得到的抗菌有色織物也是純天然的,安全,環保;織物在染色的過程中也是在抗菌整理,減少成本,提高效益;板栗殼提取物提取率高,可達到189Γ20%,提高板栗殼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稱取50g板栗殼,用清水洗凈后烘干、粉碎,加入含O. 050g碳酸鈉的水溶液400mL,在80°C溫度下回流浸提1. 5h,提取次數為2次,合并所有濾液,過濾得板栗殼色素原液;將板栗殼色素原液濃縮至原溶液體積的1/5、85°C下鼓風烘干、粉碎至50目,得到粉末狀的天然板栗殼色素,提取率為17. 67%,顏色為黃棕色。將棉浸入水中充分潤濕,取出后擰干,放入板栗殼染液中染色,染色條件是染料用量為棉質量的1%,染色溫度為90°C,pH值為5,染色時間為30min,浴比為1:30,染完后皂洗,烘干,得到黃棕色的棉織物。將板栗殼染液染色后的棉剪成直徑為2cm的圓形,將未染色的棉作為空白樣品也剪成直徑為2cm的圓形,備用,然后按GB/T20944. 2——2007瓊脂平皿擴散法配好的固體營養基在121°C高溫滅菌20min,趁熱倒入表面皿中冷卻,冷凝后涂上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將染色后的棉和空白樣品緊緊貼在固體營養基上,在培養箱中培養18h,觀察到處理過的棉對大腸桿菌的抑菌率為72%,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為76%,棉空白樣品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別為12%和14%。實施例2稱取50g板栗殼,用清水洗凈后烘干、粉碎,加入含0.055g碳酸鈉的水溶液500mL,在85°C溫度下回流浸提2. 0h,提取次數為3次,合并所有濾液,過濾得板栗殼色素原液;將板栗殼色素原液濃縮至原溶液體積的1/4、80°C下鼓風烘干、粉碎至100目,得到粉末狀的天然板栗殼色素,提取率為19. 34%,顏色為黃棕色。將真絲浸入水中充分潤濕,取出后擰干,放入板栗殼染液中染色,染色條件是染料用量為真絲質量的1%,染色溫度為91 °C,pH值為5,染色時間為40min,浴比為1:45,染完后皂洗,烘干,得到黃棕色的真絲織物。將板栗殼染液染色后的真絲剪成直徑為2cm的圓形,將未染色的真絲作為空白樣品也剪成直徑為2cm的圓形,備用,然后按GB/T20944. 2——2007瓊脂平皿擴散法配好的固體營養基在121 °C高溫滅菌20min,趁熱倒入表面皿中冷卻,冷凝后涂上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將染色后的真絲和空白樣品緊緊貼在固體營養基上,在培養箱中培養18h,觀察到處理過的真絲對大腸桿菌的抑菌率為79%,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為82%,真絲空白樣品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別為13%和15%。實施例3稱取50g板栗殼,用清水洗凈后烘干、粉碎,加入含O. 075g碳酸鈉的水溶液600mL,在90°C溫度下回流浸提2. 5h,提取次數為3次,合并所有濾液,過濾得板栗殼色素原液;將板栗殼色素原液濃縮至原溶液體積的1/3、75°C下鼓風烘干、粉碎至50目,得到粉末狀的天然板栗殼色素,提取率為20. 16%,顏色為黃棕色。將棉浸入水中充分潤濕,取出后擰干,放入板栗殼染液中染色,染色條件是染料用量為棉質量的5%,染色溫度為95°C,pH值為4,染色時間為60min,浴比為1:60,染完后皂洗,烘干,得到黃棕色的棉織物。將板栗殼染液染色后的棉剪成直徑為2cm的圓形,將未染色的棉作為空白樣品也剪成直徑為2cm的圓形,備用,然后按GB/T20944. 2——2007瓊脂平皿擴散法配好的固體營養基在121 °C高溫滅菌20min,趁熱倒入表面皿中冷卻,冷凝后涂上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將染色后的棉和空白樣品緊緊貼在固體營養基上,在培養箱中培養18h,觀察到處理過的棉對大腸桿菌的抑菌率為96%,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為94%,棉空白樣品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別為12%和14%。實施例4稱取50g板栗殼,用清水洗凈后烘干、粉碎,加入含0.060g碳酸鈉的水溶液700mL,在8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天然抗菌有色織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菌有色織物為,以板栗殼提取物作為天然的抗菌染色劑,對織物進行染色與抗菌整理。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紀俊玲,黃冬明,汪媛,蔣海華,陳海群,馬志輝,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