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核電產(chǎn)品泵軸磷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磷化前表面處理工序;磷化處理,一次磷化和二次磷化;磷化后工序處理。本發(fā)明專利技術還公開了核電產(chǎn)品泵軸磷化工藝用磷化裝置,它包括工件支架,工件支架底部兩端均設有支架腳,工件支架上部兩端均設有吊裝環(huán),支架腳上方的工件支架兩端固定有托架座,托架座上襯有襯墊,托架座上置有泵軸。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優(yōu)點:二次磷化,無接觸點,內(nèi)孔磷化膜均勻,色澤均勻;增加過濾機,能消除白斑;磷化膜結合力好,色相好,有光澤。?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核電產(chǎn)品泵軸磷化工藝。本專利技術還涉及核電產(chǎn)品泵軸磷化工藝用磷化裝置。
技術介紹
在磷化過程中,雖有沉渣設備,但由于高溫磷化,或多或少溶液中有磷化渣,在溶液中,造成零件產(chǎn)生白斑,這就是通常高溫磷化的癥結所在。泵軸體積大(小105mmX 1250mm),重量重(IOOkg左右),形狀復雜(二頭螺紋,中間光軸,頂端有內(nèi)孔),工 藝要求為內(nèi)外整體磷化,無觸點,色澤均勻無色差,結晶細致。常規(guī)大件磷化內(nèi)孔無法掛鍍、零件表面有觸點,無法達到核電產(chǎn)品的要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核電產(chǎn)品泵軸磷化工藝。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核電產(chǎn)品泵軸磷化工藝用磷化裝置。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核電產(chǎn)品泵軸磷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磷化前表面處理工序 將泵軸放在質量濃度100%的丙銅溶液中進行除油處理8-12分鐘后,用自來水清洗干凈,放入質量濃度20%的鹽酸中進行酸洗40-50分鐘后,再用自來水清洗,再用質量濃度5%的氫氧化鈉堿洗1-3分鐘后用百潔布或砂皮紙打磨擦洗干凈為止,把泵軸裝入磷化裝置穩(wěn)妥后進彳了憐化; b、磷化處理 將磷化裝置及泵軸進行表調處理,將泵軸放置于加熱到48-52°C的質量濃度0. 3%表調液中進行表調處理1-3分鐘,再進入磷化槽內(nèi)進行磷化,磷化槽內(nèi)磷化液的正酸度控制在11-13,游離酸度控制在1. 5-1. 7,加熱至90-100°C,在磷化槽旁增加一臺過濾機,磷化槽與過濾機之間連接有進水管和出水管,邊磷化邊過濾,每隔4-6分鐘用軟長刷對泵軸表面及內(nèi)孔刷洗一次,第一次磷化18-22分鐘,磷化裝置出槽后用大流量水沖洗,再用干凈潔布擦拭,并對泵軸180°翻身再進行表調處理,再進行第二次磷化,時間38-42分鐘,確保磷化膜的重量; C、磷化后工序處理 磷化處理后的磷化裝置及泵軸用純水大流量沖洗清潔后,用干凈軟布對泵軸全身和內(nèi)孔擦拭多遍直至無白斑為止,再用純水清潔,再在質量濃度10-30%的防銹劑中浸1-3分鐘后吹干、烘干為止,再卸工裝。所述磷化液包括日夫鹽、硝酸鹽和添加劑。所述添加劑主要包括硝酸鎳0. 4-0. 6克/升、磷酸3-5克/升和酒石酸鉀納0.5-1. 5 克 / 升。所述表調液的主要成份為PL-VMA和PLVMS的鈦化合物。核電產(chǎn)品泵軸磷化工藝用磷化裝置,它包括工件支架,所述工件支架底部兩端均設有支架腳,所述工件支架上部兩端均設有吊裝環(huán),所述支架腳上方的工件支架兩端固定有托架座,所述托架座上襯有襯墊,所述托架座上置有泵軸。所述襯墊和托架座的形狀均為“V”型。所述襯墊為不銹鋼襯墊和PVC襯墊。本專利技術的優(yōu)點二次磷化,無接觸點,內(nèi)孔磷化膜均勻,色澤均勻;增加過濾機,能消除白斑;磷化膜結合力好,色相好,有光澤。附圖說明 圖1為專利技術核電產(chǎn)品泵軸磷化工藝用磷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磷化槽與過濾機組成的過濾系統(tǒng)框圖。其中1、吊裝環(huán),2、工件支架,3、托架座,4、支架腳,5、襯墊,6、泵軸,7、光面,8、螺紋,9、內(nèi)孔,10、磷化液,11、進水管,12、出水管,13、過濾機,14、磷化槽。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旨在說明本專利技術而不是對本方明的進一步限定。實施例1 核電產(chǎn)品泵軸磷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磷化前表面處理工序 將泵軸6放在質量濃度100%的丙銅溶液中進行除油處理8分鐘后,用自來水清洗干凈,放入質量濃度20%的鹽酸中進行酸洗40分鐘后,再用自來水清洗,再用質量濃度5%的氫氧化鈉堿洗I分鐘后用百潔布打磨擦洗干凈為止,把泵軸6裝入磷化裝置穩(wěn)妥后進行磷化; b、磷化處理 將磷化裝置及泵軸6進行表調處理,將泵軸6放置于加熱到48°C的質量濃度0. 3%表調液中進行表調處理I分鐘,表調液的主要成份為PL-VMA和PLVMS的鈦化合物,再進入磷化槽14內(nèi)進行磷化,磷化槽14內(nèi)磷化液10的正酸度控制在11,游離酸度控制在1. 5,磷化液10包括日夫鹽、硝酸鹽和添加劑,添加劑主要包括硝酸鎳0. 4克/升、磷酸3克/升和酒石酸鉀納0. 5克/升,加熱至90°C,在磷化槽14旁增加一臺過濾機13 (如圖2所示),磷化槽14與過濾機13之間連接有進水管11和出水管12,邊磷化邊過濾,每隔4分鐘用軟長刷對泵軸6表面及內(nèi)孔9刷洗一次,第一次磷化18分鐘,磷化裝置出槽后用大流量水沖洗,再用干凈潔布擦拭,并對泵軸6180°翻身再進行表調處理,再進行第二次磷化,時間38分鐘,確保磷化膜的重量; C、磷化后工序處理 磷化處理后的磷化裝置及泵軸6用純水大流量沖洗清潔后,用干凈軟布對泵軸6全身和內(nèi)孔9擦拭多遍直至無白斑為止,再用純水清潔,再在質量濃度10%的防銹劑中浸I分鐘后吹干、烘干為止,再卸工裝。實施例2 核電產(chǎn)品泵軸磷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磷化前表面處理工序 將泵軸6放在質量濃度100%的丙銅溶液中進行除油處理10分鐘后,用自來水清洗干凈,放入質量濃度20%的鹽酸中進行酸洗45分鐘后,再用自來水清洗,再用質量濃度5%的氫氧化鈉堿洗2分鐘后用砂皮紙打磨擦洗干凈為止,把泵軸6裝入磷化裝置穩(wěn)妥后進行磷化; b、磷化處理 將磷化裝置及泵軸6進行表調處理,將泵軸6放置于加熱到50°C的質量濃度0. 3%表調 液中進行表調處理2分鐘,表調液的主要成份為PL-VMA和PLVMS的鈦化合物,再進入磷化槽14內(nèi)進行磷化,磷化槽14內(nèi)磷化液10的正酸度控制在12,游離酸度控制在1. 6,磷化液包括日夫鹽、硝酸鹽和添加劑,添加劑主要包括硝酸鎳0. 5克/升、磷酸4克/升和酒石酸鉀納I克/升,加熱至95°C,在磷化槽14旁增加一臺過濾機13 (如圖2所示),邊磷化邊過濾,每隔5分鐘用軟長刷對泵軸6表面及內(nèi)孔刷洗一次,第一次磷化20分鐘,磷化裝置出槽后用大流量水沖洗,再用干凈潔布擦拭,并對泵軸180°翻身再進行表調處理,再進行第二次磷化,時間40分鐘,確保磷化膜的重量; C、磷化后工序處理 磷化處理后的磷化裝置及泵軸6用純水大流量沖洗清潔后,用干凈軟布對泵軸6全身和內(nèi)孔9擦拭多遍直至無白斑為止,再用純水清潔,再在質量濃度20%的防銹劑中浸2分鐘后吹干、烘干為止,再卸工裝。實施例3 核電產(chǎn)品泵軸磷化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磷化前表面處理工序 將泵軸6放在質量濃度100%的丙銅溶液中進行除油處理12分鐘后,用自來水清洗干凈,放入質量濃度20%的鹽酸中進行酸洗50分鐘后,再用自來水清洗,再用質量濃度5%的氫氧化鈉堿洗3分鐘后用百潔布打磨擦洗干凈為止,把泵軸6裝入磷化裝置穩(wěn)妥后進行磷化; b、磷化處理 將磷化裝置及泵軸6進行表調處理,將泵軸6放置于加熱到52°C的質量濃度0. 3%表調液中進行表調處理3分鐘,表調液的主要成份為PL-VMA和PLVMS的鈦化合物,再進入磷化槽14內(nèi)進行磷化,磷化槽14內(nèi)磷化液10的正酸度控制在13,游離酸度控制在1. 7,磷化液10包括日夫鹽、硝酸鹽和添加劑,添加劑主要包括硝酸鎳0. 6克/升、磷酸5克/升和酒石酸鉀納1. 5克/升,加熱至100°C,在磷化槽14旁增加一臺過濾機13 (如圖2所示),邊磷化邊過濾,每隔6分鐘用軟長刷對泵軸6表面及內(nèi)孔刷洗一次,第一次磷化22分鐘,磷化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核電產(chǎn)品泵軸磷化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磷化前表面處理工序:將泵軸放在質量濃度100%的丙銅溶液中進行除油處理8?12分鐘后,用自來水清洗干凈,放入質量濃度20%的鹽酸中進行酸洗40?50分鐘后,再用自來水清洗,再用質量濃度5%的氫氧化鈉堿洗1?3分鐘后用百潔布或砂皮紙打磨擦洗干凈為止,把泵軸裝入磷化裝置穩(wěn)妥后進行磷化;b、磷化處理:將磷化裝置及泵軸進行表調處理,將泵軸放置于加熱到48?52℃的質量濃度0.3%表調液中進行表調處理1?3分鐘,再進入磷化槽內(nèi)進行磷化,磷化槽內(nèi)磷化液的正酸度控制在11?13,游離酸度控制在1.5?1.7,加熱至90?100℃,在磷化槽旁增加一臺過濾機,磷化槽與過濾機之間連接有進水管和出水管,邊磷化邊過濾,每隔4?6分鐘用軟長刷對泵軸表面及內(nèi)孔刷洗一次,第一次磷化18?22分鐘,磷化裝置出槽后用大流量水沖洗,再用干凈潔布擦拭,并對泵軸180°翻身再進行表調處理,再進行第二次磷化,時間38?42分鐘,確保磷化膜的重量;c、磷化后工序處理:磷化處理后的磷化裝置及泵軸用純水大流量沖洗清潔后,用干凈軟布對泵軸全身和內(nèi)孔擦拭多遍直至無白斑為止,再用純水清潔,再在質量濃度10?30%的防銹劑中浸1?3分鐘后吹干、烘干為止,再卸工裝。...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仇士學,東永華,蔡憲成,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市申海工業(yè)技術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