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有色金屬行業微負壓萃取槽,包括支管、干管、冷凝液收集管和集氣風機,支管垂直連接在萃取槽蓋板上,用支架固定,支管與干管面垂直連接,干管末端連接集氣風機,將收集的廢氣送至廢氣處理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解決了有色金屬行業萃取車間萃取酸性有機廢氣的無組織排放,對大氣造成污染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廢氣處理
,具體為一種有色金屬行業微負壓萃取槽。
技術介紹
近幾年全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以及工業的迅猛發展使得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大氣污染是我國目前最突出的環境問題之一,工業廢氣是大氣污染物的重要來源,大量工業廢氣排入大氣,必然使大氣環境質量下降,給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危害,給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損失。有色金屬行業行業萃取廢氣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有機溶劑、煤油、鹽酸及部分有色金屬行業原料,若不能有效地進行處理而直接排放,則會嚴重危及人體健康,且對設備產生嚴重的損壞。在有色金屬行業萃取分離工藝中,為防止酸性介質的腐蝕,萃取槽一般采用非金 屬材質,如UPVC、FRP等;且為便于檢修和清理,頂部蓋板四周不能完全封死。另一方面,由于萃取槽蓋板上設有觀察孔,攪拌裝置軸孔,萃取槽密封差造成萃取的酸性有機廢氣外溢。大量無組織的酸性有機廢氣排放到空氣中,會造成冶煉分離企業的萃取大廳中有機廢氣濃度加大,對設備造成嚴重腐蝕,嚴重危害冶煉分離企業從業人員的人體健康;有機酸性廢氣排放大氣環境中,會對冶煉分離企業的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周邊居民長期吸入微量的揮發性有機廢氣會導致慢性中毒,免疫能力下降,嚴重者的可引發急性化學性肺炎。另一方面,這種有機廢氣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長期淤積于冶煉分離萃取車間的有限空間內,會造成車間內局部區域內的安全隱患。同時,大量有機廢氣的無組織或無治理的排放會使企業的無組織廢氣排放超標,不但對地球環境產生嚴重的影響,而且還是引起大氣光化學煙霧、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的原因之一。因此,尋找高效、可靠的方法治理和凈化因采用萃取分離生產工藝而產生的酸性有機廢氣,己成為當今有色金屬行業中冶煉分離企業的迫切需求。目前,少部分有色金屬行業中冶煉分離企業采用萃取槽水密封工藝防止萃取槽內的有機廢氣溢入環境,但由于水封不能阻止萃取表面的有機組份、鹽酸溢出液面,大量的溢出的酸性有機廢氣只是聚集在萃取槽上部空間內,在水封缺水或槽體檢修時同樣會排放到環境中,不能完全杜絕酸性有機廢氣體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如何解決有色金屬行業萃取分離過程中,萃取廢氣無組織排放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有色金屬行業微負壓萃取槽,能夠有效的控制萃取廢氣外溢,極大減少了酸性有機廢氣的無組織排放,使萃取廢氣收集后集中治理理達標并有組織排放成為可能。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有色金屬行業微負壓萃取槽,包括集氣風機、萃取槽、干管和支管,所述集氣風機與所述干管連接,所述干管通過支管與萃取槽相通。所述干管底部靠近集氣風機端設有冷凝液收集管,所述冷凝液收集管另一端與萃取槽側壁上部連接。所述萃取槽包括前端萃取槽和末端萃取槽,所述冷凝液收集管另一端與前端萃取槽側壁上部連接。所述支管與所述干管連接處采用45° -90°彎頭,優選90°彎頭,采用彎頭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萃取廢氣在干管中冷凝后冷凝液沿支管回流至末端萃取槽,實現冷凝液匯集于干管底部隨干管沿氣流方向流至冷凝液收集管,回流至前端萃取槽。所述干管底部與所述萃取槽間設有支架,穩定干管。本專利技術能夠有效的收集有色金屬行業分離萃取廢氣,解決了有色金屬行業萃取廢氣無組織排放的問題,改善了有色金屬行業萃取車間的空氣質量,其有益效果具體體現為 (1)支管與干管采用彎頭結構,防止了冷凝液回流至末端萃取槽影響萃取效率的問題, 干管底部成為冷凝液暫時儲存區,可以有效收集冷凝的水蒸氣和有機萃取劑; (2)冷凝液回流到末端萃取槽會嚴重影響最終的有色金屬行業萃取效果,本專利技術冷凝液收集管連接前端萃取槽的設計,在不影響萃取效果的前提下,回收了部分有機萃取劑,節約了運行成本; (3)冷凝液的成分主要是萃取槽逸散至干管內的水蒸汽和有機萃取劑,冷凝液的收集與回流設計,減少了集中處理的廢氣量,減小了廢氣集中治理的廢氣處理設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所述微負壓萃取槽結構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述微負壓萃取槽支管與干管連接示意 其中1-末端萃取槽,2-前端萃取槽,3-干管,4-支管,5-冷凝液收集管,6-集氣風機,7-支架,8-90°彎頭。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有色金屬行業微負壓萃取槽,包括集氣風機6、萃取槽、干管3和支管4,所述萃取槽包括前端萃取槽2和末端萃取槽1,所述集氣風機6與所述干管3連接,所述干管3通過支管4與萃取槽相通,所述干管3底部靠近集氣風機6端還設有冷凝液收集管5,所述冷凝水收集管5另一端與前端萃取槽2側壁上部連接。實施例2 如圖1和2所示如圖1所示一種有色金屬行業微負壓萃取槽,包括集氣風機6、萃取槽、干管3和支管4,所述萃取槽包括前端萃取槽2和末端萃取槽I,所述集氣風機6與所述干管3連接,所述干管3通過支管4與萃取槽相通,所述干管3底部靠近集氣風機6端還設有冷凝液收集管5,所述冷凝水收集管5另一端與前端萃取槽2側壁上部連接;所述支管4與所述干管3連接處采用90°彎頭8,90°彎頭8與干管3側面垂直連接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萃取廢氣在干管3中冷凝后冷凝液沿支管回流至末端萃取槽1,實現冷凝液匯集于干管3底部隨干管3沿氣流方向流至冷凝液收集管5,回流至前端萃取槽2 ;所述干管3底部與所述萃取槽間設有支架7,穩定干管3。實施例3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的不同在于所述支管4與所述干管3連接處采用45°彎頭。實施例4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的不同在于所述支管4與所述干管3連接處采用75°彎頭。實施例2-4所述萃取槽工作過程為開啟集氣風機6后,集氣風機6抽氣方向與萃取液流向相反,干管3,支管4內形成微負壓,萃取槽內的萃取廢氣流動方向由原來的從萃取槽內向外逸散,轉為萃取槽外部空氣從萃取槽未密封處向萃取槽內部流動,即前端萃取槽2,末端萃取槽I外部空氣從前端萃取槽2、末端萃取槽I未密封處進入槽內,隨外部空氣流動前端萃取槽2、末端萃取槽I內萃取廢氣通過支管4進入干管3,干管3由支架7固定在萃取槽上,萃取廢氣進入后部分冷凝,冷凝后的水蒸氣、有機萃取劑匯集于干管3底部, 干管3底部形成冷凝液暫時儲存區,隨干管3流到冷凝液收集管5,回流至前端萃取槽2。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專利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乃屬于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有色金屬行業微負壓萃取槽,包括集氣風機、萃取槽、干管和支管,所述集氣風機與所述干管連接,所述干管通過支管與萃取槽相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色金屬行業微負壓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管底部靠近集氣風機端設有冷凝液收集管,所述冷凝液收集管另一端與前端萃取槽側壁上部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項所述的有色金屬行業微負壓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槽包括前端萃取槽和末端萃取槽,所述冷凝液收集管另一端與前端萃取槽側壁上部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有色金屬行業微負壓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與所述干管連接處米用45° -90°彎頭。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有色金屬行業微負壓萃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與所述干管連接處米用90°彎頭。6.根據權利要求1或4任一項所述的有色金屬行業微負壓萃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有色金屬行業微負壓萃取槽,包括集氣風機、萃取槽、干管和支管,所述集氣風機與所述干管連接,所述干管通過支管與萃取槽相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正昌,王志磊,韓峰,朱家明,季軍,徐南利,
申請(專利權)人:南京格洛特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