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可換展程式飛刀刀桿。主要特點是刀桿中的連接螺桿與連接螺母是可換的,其導程與旋向應等于工件蝸桿的導程與旋向,也就是說,可用一把刀桿配不同規格的連接螺紋副即可加工數種不同規格的蝸輪。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剛性好,并可保證一定的加工精度,提高生產效率,有較大的實用價值。(*該技術在199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屬于機械加工刀具部分本技術是一種蝸輪切削刀具。適用于單件或小批量蝸輪的加工,目前所采用的蝸輪切削刀具的刀桿連接螺紋的導程應等于工件蝸桿的導程。因此每加工一種規格的蝸輪就必須設計和制造相應的刀桿,同時采用現有的刀桿切削蝸輪過程中的切削力由緊定螺釘與連接螺桿之間的磨擦力來傳遞,很不可靠,稍有不慎,就會打刀或使加工過程失敗。由于錐套與螺桿是間隙配合,在緊定螺釘的作用下,使刀桿產生徑向跳動,這就直接影響蝸輪的加工精度。本技術的主要任務是研制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鋼性好并可保證一定加工精度的可換展程式飛刀刀桿。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可用一把刀桿,配不同規格的連接螺紋副即可加工數種不同規格的蝸輪。也就是說,用戶可根據所加工的蝸輪配做相應的連接螺紋副就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出具有一定精定的蝸輪來克服以上現象的不足之處。參見附圖圖1為可換展程式飛刀刀桿主視圖本技術所研制的可換展程式飛刀刀桿,是由刀桿、刀頭、連接螺桿、錐柄體等部件組成,其主要特點是刀桿的連接螺桿(7)和連接螺母(8)是可換的,其導程旋向應等于工件蝸桿的導程與旋向,是實現滾切蝸輪過程中所必須的展程運動。主要形狀及構造是刀桿(14)右端裝入滾齒機刀架的托架中,刀頭(13)裝入刀桿(14)的圓孔中,擰緊螺母(15),利用壓套(19)左端半圓孔將刀頭(13)壓緊(附圖K向視圖),刀桿(14)左端面加工出槽,內有圓孔,在連接螺桿(7)沿軸線方向銑出鍵槽,A-A剖面處銑成扁方,連接螺桿(7)右端圓柱體插入刀桿(14)左端的孔內,擰緊緊定螺釘(12),壓緊鋼球(11),使連接螺桿(7)的扁方緊緊鑲入刀桿(14)左端的槽內。聯結螺桿(7)上的螺紋,其牙形為梯形,螺距為模數。滾切蝸輪過程中的切削力是由滑鍵(5)、三角形離合齒傳遞,在使用過程中,連接螺桿(7)頸部套入刀桿(14),由端面鍵、斜面、鋼球(11)和緊定螺釘(12)頂住鋼球(11)并卡在連接螺桿頸部的斜面上。在連接螺桿的部件上錐柄體(6)通過連接件與螺桿連接,該連接件是由連接螺母(8)、緊定螺釘(1)、滑鍵(5)及結合套(10)等組成。連接螺母(8)由緊定螺釘(1)固定在錐柄體(6)上連接螺桿(7)以螺紋形式旋入連接螺母(8),連接螺桿(7)軸線上有一個鍵槽,連接件上的滑鍵(5)上端由結合套(10)通過鋼球(3)加以固定,滑鍵(5)的下端嵌入連接螺桿(7)鍵槽內可來回滑動。在結合套(10)的左端部與錐柄體(6)相對的端部有一個可相互結合的三角離合齒,右端有環形圓弧槽,鋼球(3)可在環形圓弧槽內滾動。當壓蓋(9)旋緊時,錐柄體(6)右端的三角離合齒與結合套(10)左端的三角離合齒相互結合,即可徑向進刀,松動壓蓋(9),兩端的三角離合齒分開,刀桿即可反向轉動。刀桿和刀頭的安裝角度及位置應和蝸輪和蝸桿的嚙合狀態一樣,刀桿的軸心線應位于被加工蝸輪的中心平面內。滾齒機分齒掛輪的調整,應符合蝸輪蝸桿轉動的速比關系,即刀桿轉一轉,被加工的蝸輪應轉過一齒(單頭蝸桿)或幾個齒(多頭蝸桿)。實施例在使用中,飛刀要對中開機粗切開槽吃刀深度比要求的全齒高小0.7-1.5mm,留出精切余量。待粗切開槽完后,停機徑向退出飛刀,松動壓蓋,轉動刀桿2-3轉,對準刻線,擰緊壓蓋,徑向進刀至齒全深,使加工中心距等于設計中心距,開機,精切,當工件轉過一轉后即可停機,松開壓蓋,反向轉動刀桿1/N轉(一般N=6-12當加工精度要求較高,模數較大時N取較大值),對準刻線,擰緊壓蓋,開機,精切展成,如此循環往復,至齒牙全部展成完為止。本技術所研制的可換展程式飛刀刀飛桿,結構簡單,易制作,如果在滾齒機配上這種刀桿,用戶根據所加工的蝸輪配做相應的連接螺紋副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加工出具有一定精度的蝸輪。 說明書附圖說明1.-緊定螺釘19.-壓套2.-彈簧3.-鋼球4.-軸用彈性檔圈5.-滑鍵6.-錐柄體7.-連接螺桿8.-連接螺母9.-壓蓋10.-結合套11.-鋼球12.-緊定螺釘13.-刀頭14.-刀桿15.-螺母16.-螺母17.-墊圈18.-螺母權利要求1.一種由刀桿、刀頭、連接螺桿組成的蝸輪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連接螺桿(7)頸部套入刀桿(14),同時由端面鍵、斜面、鋼球(11)和緊定螺釘(12)連接。端面鍵頂在連接螺桿的頸部,由緊定螺釘頂住剛球并卡在連接螺桿頸部的斜面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錐柄體(6)通過連接件與螺桿連接,連接件是由連接螺母(8)緊定螺釘(1)、滑件(5)及結合套(10)等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蝸輪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連接螺桿(7)以螺紋式旋入連接螺母(8),而連接螺母(8)由緊定螺釘(1)固定在錐柄體(6)上。連接螺桿(7)軸線上有一個鍵槽,滑鍵(5)頂部由結合套(10)通過鋼球(3)固定,下端嵌入連接螺桿(7)鍵槽可來回滑動。在結合套(10)的端部與錐柄體(6)相對的端部有一個可相互結合的三角離合齒、當壓蓋(9)旋緊時兩端的三角離合齒相互結合即可徑向進刀,松動壓蓋(9)兩端三角離合齒分開,即可反向轉動刀桿。專利摘要本技術是一種可換展程式飛刀刀桿。主要特點是刀桿中的連接螺桿與連接螺母是可換的,其導程與旋向應等于工件蝸桿的導程與旋向,也就是說,可用一把刀桿配不同規格的連接螺紋副即可加工數種不同規格的蝸輪。本技術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剛性好,并可保證一定的加工精度,提高生產效率,有較大的實用價值。文檔編號B23F11/00GK2041221SQ8820925公開日1989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1988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1988年7月30日專利技術者薛國慶 申請人:薛國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由刀桿、刀頭、連接螺桿組成的蝸輪切削刀具,其特征在于連接螺桿(7)頸部套入刀桿(14),同時由端面鍵、斜面、鋼球(11)和緊定螺釘(12)連接。端面鍵頂在連接螺桿的頸部,由緊定螺釘頂住剛球并卡在連接螺桿頸部的斜面上。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薛國慶,
申請(專利權)人:薛國慶,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65[中國|新疆]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