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改進的金紅石型致密復合膜鈦白粉的表面處理方法。它既保留了CN102190910A技術所有的優點,又拓寬了該表面處理技術的應用領域,使得該技術在現行的隔膜過濾洗滌配套閃蒸干燥節能降耗工藝中工業化使用成為可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鈦白粉的表面處理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改進的金紅石型鈦白粉致密復合膜表面處理方法。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鈦白粉的表面處理方法千變萬化,是鈦白粉顏料表面處理過程中最重要、最復雜的一個環節,鈦白粉的無機表面處理對鈦白粉產品的性能影響很大,是改變鈦白粉表面性質的最主要措施,也是鈦白粉生產的重點。CN102190910A公開了一種致密復合膜鈦白粉表面處理方法,該方法突破了傳統的致密膜包膜處理思路,從提高料漿攪拌強度、降低包膜溫度的理論入手,通過對包膜溫度、 濃度、速度、PH值等工藝控制,實現了整體工藝的創新,簡化了流程,降低了生產成本。采用該方法生產出來的金紅石鈦白粉,膜層光滑、均勻、連續、致密,耐候性經檢測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但是,該專利技術也存在不足,硅鋁復合膜層由于有SiO2裸露在外,水合SiO2之間存在著微弱的氫健,具有強烈的假稠特性。而鈦白粉在經過表面處理以后,一般還要經過洗滌、干燥、蒸汽粉碎等流程。工業化生產過程中,配套的鈦白粉生產中洗滌和干燥設備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洗滌為真空轉鼓技術,干燥為帶式干燥;第二階段洗滌為葉濾機過濾技術,干燥為噴霧干燥;第三階段洗滌為隔膜壓濾機過濾技術,干燥為閃蒸干燥。隔膜過濾和閃蒸干燥技術由于其高效率、節省水耗及降低能耗等優點,近年來在國內外鈦白粉行業普遍采用。采用CN102190910A公開的技術處理的鈦白粉具有的這種假稠特性,雖然在真空轉鼓洗滌配套帶式干燥以及在葉濾機過濾配套噴霧干燥工業化流程中能夠正常使用,但在隔膜過濾洗滌配套閃蒸干燥領域應用時,出現壓榨洗滌后的濾餅不成型,流稀成水現象,閃蒸干燥設備無法處理這種粘稠流稀物料,系統無法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CN102190910A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金紅石鈦白粉表面處理方法,拓寬了該技術的應用領域,實現其在隔膜過濾洗滌配套閃蒸干燥領域的工業化使用。本專利技術包括以下具體步驟(1)將金紅石型二氧化鈦原料,加入分散劑六偏磷酸鈉或者硅酸鈉等,按常規方法制成濃度100 450g/l的二氧化鈦漿料;(2)將上述的二氧化鈦漿料加入表面處理器,用蒸汽加熱升溫至60 70°C,再用稀堿液將漿料PH值調節到9 11,保持強烈攪拌狀態;(3)配制Na2SiO3^Al2(SO4)3以及NaOH溶液的濃度分別為O.1 1. 3 mol/l、0.1 O. 8 mol/1 和 3 6mol/l ;(4)設計好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鋁的包膜量,采用硅鋁復合包覆的雙注并流滴加過程, 將Na2SiO3和Al2 (SO4) 3溶液分別加入表面處理器,加料時間為2 3小時,保持加料速度穩定,同時微調Na2SiO3或Al2 (SO4) 3溶液的加量將漿料pH值由9 11,緩慢均勻降到4. 5 5. 5 ;(5)加料完畢后,攪拌狀態下陳化I 3小時;(6)設計好三氧化二鋁的包膜量,采用雙注并流滴加過程,將NaOH和Al2(SO4) 3溶液分別加入表面處理器,加料時間為O. 5 I小時,保持加料速度穩定,通過調節NaOH的加入量,維持表面處理器漿料體系PH值穩定在4. 5 5. 5 ;(7)加料完畢后,攪拌狀態下陳化O.5 I小時,再用堿液將漿料pH值調節到7 8, 然后進行洗滌、過濾干燥、氣流粉碎和有機改性等常規后續工序。其中步驟(I)所述二氧化鈦漿料濃度為400 450g/l。·步驟(2)所述的二氧化鈦漿料溫度為60 65°C,所述的強烈攪拌狀態表示攪拌強度越大越好。步驟(3)所述的Na2SiOjP Al2 (SO4)3 溶液的濃度為1. O 1. 3 mol/1 和 O. 7 O. 8 mol/1。步驟(4)所述的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鋁的包膜量占到二氧化鈦總重量的2. 5 3. 5%和1. 5 2. 5%。步驟(5)所述的陳化時間2小時。步驟(6)所述的三氧化二鋁的包膜量占到二氧化鈦總重量的0.5 1%,所述的表面處理器漿料體系pH值為4. 8 5. 2。步驟(7)所述的陳化時間為O. 5小時。本專利技術與傳統致密復合膜工業生產方法相比,既保留了 CN102190910A技術所有的優點,又拓寬了該表面處理技術的應用領域,使得該技術在現行的隔膜過濾洗滌配套閃蒸干燥工藝中工業化使用成為可能。權利要求1.,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1)將金紅石型二氧化鈦原料,加入分散劑六偏磷酸鈉或者硅酸鈉等,按常規方法制成濃度100 450g/l的二氧化鈦漿料; (2)將上述的二氧化鈦漿料加入表面處理器,用蒸汽加熱升溫至60 70°C,再用稀堿液將漿料PH值調節到9 11,保持強烈攪拌狀態; (3)配制Na2SiO3^Al2(SO4)3以及NaOH溶液的濃度分別為0.1 1. 3 mol/l、0.1 0. 8mol/1 和 3 6mol/l ; (4)設計好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鋁的包膜量,采用硅鋁復合包覆的雙注并流滴加過程,將Na2SiO3和Al2 (SO4) 3溶液分別加入表面處理器,加料時間為2 3小時,保持加料速度穩定,同時微調Na2SiO3或Al2 (SO4) 3溶液的加量將漿料pH值由9 11,緩慢均勻降到4. 5 5.5 ; (5)加料完畢后,攪拌狀態下陳化I 3小時; (6)設計好三氧化二鋁的包膜量,采用雙注并流滴加過程,將NaOH和Al2(SO4) 3溶液分別加入表面處理器,加料時間為0. 5 I小時,保持加料速度穩定,通過調節NaOH的加入量,維持表面處理器漿料體系PH值穩定在4. 5 5. 5 ; (7)加料完畢后,攪拌狀態下陳化0.5 I小時,再用堿液將漿料pH值調節到7 8,然后進行洗滌、過濾干燥、氣流粉碎和有機改性等常規后續工序。2.—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I)所述二氧化鈦漿料濃度為400 450g/I03.—種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2)所述的二氧化鈦漿料溫度為60 65。。。4.一種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3)所述的Na2SiO3和Al2 (SO4) 3溶液的濃度為1. 0 1. 3 mol/1 和 0. 7 0. 8 mol/1。5.一種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4)所述的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鋁的包膜量占到二氧化鈦總重量的2. 5 3. 5%和1. 5 2. 5%。6.一種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5)所述的陳化時間為2小時。7.—種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6)所述的三氧化二鋁的包膜量占到二氧化鈦總重量的0. 5 I %,所述的表面處理器漿料體系pH值為4. 8 5. 2。8.—種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7)所述的陳化時間為0. 5小時。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改進的金紅石型致密復合膜鈦白粉的表面處理方法。它既保留了CN102190910A技術所有的優點,又拓寬了該表面處理技術的應用領域,使得該技術在現行的隔膜過濾洗滌配套閃蒸干燥節能降耗工藝中工業化使用成為可能。文檔編號C09C1/36GK102993784SQ20121044282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8日專利技術者王亭杰, 袁菊興, 韋冰心, 董澤友, 趙琳, 王鋼, 高晗, 齊東輝, 喬冰, 宣邦文 申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進的鈦白粉表面處理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1)將金紅石型二氧化鈦原料,加入分散劑六偏磷酸鈉或者硅酸鈉等,按常規方法制成濃度100~450g/l的二氧化鈦漿料;(2)將上述的二氧化鈦漿料加入表面處理器,用蒸汽加熱升溫至60~70℃,再用稀堿液將漿料pH值調節到9~11,保持強烈攪拌狀態;(3)配制Na2SiO3、Al2(SO4)3以及NaOH溶液的濃度分別為0.1~1.3?mol/l、0.1~0.8?mol/l和3~6mol/l;(4)設計好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鋁的包膜量,采用硅鋁復合包覆的雙注并流滴加過程,將Na2SiO3和Al2(SO4)3溶液分別加入表面處理器,加料時間為2~3小時,保持加料速度穩定,同時微調Na2SiO3或Al2(SO4)3溶液的加量將漿料pH值由9~11,緩慢均勻降到4.5~5.5;(5)加料完畢后,攪拌狀態下陳化1~3小時;(6)設計好三氧化二鋁的包膜量,采用雙注并流滴加過程,將NaOH和Al2(SO4)3溶液分別加入表面處理器,加料時間為0.5~1小時,保持加料速度穩定,通過調節NaOH的加入量,維持表面處理器漿料體系pH值穩定在4.5~5.5;(7)加料完畢后,攪拌狀態下陳化0.5~1小時,再用堿液將漿料pH值調節到7~8,然后進行洗滌、過濾干燥、氣流粉碎和有機改性等常規后續工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亭杰,袁菊興,韋冰心,董澤友,趙琳,王鋼,高晗,齊東輝,喬冰,宣邦文,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安納達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