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有機半導體光電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含兩性側鏈的共軛聚電解質光電材料,及其在有機發光二極管器件的空穴注入層中的應用。
技術介紹
如附圖說明圖1所示,有機發光二極管器件主要由陰極1、發光層2、空穴注入層(HIL)3、陽極4、襯底5順次層疊構成,電源6連接陰極I與陽極4。所述發光層2為有機材料。制備有機發光二極管器件時,通常是在襯底5上先設置氧化銦錫(ITO)作為陽極4,然后在ITO陽極4上設置空穴注入層(HIL)3,接著在空穴注入層3上設置發光層2,最后在發光層2上 再蒸鍍金屬陰極1,例如依次真空蒸鍍一層CsF和一層金屬Al共同作為陰極I。設置發光層2的方法通常利用旋涂法,具體做法是將有機發光材料溶解在甲苯等溶劑中制得有機發光材料溶液,然后將有機發光材料溶液旋轉涂覆在空穴注入層3上,為了避免有機發光材料溶液中的甲苯等溶劑將空穴注入層3溶解或侵蝕,從而影響有機發光二極管器件的工作效果,所以只能選用不溶或難溶于甲苯等溶劑的有機材料作為空穴注入層3的材料。目前,可選擇的空穴注入層有機材料很少,常用的空穴注入層材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聚(3,4-乙撐二氧噻吩)和聚苯乙烯磺酸鹽的混合物水溶液(PED0T:PSS),另一種是聚乙烯基咔唑(PVK )。其中又以PEDOT :PSS最為常用,但是PEDOT: PSS其實是一種酸性溶液,對ITO陽極有一定的腐蝕作用,所以采用PED0T:PSS作為空穴注入層會降低有機發光二極管器件的壽命和穩定性。而由于PVK是一種主鏈非共軛的聚合物,其電導率并不高,所以PVK的空穴注入/傳輸性能并不太好,這也是影響有機發光二極管器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一種含兩性側鏈的共軛聚電解質光電材料,其特征在于結構式為:?????????????????????????????????????????????????????????????其中,0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后博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