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碳/碳化硅復合材料
,具體涉及碳纖維復合碳化硅纖維針刺預制體制備技術。
技術介紹
碳化硅纖維的最高使用溫度達1800°C,其耐熱性和耐氧化性均優于碳纖維,強度達1960MPa-4410MPa,在最高使用溫度下強度保持率在80%以上,模量為176. 4GPa-294GPa,化學穩定性好。與碳纖維復合后的增強材料,是高性能耐磨擦制動器的優選材料
技術實現思路
為實現以上所述,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所述制備方法如下以碳化硅纖維平面方向增強,結合碳纖維網胎作為層間填充,逐層疊加,逐層針刺的準三維整體結構預制體,最終將預制體邊緣加工到產品所需尺寸。針刺密度為5-45針/cm2,層間密度為1-20層/10mm。進一步地,所述碳纖維網胎由纖維長度為30-100mm的短切碳纖維制成的無紡非織造物,其面密度為20-400g/m2,網胎碳纖維為> 6K。進一步地,所述碳化硅纖維平面方向增強為將連續碳化硅纖維在平面方向按一定方向鋪設固定或經緯織物鋪層,按設計的形狀和厚度不同可進行多次多角度旋轉鋪設。進一步地,所述逐層鋪設的面密度為50_400g/m2,鋪設角度為0° -180°。進一步地,所述預制體體積密度為O. 15 O. 65g/cm3。以碳化硅纖維平面方向增強,結合碳纖維無紡非織造織物作為層間填充,逐層疊加,逐層針刺的準三維整體結構預制體,突破了成型過程中碳化硅纖維高強度、高模量技術瓶頸,制備成碳/碳化硅復合材料,適合于各種惡劣環境,是大型港機、高層電梯升降機、石油鉆井機械等設備的高性能耐摩擦制動材料。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在平面方向0° /90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碳纖維復合碳化硅纖維針刺預制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如下:以碳化硅纖維平面方向增強,結合碳纖維網胎作為層間填充,逐層疊加,逐層針刺的準三維整體結構預制體,針刺密度為5?45針/cm2,層間密度為1?20層/10mm;最終將預制體邊緣加工到產品所需尺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繆云良,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天鳥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