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械傳動技術,特別是一種鋼鋼副蝸輪蝸桿的制作方法。目前,用于滑動速度Vs≥3m/s的重要蠅輪,都用錫青銅(ZQSn10-1);用于Vs≤2m/s的是用鉛青銅(ZQA19-4),有人曾做過鋼蝸輪,都因膠合磨損而失敗,因此,目前蝸輪的制作只能用銅做,不能用鋼做。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鋼代銅制作蝸輪的方法,它可節約貴重有色金屬,并可提高承載能力,降低蝸輪尺寸,使蝸輪傳動小型化。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將鋼蝸輪、鋼蝸桿進行齒面硬度差調整,調整之后涂以跑合劑進行跑合,跑合后進行清洗,再用特制的蝸輪油潤滑。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節約貴重金屬,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承載能力,減小蝸桿傳動尺寸。下面對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合理調整鋼蝸輪、鋼蝸桿的齒面硬度差,使易于跑合,跑合之前先在蝸輪、蝸桿上涂以跑合劑,跑合劑是用1號鋁基潤滑脂75-85%,含氯極壓劑10-15%,含硫極壓劑5-10%,加熱攪拌混合均勻后,冷卻而成。通過跑合也提高齒面真實接觸面積,降低局部接觸應力,避免齒面膠合。跑合后用洗油進行清洗,再加特制的潤滑油,潤滑油是用國產的基礎油,加入硫磷氮系或硫磷氯鋅氮系極壓抗磨劑、抗氧劑、消泡劑調制而成。極壓劑是選用硫化異丁烯、芐基硫化物、氯化石臘等。抗磨劑是用硫磷酸胺鹽、硫磷酸復脂胺鹽,各種磷酸脂類化合物,含氮的有機化合物調配。一般正常的使用量是極壓劑5-10%,抗磨劑1-3%,油性劑0.5-2%,抗氧劑0.5-1.0%,經過潤滑油潤滑后可保證齒面不膠合,保證齒面的耐磨損壽命。權利要求1.一種以鋼代銅蝸輪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將鋼蝸輪、鋼蝸桿合理的進 ...
【技術保護點】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以鋼代銅鋼鋼副蝸輪的制作方法,其技術要點是:將鋼蝸輪、鋼蝸桿合理的進行齒面硬度差調整,調整之后涂以跑合劑進行跑合,跑合后進行清洗,再用特制的蝸輪油潤滑。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節約貴重金屬,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承載能力,減小蝸桿傳動尺寸。可應用于機械加工行業。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世新,危德仁,馬先貴,楊景培,范振紱,
申請(專利權)人:沈陽工業大學,沈陽重型機器廠,沈陽市通達化工油品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89[中國|沈陽]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