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旋切單板生產線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全自動單板堆垛機,包括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框架、吸附輸送裝置、卸板裝置和接料裝置,框架包括支撐腿、連接梁、橫梁、支架和支撐板,兩個橫梁兩端分別經連接梁固定連接,橫梁下端固定有支撐腿,使橫梁、連接梁和支撐腿構成框架,兩個橫梁沿其中心線兩側分別鏡像設有兩對相平行的支撐板,支撐板上設有吸附輸送裝置,兩對支撐板之間設有卸板裝置,對應卸板裝置下方的框架內設有接料裝置,連接梁下端相對設有對中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工作效率高、勞動強度低、性能可靠、單板堆垛精度高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旋切單板生產線
,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單板生產線的全自動單板堆垛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旋切單板生產線配套的單板輸送設備結構類型比較多,大多都是用單層人工接料堆垛的簡易型運輸線,旋切機在旋切單板皮時,通常是啟動控制裝置,氣缸帶動轉架回轉,轉架與托架分離形成間隙,旋切出的碎板皮和不標準的板皮經托架向下移動,并從轉架和托架之間的間隙中掉進碎板機的輸送帶上,當操作人員看到板皮達到標準時,操作控制裝置使托架與轉架連接,然后由人工接料堆垛,其不足是一是運輸速度不能選擇太高,浪費時間,影響了輸送效率,導致生產效率低,滿足不了高速旋切單板輸送線的要求,二是在人工堆垛的過程中,需要配備至少1-2個人抬板,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相當高,用工成本高,浪費人力財力;三是由于傳送帶輸送單板時受環境和氣流的影響發生漂移,甚至脫離輸送線,并且由于單板在輸送線上無法固定,導致輸送線輸送單板速度不宜太高,運輸效率顯著降低,滿足不了高速剪切輸送單板生產線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新穎、工作效率高、勞動強度低、性能可靠、單板堆垛精度高的全自動單板堆垛機。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全自動單板堆垛機,包括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框架、吸附輸送裝置、卸板裝置和接料裝置,框架包括支撐腿、連接梁、橫梁、支架和支撐板,兩個橫梁兩端分別經連接梁固定連接,橫梁下端固定有支撐腿,使橫梁、連接梁和支撐腿構成框架,兩個橫梁沿其中心線兩側分別鏡像設有兩對相平行的支撐板,支撐板上設有吸附輸送裝置,兩對支撐板之間設有卸板裝置,對應卸板裝置下方的框架內設有接料裝置,所述吸附輸送裝置包括真空吸附風機、伺服電機、輸送帶、鏈條、驅動齒輪和驅動輥,真空吸附風機經風罩吸口端與支撐板固定連接,兩個支撐板之間的風罩內設有輸送帶,輸送帶下端面與支撐板在同一平面上,以利于吸附輸送單板,輸送帶兩端分別經驅動齒輪與驅動輥相連接,驅動輥分別經軸承固定在橫梁的外側,驅動齒輪經鏈條與伺服電機相連接,所述卸板裝置包括卸板氣缸和卸板壓板,卸板氣缸上端固定在支撐板上,下端與卸板壓板固定連接,且卸板壓板的下端面高于輸送帶的下端面,伺服電機、真空吸附風機和卸板氣缸分別與控制裝置相連接,操作控制裝置,通過伺服電機驅動,帶動輸送帶旋轉,同時在真空吸附風機的作用下,風機改變風罩內的空氣流,使風罩內形成負壓,這樣單板即吸附在輸送帶上,由輸送帶帶動單板移動,由于吸附力的作用,單板在輸送過程中,無漂移或滑動現象,當移動到一定位置后,控制裝置發出指令,使卸板氣缸動作,推動卸板壓板下移,通過卸板壓板,使吸附在輸送帶上的單板自動下落,所述接料裝置包括支撐框架、升降移動軌道、左升降架、右升降架、移動滾輪、接料升降臺、左升降液缸和右升降液缸,支撐框架內設有升降移動軌道,升降移動軌道的橫斷面 呈槽型,左升降架和右升降架上端經鉸軸與接料升降臺相鉸接,下端分別設有移動滾輪,移 動滾輪與升降移動軌道滾動連接,左升降液缸一端與支撐框架相鉸接,另一端與右升降架 相鉸接,右升降液缸一端與支撐框架相鉸接,另一端與左升降架相鉸接,左升降液缸和右升 降液缸與控制裝置相連接,當接料升降臺上的單板堆到設定的高度后,控制裝置發出指令, 左升降液缸和右升降液缸同時動作,將接料升降臺下降到一定高度,當單板堆到設定的極 限高度后,控制裝置發出信號,完成一次堆垛。本專利技術可在連接梁下端相對設有對中裝置,其是由安裝架、氣缸固定板、靠板、對 中氣缸、扭簧、連接軸、固定板、頂板、定位塊和頂塊組成,安裝架上端經固定板固定連接梁 上,下端設有連接耳板,安裝架外側設有頂板,頂板下端設有定位塊,連接耳板上設有連接 孔,氣缸固定板上端前部設有連接耳,中部設有頂塊,下端固定有對中氣缸,氣缸伸出端與 靠板中心垂直固定連接,氣缸固定板經連接軸穿過連接耳以及連接耳板與安裝架相連接, 連接軸兩端分別設有扭簧,扭簧一伸出端與頂板端部相抵觸,另一伸出端與氣缸固定板相 抵觸,以利于單板在下落過程中通過扭簧的緩沖減震,防止單板硬性對中而造成破損,當對 中氣缸伸出端的靠板端面垂直于水平面時,頂塊與定位塊相抵觸,達到靠板垂直定位的作 用。本專利技術所述打料板是由平板和斜板相交叉連接而成,平板與斜板下端的連接面為 弧形過渡面,以利于形成傾斜打料的作用,避免由于單板厚度較薄,并且紋路呈縱向纖維狀 而形成的強度較差、承受沖擊力較低而導致的破損。本專利技術可在接料升降臺上設有橫向移動裝置,其包括橫架和板垛平移輥,接料升 降臺上平行設有至少兩對橫架,橫架上平行布設有板垛平移輥,板垛平移輥經鉸軸與橫架 相鉸接,以方便單板垛的平移。本專利技術中的輸送帶的外端面是由齒棱平行排列而成的齒形面,齒棱的排列方向與 輸送帶中心線相一致,以利于相鄰齒棱間形成空氣流空間,加大真空吸附風機對單板的吸 附作用,保證單板在真空吸附風機的吸附的同時通過輸送帶帶動前移。本專利技術所述對中裝置中的靠板呈圓形,以利于堆垛過程中單板與靠板的良性接 觸,使單板堆垛的精度更高。本專利技術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工作效率高、勞動強度低、性能可靠、單 板堆垛精度高等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圖。圖3是圖1的俯視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打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中A-A的剖視圖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1中B對中裝置的放大圖。圖7是圖4中C-C的剖視圖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框架1、吸附輸送裝置2、卸板裝置3和接料裝置4,框架包括支撐腿5、 連接梁6、橫梁7、支架8、支撐板9、真空吸附風機10、伺服電機11、輸送帶12、鏈條13、驅動齒輪14、驅動輥15、風罩16、打料氣缸17、打料板18、支撐框架19、升降移動軌道20、左升降架21、右升降架22、移動滾輪23、接料升降臺24、左升降液缸25、右升降液缸26、對中裝置27、安裝架28、氣缸固定29、靠板30、對中氣缸31、扭簧32、連接軸33、固定板34、頂板35、定位塊36、頂塊37、連接耳板38。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所示,一種全自動單板堆垛機,包括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框架1、吸附輸送裝置2、卸板裝置3和接料裝置4,框架包括支撐腿5、連接梁6、橫梁7、支架8和支撐板9,兩個橫梁7兩端分別經連接梁6固定連接,橫梁7下端固定有支撐腿9,使橫梁7、連接梁6和支撐腿5構成框架,兩個橫梁7沿其中心線兩側分別鏡像設有兩對相平行的支撐板9,支撐板9上設有吸附輸送裝置2,兩對支撐板9之間設有卸板裝置3,對應卸板裝置3下方的框架I內設有接料裝置4,所述吸附輸送裝置2包括真空吸附風機10、伺服電機11、輸送帶12、鏈條13、驅動齒輪14和驅動輥15,真空吸附風機10經風罩16吸口端與支撐板9固定連接,兩個支撐板9之間的風罩16內設有輸送帶12,輸送帶12下端面與支撐板9在同一平面上,以利于吸附輸送單板,輸送帶12兩端分別經驅動齒輪14與驅動輥15相連接,驅動輥15分別經軸承固定在橫梁7的外側,驅動齒輪14經鏈條13與伺服電機11相連接,所述打料裝置3包括卸板氣缸17和卸板壓板18,卸板氣缸17上端固定在支撐板9上,下端經耳環與卸板壓板18固定連接,且卸板壓板18的下端面高于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全自動單板堆垛機,包括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框架、吸附輸送裝置、卸板裝置和接料裝置,框架包括支撐腿、連接梁、橫梁、支架和支撐板,兩個橫梁兩端分別經連接梁固定連接,橫梁下端固定有支撐腿,使橫梁、連接梁和支撐腿構成框架,兩個橫梁沿其中心線兩側分別鏡像設有兩對相平行的支撐板,支撐板上設有吸附輸送裝置,兩對支撐板之間設有卸板裝置,對應卸板裝置下方的框架內設有接料裝置,所述吸附輸送裝置包括真空吸附風機、伺服電機、輸送帶、鏈條、驅動齒輪和驅動輥,?真空吸附風機經風罩吸口端與支撐板固定連接,兩個支撐板之間的風罩內設有輸送帶,輸送帶下端面與支撐板在同一平面上,輸送帶兩端分別經驅動齒輪與驅動輥相連接,驅動輥分別經軸承固定在橫梁的外側,驅動齒輪經鏈條與伺服電機相連接,所述卸板裝置包括卸板氣缸和卸板壓板,卸板氣缸上端固定在支撐板上,下端與卸板壓板固定連接,且卸板壓板的下端面高于輸送帶的下端面,伺服電機、真空吸附風機和卸板氣缸分別與控制裝置相連接,所述接料裝置包括支撐框架、升降移動軌道、左升降架、右升降架、移動滾輪、接料升降臺、左升降液缸和右升降液缸,支撐框架內設有升降移動軌道,升降移動軌道的橫斷面呈槽型,左升降架和右升降架上端經鉸軸與接料升降臺相鉸接,下端分別設有移動滾輪,移動滾輪與升降移動軌道滾動連接,左升降液缸一端與支撐框架相鉸接,另一端與右升降架相鉸接,右升降液缸一端與支撐框架相鉸接,另一端與左升降架相鉸接,左升降液缸和右升降液缸與控制裝置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偉才,宋修財,王成瑞,王術進,徐偉,史月顯,宋俊杰,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百圣源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