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滾珠軸承、套設于滾珠軸承內圈內表面的第一連接件、以及套設于滾珠軸承外圈外表面的第二連接件,第一連接件上開設有可與托輥中央轉軸固定配合的軸孔,第二連接件可嵌入輸送托輥端部的內壁。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可與輸送托輥的內壁良好配合并方便安裝于輸送平臺上,運轉噪音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
技術介紹
托輥是用于支承輸送帶和帶上的物料,保證輸送帶穩定運行的支承裝置,通常為繞固定在框架上的中央軸旋轉的柱形套筒元件。為減少轉動摩擦,常在托輥套筒兩端內設軸承,托輥通過軸承繞中央軸旋轉。現有的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多為沖壓金屬板包裹型,精度低、運轉噪音大,組件的金屬表面與輸送托輥的內壁配合度不易控制。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結構簡單,可與輸送托輥的內壁良好配合并方便安裝于輸送平臺上,運轉噪音小。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滾珠軸承、套設于滾珠軸承內圈內表面的第一連接件、以及套設于滾珠軸承外圈外表面的第二連接件,第一連接件上開設有可與托輥中央轉軸固定配合的軸孔,第二連接件可嵌入輸送托輥端部的內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結構簡單,其第二連接件可與輸送托輥的內壁良好配合,而第一連接件則可方便與托輥中央轉軸固定,從而快速安裝于輸送平臺上,保證輸送托輥與滾珠軸承的同心度,運轉噪音小。本專利技術可通過如下方案進行改進上述所述第二連接件呈筒體狀,其嵌入端設有方便嵌入輸送托輥端部的由小漸大的導引部。通過導引部可將本專利技術快速安裝于輸送托輥端部內壁。上述所述第二連接件上與其嵌入端相對的一側凸設有可與輸送托輥的端面相抵的擋止部。結構簡單,安裝、定位方便。上述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一設有所述軸孔的筒體以及設于筒體一端的防護端蓋,筒體套設于所述滾珠軸承內圈的內表面,防護端蓋與滾珠軸承的側面對應并自所述第二連接件中露出。防護端蓋可有效防止灰塵或雜物進入滾珠軸承內部而損壞軸承造成輸送托輥卡死。上述所述筒體遠離所述防護端蓋的端部間隔設有若干沿筒體周向分布的帶外翻邊的定位爪,定位爪套入所述滾珠軸承內圈內表面后,其外翻邊從所述滾珠軸承內圈中伸出并緊抵滾珠軸承內圈的外側面。定位爪的設計,結構簡單,可方便連接件的快速裝配并緊抵滾珠軸承內圈。上述所述筒體于靠近所述防護端蓋的外表面上還凸設有若干與滾珠軸承內圈的另一外側面相抵的定位片。結構簡單,連接件安裝、定位方便。上述所述定位片呈散射狀均勻分布于筒體的外表面并與防護端蓋連接。結構簡單、穩定。上述所述軸孔為呈正六邊形的六角孔。結構簡單,可與輸送平臺上的六角軸方便裝配。上述所述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均為防靜電塑料件。可有效防止支承組件因帶電而吸引灰塵或雜物。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剖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結構分解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之第一連接件的結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3所示,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包括滾珠軸承1、套設于滾珠軸承內圈11內表面的第一連接件2、以及緊密套設于滾珠軸承外圈12外表面并可隨滾珠軸承外圈12轉動的第二連接件3。所述第一連接件2和第二連接件3均為防靜電塑料件,第一連接件2上開設有可與托輥中央轉軸固定配合的呈正六邊形的六角孔,第二連接件3可嵌入輸送托輥端部的內壁。所述第二連接件3呈筒體狀,其嵌入端設有方便嵌入輸送托輥端部的由小漸大的導引部31,而與嵌入端相對的一側則凸設有可與輸送托輥的端面相抵的擋止部32。所述第一連接件2包括一設有所述六角孔的筒體21以及設于筒體一端的防護端蓋22,筒體21套設于所述滾珠軸承內圈11的內表面,防護端蓋22與滾珠軸承I的側面對應并自所述第二連接件3中露出。所述筒體21遠離所述防護端蓋22的端部間隔設有若干沿筒體周向分布的帶外翻邊210的定位爪211,定位爪211套入所述滾珠軸承內圈11內表面后,其外翻邊210從所述滾珠軸承內圈11中伸出并緊抵滾珠軸承內圈11的外側面。所述筒體21于靠近所述防護端蓋22的外表面上還凸設有若干與滾珠軸承內圈11的另一外側面相抵的定位片212。所述定位片212呈散射狀均勻分布于筒體21的外表面并與防護端蓋22連接。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專利技術實施的范圍,凡依本專利技術專利范圍所做的同等變化與修飾,皆落入本專利技術專利涵蓋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滾珠軸承、套設于滾珠軸承內圈內表面的第一連接件、以及套設于滾珠軸承外圈外表面的第二連接件, 第一連接件上開設有可與托輥中央轉軸固定配合的軸孔,第二連接件可嵌入輸送托輥端部的內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件呈筒體狀,其嵌入端設有方便嵌入輸送托輥端部的由小漸大的導引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件上與其嵌入端相對的一側凸設有可與輸送托輥的端面相抵的擋止部。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一設有所述軸孔的筒體以及設于筒體一端的防護端蓋,筒體套設于所述滾珠軸承內圈的內表面,防護端蓋與滾珠軸承的側面對應并自所述第二連接件中露出。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遠離所述防護端蓋的端部間隔設有若干沿筒體周向分布的帶外翻邊的定位爪,定位爪套入所述滾珠軸承內圈內表面后,其外翻邊從所述滾珠軸承內圈中伸出并緊抵滾珠軸承內圈的外側面。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于靠近所述防護端蓋的外表面上還凸設有若干與滾珠軸承內圈的另一外側面相抵的定位片。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片呈散射狀均勻分布于筒體的外表面并與防護端蓋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孔為呈正六邊形的六角孔。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均為防靜電塑料件。全文摘要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滾珠軸承、套設于滾珠軸承內圈內表面的第一連接件、以及套設于滾珠軸承外圈外表面的第二連接件,第一連接件上開設有可與托輥中央轉軸固定配合的軸孔,第二連接件可嵌入輸送托輥端部的內壁。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可與輸送托輥的內壁良好配合并方便安裝于輸送平臺上,運轉噪音小。文檔編號B65G39/02GK102991986SQ20121052933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0日專利技術者陳慶熙, 王冰, 陳太平 申請人:中山市盈科軸承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與輸送平臺上的輸送托輥相配合的支承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滾珠軸承、套設于滾珠軸承內圈內表面的第一連接件、以及套設于滾珠軸承外圈外表面的第二連接件,第一連接件上開設有可與托輥中央轉軸固定配合的軸孔,第二連接件可嵌入輸送托輥端部的內壁。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慶熙,王冰,陳太平,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市盈科軸承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