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物料供給機構。它包括物料盛放容器(1),機架(2),氣缸(3)和料臺(4);所述物料盛放容器(1)固定在機架(2)頂端,所述物料盛放容器(1)的形態為上大下小、可使物料向容器最低處聚集狀,所述物料盛放容器(1)的底端有一缺口;所述氣缸(3)固定在機架(2)底端,所述料臺(4)固定在氣缸(3)推桿的頂端;所述料臺(4)可在物料盛放容器(1)底端的缺口中上下自由運動。該機構可實現對于物料的逐個選擇,以方便機械手對物料進行逐個抓取,實現物料添加作業。其結構接單、效率高,尤其適用于管狀、輕質物料的供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物料供給機構。在物流包裝作業中,該機構通常與機械手配合使 用,主要用于管狀、輕質物料的供給。
技術介紹
在產品的包裝物流過程中,會涉及到一種柱管狀物料的分揀、搬運、投放環節。這 種柱管狀物料是一種由紙質或塑料質等類型的薄膜物料折疊或曲卷而成,具有松軟量輕, 物料形態不完全規則統一,受到壓力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形變等特點。如何在大量該類物料 中實現一次只選擇一個物料進行搬運、投放作業,目前除了人工操作外,傳統的機械挑選, 皮帶、滾輪逐個傳送投放等方式都行不通,針對這個問題,需要設計一種解決該問題的新方 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物料供給機構。該機構可實現對于物 料的逐個選擇,以方便機械手對物料進行逐個抓取,實現物料添加作業。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物料供給機構,它包括物料盛放容器,機架,氣缸和料臺;所述物料盛放容器固定在機架頂端,所述物料盛放容器的形態為上大下小、可使物料 向容器最低處聚集狀(如喇叭狀、倒梯形),所述物料盛放容器的底端有一缺口 ;所述氣缸固 定在機架底端,所述料臺固定在氣缸推桿的頂端;所述料臺可在物料盛放容器底端的缺口中上下自由運動,所述料臺的寬度能保證每次 只頂起一個物料;所述料臺與物料盛放容器底端缺口之間的縫隙遠不足以使物料從中落 下;所述料臺向下運動的極限位置不足以脫離物料盛放容器底部,所述料臺向上運動的最 大高度要不低于物料盛放容器中物料堆放的最大高度。所述料臺的頂端是一槽型結構。所述槽型結構的形態可為任意多邊形,圓形、橢圓 形。所述物料盛放容器的形狀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機構可實現對于物料的逐個選擇,以方便機械手對物料進行逐個抓取,實現物料添 加作業。其結構接單、效率高,尤其適用于管狀、輕質物料的供給。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物料供給機構的結構式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物料供給機構物料供給三個階段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其中物料盛放容器1、機架2、氣缸3、料臺4、物料5。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和圖2,本專利技術涉及的一種物料供給機構,由物料盛放容器1,機架2,氣缸 3和料臺4組成。所述物料盛放容器I固定在機架2頂端,所述物料盛放容器I的形態為上大下小、 可使物料向容器最低處聚集狀(如喇叭形),物料盛放容器I的底端有一缺口 ;所述氣缸3固 定在機架2底端,所述料臺4固定在氣缸3推桿的端頭。所述料臺4可在物料盛放容器I底端的缺口中上下自由運動,所述料臺4的寬度 能保證每次只頂起一個物料;所述料臺4與物料盛放容器I底端缺口之間的縫隙遠不足以 使物料從中落下;所述料臺4向下運動的極限位置不足以脫離物料盛放容器I底部,所述料 臺4向上運動的最大高度要不低于物料盛放容器I中物料堆放的最大高度。所述料臺4的頂端(有一個立面的中截面)是一槽型結構。構成槽的形態可為任意 多邊形,圓形、橢圓形等。工作過程料臺4在氣缸3的帶動下,在物料盛放容器I的缺口中上下運動。向上 運動時,將處于物料容器中的一個物料向上推起,并排開兩側物料到達最高處,供機械手抓 取;向下運動時,料臺會排開分布在其兩側的物料到達物料盛放容器的底部。權利要求1.一種物料供給機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物料盛放容器(1),機架(2),氣缸(3)和料臺⑷;所述物料盛放容器(I)固定在機架(2)頂端,所述物料盛放容器(I)的形態為上大下小、可使物料向容器最低處聚集狀,所述物料盛放容器(I)的底端有一缺口 ;所述氣缸(3) 固定在機架(2)底端,所述料臺(4)固定在氣缸(3)推桿的頂端;所述料臺(4)可在物料盛放容器(I)底端的缺口中上下自由運動,所述料臺(4)的寬度能保證每次只頂起一個物料;所述料臺(4)與物料盛放容器(I)底端缺口之間的縫隙遠不足以使物料從中落下;所述料臺(4)向下運動的極限位置不足以脫離物料盛放容器(I)底部,所述料臺(4)向上運動的最大高度要不低于物料盛放容器(I)中物料堆放的最大高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物料供給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料臺(4)的頂端是一槽型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物料供給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結構的形態可為任意多邊形、圓形、橢圓形。4.根據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種物料供給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盛放容器 (O的形狀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或倒梯形。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物料供給機構。它包括物料盛放容器(1),機架(2),氣缸(3)和料臺(4);所述物料盛放容器(1)固定在機架(2)頂端,所述物料盛放容器(1)的形態為上大下小、可使物料向容器最低處聚集狀,所述物料盛放容器(1)的底端有一缺口;所述氣缸(3)固定在機架(2)底端,所述料臺(4)固定在氣缸(3)推桿的頂端;所述料臺(4)可在物料盛放容器(1)底端的缺口中上下自由運動。該機構可實現對于物料的逐個選擇,以方便機械手對物料進行逐個抓取,實現物料添加作業。其結構接單、效率高,尤其適用于管狀、輕質物料的供給。文檔編號B65B35/06GK102991752SQ20121048240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6日專利技術者龔建達, 嚴冬, 李紅 申請人:江陰納爾捷機器人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物料供給機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物料盛放容器(1),機架(2),氣缸(3)和料臺(4);所述物料盛放容器(1)固定在機架(2)頂端,所述物料盛放容器(1)的形態為上大下小、可使物料向容器最低處聚集狀,所述物料盛放容器(1)的底端有一缺口;所述氣缸(3)固定在機架(2)底端,所述料臺(4)固定在氣缸(3)推桿的頂端;所述料臺(4)可在物料盛放容器(1)底端的缺口中上下自由運動,所述料臺(4)的寬度能保證每次只頂起一個物料;所述料臺(4)與物料盛放容器(1)底端缺口之間的縫隙遠不足以使物料從中落下;所述料臺(4)向下運動的極限位置不足以脫離物料盛放容器(1)底部,所述料臺(4)向上運動的最大高度要不低于物料盛放容器(1)中物料堆放的最大高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龔建達,嚴冬,李紅,
申請(專利權)人:江陰納爾捷機器人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