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列車制動的方法及設備,用于提高列車的制動性能,提高乘客制動過程中的安全。所述設備包括若干阻力傘、阻力板及其他幾種提高提高空氣阻力的措施。在使用提高空氣阻力設備的同時,需要采用發明專利技術中所述的方法,提高利用空氣阻力制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包括:控制空氣阻力調節過程、控制輪軌粘著、控制轉向架特性,從而實現對列車動力學狀態的控制,保證列車安全。在制動過程中,要使用約束性的保護措施,防止乘客受到傷害。提高空氣阻力的設備和結構在不實施制動時,以隱藏、伸縮、封閉、多用途的形式,降低或消除在行車過程中整車氣動布局對降低氣動阻力需求的影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針對鐵路運輸中的列車和乘客安全,提出了一種在本領域內新穎的方法及 相應的輔助措施。通過采用該方法,可以使列車(特別是高速列車)的制動能力大幅度提高。 并且通過采取專利技術中所闡述的一系列輔助性的技術措施,可以最大幅度的降低采用該方法 后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并提高該方法的實際效果。
技術介紹
鐵路運輸能耗比較低,其中一個原因是車輪同鐵軌之間的摩擦系數較低。高速運 行的交通工具在設計時,都盡量設法降低其空氣阻力,現代的飛機、列車及汽車行駛時的空 氣阻力非常低。這些特點制約了列車的制動能力。如在列車制動時,整體質量非常大,如 果要兼顧車輛的動力學特性及輪軌的磨損和壽命,可以利用的技術措施和效果是有限的。 復雜的制動方法,會提高制動機構的質量和空間,增加總體布置的難度、降低列車的整體性 能,甚至還會影響到車輪和鐵軌的壽命。高速運行的列車為了保證性能,就無法采取結構特 別復雜、簧下質量增加非常大的制動方法。運用空氣動力學方法,利用空氣阻力提高列車制動能力能克服以上所列的困難, 提供優異的制動效果和很高的安全性。此外,所采取的技術措施,大部分可以設計到轉向架 之上的結構中,轉向架以下增加的結構和質量不多,因此本專利另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簧 下質量可以降低,對提高列車的性能和安全性有好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分明提出,在制動是改變列車的氣動布局或采取輔助措施,提高其空氣阻力。利 用空氣阻力為列車制動。實施空氣阻力制動的同時,利用空氣阻力控制技術調節空氣阻力 的幅度、方向和作用頻率;并結合其他制動方式防止車輪滑行、實現粘著力控制,以控制列 車的動力學狀態和相互之間的作用力;使用轉向架剛度和阻尼控制技術,實現列車動力學 狀態的調節和控制。以上綜合的技術措施,保證列車實現高制動能力,高穩定性,從;而實現 高裕度的安全性。提高空氣阻力的方法有使用阻力傘、阻力板、空氣渦流激發機構、附面層破壞結 構等技術措施,改變列車制動時的氣動布局、增加迎風面積、渦流、壓差阻力及空氣摩擦阻 力。這些提高空氣阻力的結構措施,都設計為在不實施制動時隱藏、伸縮、封閉、多用 途的形式,降低或消除對整車氣動布局的影響。從而保證車體表面的流暢和氣動布局的設 計特征,兼顧列車低風阻行駛和高空氣阻力制動的雙重效果。具體實施方式利用氣動阻力實施制動,制動力會隨氣流的擾動出現大小、方向和頻率上的隨機 性,可能形成對列車在縱向、橫向的沖擊和持續作用的不平衡力。在調節空氣阻力進行制動的同時,還應通過對其他技術措施綜合控制,調節和調整列車的姿態和動態特性,防止出現 脫軌等其他事故,保證鐵路設施、列車和乘客的安全。可采取的有效措施如下。綜合采用阻力傘、阻力板、空氣渦流激發機構、附面層破壞結構,及中提到 的提聞空氣阻力的措施,提聞空氣阻力調節的方向、幅度、帶寬和響應性。每節列車增加多個阻力傘、多個阻力板,或設置多個及中提到的提 高空氣阻力措施的具體結構,優化其結構和性能,保證列車和鐵路設施安全。以可控制的方式和增幅實施調節空氣阻力的措施,在列車的穩定性、結構強度、乘 客耐受能力等均能夠承受的范圍內,進行調節,保證列車、乘客等在制動過程中的安全。在空氣阻力制動過程中,結合再生制動或電阻制動,利用粘著控制技術防止車輪 同鐵軌的純滑動摩擦,以得到峰值摩擦系數,進一步提高制動能力,同時提高列車的橫向穩 定性和可控能力,并減少車輪和鐵軌的磨損。利用阻尼和剛度調節技術,提高轉向架的彈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的性能,進一步提 聞列車在制動過程中的穩定性,保證列車在制動過程中的安全。使用安全帶及約束性的保護措施,最大程度防止乘客出現受到撞擊,保證高強度 的制動過程中乘客的傷害降低到更低程度。控制和操作中使用機構驅動、電子驅動、液壓驅動及爆炸填充方式。采用數字化控制和專用通信總線傳輸通信數據,保證系統控制的可靠性和控制調 節效果。權利要求1.將提高空氣阻力的技術措施用于列車制動,以使列車獲得強大的制動力,彌補其他制動方式在制動力方面的不足。2.按權利要求1,將空氣阻力用于增加制動力,可以單獨或聯合采用阻力傘、阻力板和其他提聞空氣阻力的措施,以提聞控制空氣阻力調節的幅度、帶寬和響應性的可能性和范圍。3.按權利要求1和2,由于空氣阻力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會伴隨著縱向、橫向的沖擊力和持續的作用力,列車的穩定性和乘客的安全需要給以保證,每節列車匹配多個阻力傘、多個阻力板,或設置多個其他提高空氣阻力措施的具體結構,優化其結構和性能,保證列車和鐵路設施安全。4.按權利要求1,2和3,調節空氣阻力的措施,以可控制的方式、次序增加或緩變的增幅等方式給以實施。5.按權利要求1,2,3和4,采取進一步的控制措施,在列車的穩定性、結構強度、乘客耐受能力等均能夠承受的范圍內,實施空氣阻力的調節措施,并保證列車、乘客等在制動過程中的安全。6.按權利要求1調節空氣阻力的同時,還應通過對其他技術措施綜合控制,調節和調整列車的姿態和動態特性,防止出現脫軌等其他事故。7.按權利要求1和6,在制動過程中,利用粘著控制技術防止車輪同鐵軌的純滑動摩擦,以得到峰值的摩擦系數,進一步提高制動能力,同時可以提高列車的橫向穩定性和可控能力,并減少磨損。8.按權利要求1,6和7,利用阻尼和剛度調節技術,提高轉向架的空氣彈簧和減振器的性能,進一步提高列車在制動過程中的穩定性,保證列車在制動過程中的安全。9.按權利要求1、2和3所采取的以空氣阻力增加制動力的措施,在制動結束后可以修復或解除。10.按權利要求1采取措施,使用安全帶或其他約束性的保護措施,最大程度防止列車上的乘客出現意外的撞擊,保證高強度的制動過程中乘客的傷害降低到更低程度。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列車制動的方法及設備,用于提高列車的制動性能,提高乘客制動過程中的安全。所述設備包括若干阻力傘、阻力板及其他幾種提高提高空氣阻力的措施。在使用提高空氣阻力設備的同時,需要采用專利技術中所述的方法,提高利用空氣阻力制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包括控制空氣阻力調節過程、控制輪軌粘著、控制轉向架特性,從而實現對列車動力學狀態的控制,保證列車安全。在制動過程中,要使用約束性的保護措施,防止乘客受到傷害。提高空氣阻力的設備和結構在不實施制動時,以隱藏、伸縮、封閉、多用途的形式,降低或消除在行車過程中整車氣動布局對降低氣動阻力需求的影響。文檔編號B60T1/16GK102991529SQ201110265499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8日專利技術者段鴻杰 申請人:段鴻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將提高空氣阻力的技術措施用于列車制動,以使列車獲得強大的制動力,彌補其他制動方式在制動力方面的不足。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段鴻杰,
申請(專利權)人:段鴻杰,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