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心定位夾持裝置,包括底座(1)、工件臺(4)、夾持頭(5)和六塊滑塊,夾持頭(5)固定在滑塊的上表面上,工件臺(4)固定在底座中部的基板(15)的上表面上,每個夾持頭上有一個向上伸出的卡柱(32),卡柱緊貼在工件臺的四邊;每對滑塊的底面由三條連桿相連,三條連桿中的中間的連桿的中部通過一個軸釘與基板的底面相鉸接。由于連桿的連動作用,六滑塊可同時向外或向內移動,使各夾持頭外移或內移。夾持頭依靠各滑塊的導桿上的彈簧的彈力將被加工的元件片夾住,能把印刷區域自動調整到元件片的中心,誤差被分散到元件片的四個側邊均分,減小了不良品產生的機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厚膜印刷機的部件的結構,一種中心定位夾持裝置。
技術介紹
厚膜印刷機是以絲網印刷的方式在電子元器件上印制線路、圖型、電阻的專用設 備。厚膜印刷機的夾持裝置是在印刷時用來夾持被印元件的裝置。電子元件的發展趨勢是 小型化,精密化,規模化。這樣對專用裝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任何細微的誤差就有可能造 成成品率的降低。被印的元件大多成片狀,例如矩形的陶瓷片或層壓板。傳統的夾持裝置采用的定 位方式是以元件的二個邊進行靠邊定位,然而由于同批次的元件差異各不相同,造成元件 外形的所有誤差向一側積累;當元件不是標準直角時,造成定位靠邊不能確定,這樣會使印 刷圖案發生偏移。不良品率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出一種中心定位夾持裝置,能減小元件外形誤差對印刷質量的影 響。這種中心定位夾持裝置包括底座、工件臺、夾持頭和滑塊。底座有一個長方形的邊 框,底座的中心有一塊長方形的基板,基板的短邊的兩端各通過一塊連接條與邊框的長邊 相連在一起,基板和連接條將邊框的內腔分隔成四個長條形的空腔。滑塊分端面滑塊和側 面滑塊兩種。端面滑塊有兩塊,成長條形,端面滑塊上有兩條導桿,上述導桿插入端面滑塊 的側面上兩個互相平行的通孔中,導桿的兩端從端面滑塊中伸出。兩塊端面滑塊分別置于 底座的邊框的兩條短邊與基板的短邊及連接條之間的空腔內,端面滑塊上的導桿的一端插 入邊框短邊內壁上的導桿孔中,導桿另一端插入連接條側面上的導桿孔中。側面滑塊有四 塊,成長條形,每塊側面滑塊上有兩條導桿,上述導桿插入側面滑塊的側面上兩個互相平行 的通孔中,導桿的兩端從側面滑塊中伸出。側面滑塊以兩塊為一組分別置于底座的邊框的 兩條長邊與基板的長邊之間的空腔內,每塊側面滑塊上的導桿的一端插入邊框長邊內壁上 的導桿孔中,導桿的另一端插入基板側面上的導桿孔中。在其中一組側面滑塊的兩滑塊的 相鄰端,一塊側面滑塊的端部有一個調整塊,調整塊上有一個凸端,另一塊側面滑塊的端部 有一個凹槽,上述調整塊的凸端插入另一塊的凹槽中。端面滑塊和側面滑塊的邊框一側的 導桿上各套著一個彈簧,此彈簧的一端頂住滑塊,另一端頂住邊框上的導桿孔的邊緣。夾持 頭固定在滑塊的上表面上,工件臺固定在基板的上表面上,每個夾持頭上有一個向上伸出 的卡柱,卡柱緊貼在工件臺的四邊。兩塊端面滑塊的底面由三條連桿相連,三條連桿首尾相 鉸接,中間的連桿的中部通過一個軸釘與基板的底面相鉸接,兩端的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 兩塊端面滑塊的底面相鉸接。基板的長邊兩側的四塊側面滑塊中,隔著基板相對的兩塊側 面滑塊的底面分別由三條連桿相連,三條連桿首尾相鉸接,中間的連桿的中部通過一個軸 釘與基板的底面相鉸接,兩端的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塊側面滑塊的底面相鉸接。基板的底面上還有一個三叉形的撥桿,撥桿的中心用軸釘與基板的底面相鉸接,撥桿的一端與一 塊端面滑塊的內側面相接觸,撥桿的第二端與一塊側面滑塊的內側面相接觸,撥桿的第三 端與推動裝置的推動桿的頂端相接觸,推動裝置固定在邊框上。這種中心定位夾持裝置工作時,由推動桿推動撥桿轉動,撥桿將端面滑塊和側面 滑塊向外推動,由于連桿的連動,二塊端面滑塊和四塊側面滑塊同時向外移動,各夾持頭外 移。將要印刷的元件片放置到工件臺上,令推動桿后退,撥動桿放松,依靠各滑塊的導桿上 的彈簧的彈力,各滑塊復位,夾持頭上的卡柱將元件片夾持住。在夾持頭復位過程中,由于 各夾持頭同時內移,把印刷區域自動調整到元件片中心,誤差被分散到元件片的四個側邊 均分,減小了不良品產生的機率。附圖說明圖1為中心定位夾持裝置的正面視圖2為中心定位夾持裝置的底面視圖3為端面滑塊;圖4為側面滑塊;圖5為底座的立體視圖6為夾持GPS介質天線時的狀態;圖7為夾持片式電阻片時的狀態;圖8為夾持汽車壓力傳感器的狀態;圖9為傳統的夾持裝置的夾持原理圖10為中心定位夾持裝置的夾持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和圖2所示,這種中心定位夾持裝置包括底座1、工件臺4、夾持頭5和滑 塊。如圖5所不,底座I有一個長方形的邊框,底座的中心有一塊長方形的基板15,基板的 短邊的兩端各通過一塊連接條3與邊框的長邊相連在一起,基板和連接條將邊框的內腔分 隔成四個長條形的空腔。滑塊分為圖3所示的端面滑塊2和圖4所示的側面滑塊7兩種。 端面滑塊2有兩塊,成長條形,端面滑塊上有兩條導桿13,上述導桿插入端面滑塊的側面上 兩個互相平行的通孔中,導桿的兩端從端面滑塊中伸出,如圖1、圖2和圖5所示,兩塊端面 滑塊分別置于底座的邊框的兩條短邊29內壁與基板15的短邊和連接條3之間的空腔內, 端面滑塊上的導桿的一端插入邊框的短邊上的導桿孔30中,導桿的另一端插入連接條3側 面上的導桿孔28中。如圖4所示,側面滑塊7有四塊,成長條形,每塊側面滑塊上有兩條導 桿6,上述導桿插入側面滑塊的側面上兩個互相平行的通孔中,導桿的兩端從側面滑塊中伸 出,側面滑塊以兩塊為一組分別置于底座的邊框的兩條長邊25的內壁與基板15的長邊之 間的空腔內,每塊側面滑塊上的導桿的一端插入邊框長邊上的導桿孔27中,導桿的另一端 插入基板15側面上的導桿孔26中。如圖2所示,在其中一組側面滑塊的兩滑塊的相鄰端, 一塊側面滑塊的端部有一個調整塊19,調整塊上有一個凸端,另一塊側面滑塊的端部有一 個凹槽,上述調整塊的凸端插入另一塊的凹槽中。所有的端面滑塊和側面滑塊的邊框一側 的導桿上各套著一個彈簧8,此彈簧的一端頂住滑塊,另一端頂住邊框上的導桿孔的邊緣。如圖1所示,夾持頭5固定在滑塊的上表面上。工件臺4固定在基板15的上表面上,工件 臺的形狀和大小與被印刷的元件片相同。每個夾持頭上有一個向上伸出的卡柱32,卡柱緊 貼在工件臺的四邊。如圖2所示,兩塊端面滑塊2的底面由三條連桿17、18、24相連,三條 連桿首尾相鉸接,成為一個“S”形,中間的連桿18的中部通過一個軸釘33與基板的底面相 鉸接,兩端的連桿17、24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塊端面滑塊2的底面相鉸接。基板15的長邊兩 側的四塊側面滑塊7中相對的兩塊側面滑塊的底面分別由三條連桿20、21、22相連,三條連 桿首尾相鉸接,成為一個“Z”字形,中間的連桿21的中部通過一個軸釘34與基板的底面相 鉸接,兩端的連桿20、22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塊側面滑塊7的底面相鉸接。基板的底面上還 有一個三叉形的撥桿16,撥桿的中心用軸釘與基板的底面相鉸接,撥桿的一端與一塊端面 滑塊2的內側面相接觸,撥桿的第二端與一塊側面滑塊7的內側面相接觸,撥桿的第三端與 推動裝置11的推動桿的頂端相接觸,推動裝置11固定在邊框上。這種中心定位夾持裝置的邊框上的導桿孔27、30、基板上的導桿孔26及連接條上 的導桿孔28的內腔皆可以裝上無油工作軸承,每組連桿的轉動關節或軸心里有微型滾珠 軸承,每組有5個軸承,3組共有15個微型軸承。撥桿上與推桿的接觸位置及轉動中心也安 裝有微型滾珠軸承共4個。可提高定位精度,延長使用壽命。如圖1和圖2所示,這種中心定位夾持裝置中的推動裝置11可以是一個氣缸,此 氣缸固定在邊框的一條短邊中部的安裝孔中,氣缸的活塞桿即為所述的推動桿,其頂端與 所述的撥桿16的第三端相接觸。圖中10為節流閥。這種推動裝置也可以是一個小型的伺 服電機,推動桿則為伺服電機的輸出軸。當元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心定位夾持裝置,包括底座(1)、工件臺(4)、夾持頭(5)和滑塊,底座有一個長方形的邊框,底座的中心有一塊長方形的基板(15),基板的短邊的兩端各通過一塊連接條(3)與邊框的長邊相連在一起,基板和連接條將邊框的內腔分隔成四個長條形的空腔;其特征是滑塊分端面滑塊(2)和側面滑塊(7)兩種,端面滑塊(2)有兩塊,成長條形,端面滑塊上有兩條導桿(13),上述導桿插入端面滑塊的側面上兩個互相平行的通孔中,導桿的兩端從端面滑塊中伸出,兩塊端面滑塊分別置于底座的邊框的兩條短邊(29)與基板(15)的短邊和連接條(3)之間的空腔內,端面滑塊上的導桿的一端插入邊框短邊內壁上的導桿孔(30)中,導桿的另一端插入連接條(3)側面上的導桿孔(28)中;側面滑塊(7)有四塊,成長條形,每塊側面滑塊上有兩條導桿(6),上述導桿插入側面滑塊的側面上兩個互相平行的通孔中,導桿的兩端從側面滑塊中伸出,側面滑塊以兩塊為一組分別置于底座的邊框的兩條長邊(25)與基板(15)的長邊之間的空腔內,每塊側面滑塊上的導桿的一端插入邊框長邊內壁上的導桿孔(27)中,導桿的另一端插入基板(15)側面上的導桿孔(26)中;在其中一組側面滑塊的兩滑塊的相鄰端,一塊側面滑塊的端部有一個調整塊(19),調整塊上有一個凸端,另一塊側面滑塊的端部有一個凹槽,上述調整塊的凸端插入上述凹槽中;端面滑塊和側面滑塊的邊框一側的導桿上各套著一個彈簧(8),此彈簧的一端頂住滑塊,另一端頂住邊框上的導桿孔的邊緣;夾持頭(5)固定在滑塊的上表面上,工件臺(4)固定在基板(15)的上表面上,每個夾持頭上有一個向上伸出的卡柱(32),卡柱緊貼在工件臺的四邊;兩塊端面滑塊(2)的底面由三條連桿(17、18、24)相連,三條連桿首尾相鉸接,中間的連桿(18)的中部通過一個軸釘(33)與基板的底面相鉸接,兩端的連桿(17、24)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塊端面滑塊(2)的底面相鉸接;基板(15)的長邊兩側的四塊側面滑塊(7)中,隔著基板相對的兩塊側面滑塊的底面分別由三條連桿(20、21、22)相連,三條連桿首尾相鉸接,中間的連桿(21)的中部通過一個軸釘(34)與基板的底面相鉸接,兩端的連桿(20、22)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塊側面滑塊(7)的底面相鉸接;基板的底面上還有一個三叉形的撥桿(16),撥桿的中心用軸釘與基板的底面相鉸接,撥桿的一端與一塊端面滑塊的內側面相接觸,撥桿的第二端與一塊側面滑塊的內側面相接觸,撥桿的第三端與推動裝置(11)的推動桿的頂端相接觸,推動裝置(11)固定在邊框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劍浩,張彩平,
申請(專利權)人:嘉興微知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