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長齒條的加工裝置,它由銑齒掛頭機構和掛輪縱向移距分度銑齒機構組成,其特征在于:銑齒掛頭機構由夾具(2)、驅動軸(3)、銑軸(9)、齒輪銑刀(7)、斜齒輪(4)構成,夾具(2)通過本身的燕尾槽安裝在機床上,并用鎖緊拉桿(1)固定鎖緊;銑軸(9)和驅動軸(3)裝在夾具(2)上,齒輪銑刀(7)裝在銑軸(9)上,銑軸(9)通過斜齒輪(4)與驅動軸(3)相連;掛輪縱向移距分度銑齒機構由銑床工作臺(11)、分度頭(15)、縱向絲桿(17)、主動齒輪(13)、傳動齒輪(12)和從動齒輪(16)構成,分度頭(15)裝在銑床工作臺(11)上,并與主動齒輪(13)相連接,主動齒輪(13)與傳動齒輪(12)嚙合,傳動齒輪(12)與從動齒輪(16)嚙合,從動齒輪(16)裝在縱向絲桿(17)上,縱向絲桿(17)裝在銑床工作臺(11)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齒條的加工裝置,尤其是一種在普通臥式銑床上加工長齒條的加工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齒條的加工通常是由專用的齒條加工機床進行加工的。在沒有齒條加工專用設備的情況下,通常利用普通臥式銑床橫向移動加工齒條,但因機床的橫向行程有限,導致能加工齒條的最大長度也非常有限。若要加工長度超過橫向行程范圍的齒條就不行了。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通常需要使用一些尺寸較長的齒條,但使用常規加工方法又無法加工。由于零件特殊,且為小批量生產,若是送到專門的齒條加工廠進行外協加工,不僅加工成本增加,而且將影響該產品的生產進度,使產品交付延期,對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在普通臥式銑床上小批量加工長齒條且操作方便、簡單、可靠的長齒條的加工裝置,以實現長齒條的自制造,從而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是這樣構成的它由銑齒掛頭機構和掛輪縱向移距分度銑齒機構組成,銑齒掛頭機構由夾具(2)、驅動軸(3)、銑軸(9)、齒輪銑刀(7)、斜齒輪(4)構成,夾具(2)通過本身的燕尾槽安裝在機床上,并用鎖緊拉桿(1)固定鎖緊;銑軸(9)和驅動軸(3)裝在夾具(2)上,齒輪銑刀(7)裝在銑軸(9)上,銑軸(9)通過斜齒輪(4)與驅動軸(3)相連;掛輪縱向移距分度銑齒機構由銑床工作臺(11)、分度頭(15)、縱向絲桿(17)、主動齒輪(13)、傳動齒輪(12)和從動齒輪(16)構成,分度頭(15)裝在銑床工作臺(11)上,并與主動齒輪(13)相連接,主動齒輪(13)與傳動齒輪(12)嚙合,傳動齒輪(12)與從動齒輪(16)嚙合,從動齒輪(16)裝在縱向絲桿(17)上,縱向絲桿(17)裝在銑床工作臺(11)中。上述的長齒條的加工裝置中,銑軸(9)和驅動軸(3)分別用襯套(10)、墊圈(6)和螺母(5)安裝在夾具(2)上。前述的長齒條的加工裝置中,銑軸(9)和驅動軸(3)互呈90度安裝在夾具(2)上。上述的長齒條的加工裝置中,齒輪銑刀(7)通過鍵(8)、墊圈(6)和螺母(5)裝在銑軸(9)上。本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技術在普通臥式銑床上無法加工長齒條的技術難題,采用本專利技術直接在普通臥式銑床上即可加工出所需的長齒條,實現了長齒條的自制造,不需送到專門的齒條加工廠進行外協加工,不但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能自主控制生產進度,避免因外協加工的產品交付延期而影響整個生產進度,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銑齒掛頭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掛輪縱向移距分度銑齒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即可hoshu長齒條的技術難題,具體實施例方式它由銑齒掛頭機構和掛輪縱向移距分度銑齒機構組成,其中銑齒掛頭機構由夾具2、驅動軸3、銑軸9、齒輪銑刀7、斜齒輪4構成(如圖1、2所示),夾具2通過本身的燕尾槽安裝在機床上,并用鎖緊拉桿1固定鎖緊;銑軸9和驅動軸3分別用襯套10、墊圈6和螺母5安裝在夾具2上,銑軸9通過斜齒輪4與驅動軸3相連,且銑軸9與驅動軸3互呈90度安裝,利用斜齒輪4之間的嚙合傳動來改變銑軸9的切削方向,驅動軸3連接電動機。齒輪銑刀7通過鍵8、墊圈6和螺母5固定在銑軸9上。工作時,驅動軸3在電動機的驅動下轉動,并通過斜齒輪4的嚙合傳動使銑軸9轉動,且切削方向改變90°,銑軸9的轉動帶動齒輪銑刀7旋轉,從而完成銑齒過程。掛輪縱向移距分度銑齒機構由銑床工作臺11、分度頭15、縱向絲桿17、主動齒輪13、傳動齒輪12和從動齒輪16構成(如圖3所示),銑床工作臺11用于放置待加工的齒條。分度頭15裝在銑床工作臺11上,并與主動齒輪13相連接,主動齒輪13與傳動齒輪12嚙合,傳動齒輪12與從動齒輪16嚙合,從動齒輪16裝在縱向絲桿17上,縱向絲桿17裝在銑床工作臺11中。當轉動分度頭15的分度頭手柄14時,主動齒輪13轉動,通過齒輪嚙合使傳動齒輪12轉動,從動齒輪16通過與傳動齒輪12的嚙合隨之從動;當從動齒輪16轉動時,縱向絲桿17隨之轉動,從而帶動銑床工作臺11移動,移動距離在分度頭15的刻度盤上顯示,分度盤每次轉動的刻度值為一個齒距。當加工的齒條齒距改變時,只需更換齒輪銑刀7,并更換主動齒輪13、傳動齒輪12和從動齒輪16,改變其傳動比即可。權利要求1.一種長齒條的加工裝置,它由銑齒掛頭機構和掛輪縱向移距分度銑齒機構組成,其特征在于銑齒掛頭機構由夾具(2)、驅動軸(3)、銑軸(9)、齒輪銑刀(7)、斜齒輪(4)構成,夾具(2)通過本身的燕尾槽安裝在機床上,并用鎖緊拉桿(1)固定鎖緊;銑軸(9)和驅動軸(3)裝在夾具(2)上,齒輪銑刀(7)裝在銑軸(9)上,銑軸(9)通過斜齒輪(4)與驅動軸(3)相連;掛輪縱向移距分度銑齒機構由銑床工作臺(11)、分度頭(15)、縱向絲桿(17)、主動齒輪(13)、傳動齒輪(12)和從動齒輪(16)構成,分度頭(15)裝在銑床工作臺(11)上,并與主動齒輪(13)相連接,主動齒輪(13)與傳動齒輪(12)嚙合,傳動齒輪(12)與從動齒輪(16)嚙合,從動齒輪(16)裝在縱向絲桿(17)上,縱向絲桿(17)裝在銑床工作臺(11)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齒條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銑軸(9)和驅動軸(3)分別用襯套(10)、墊圈(6)和螺母(5)安裝在夾具(2)上。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長齒條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銑軸(9)和驅動軸(3)互呈90度安裝在夾具(2)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長齒條的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齒輪銑刀(7)通過鍵(8)、墊圈(6)和螺母(5)裝在銑軸(9)上。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長齒條的加工裝置,它由銑齒掛頭機構和掛輪縱向移距分度銑齒機構組成,其中銑齒掛頭機構由夾具(2)、驅動軸(3)、銑軸(9)、齒輪銑刀(7)、斜齒輪(4)構成;掛輪縱向移距分度銑齒機構由銑床工作臺(11)、分度頭(15)、縱向絲桿(17)、主動齒輪(13)、傳動齒輪(12)和從動齒輪(16)構成。利用本專利技術直接在普通臥式銑床上即可加工出所需的長齒條,不但降低了生產成本,能自主控制生產進度,避免因外協加工的產品交付延期而影響整個生產進度,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操作方便、簡單、可靠。文檔編號B23F23/00GK1935432SQ200610200970公開日2007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9日專利技術者舒蘭英 申請人: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舒蘭英,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航天風華精密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