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污染環境的植物修復技術,具體地說是一種利用大生物量非超富集蔬菜小青菜修復治理Cd、DBP復合污染土壤的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大生物量非超富集蔬菜小青菜吸收富集復合污染土壤中的Cd、DBP,并向上轉運到地上部,當蔬菜生長到成熟期將蔬菜整體移除并作為日常食用蔬菜使用,從而達到保證蔬菜品種的同時治理污染土壤;通過反復種植小青菜,重復上述過程,就可以連續提取污染土壤中的Cd、DBP,直到其含量達到環境安全標準。該方法具有工程量小,不破壞土壤理化性質,無二次污染,且可以在治理復合污染土壤的同時保證蔬菜的品種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污染環境的植物修復技術,具體地說是。
技術介紹
土壤是人類獲取食物和其他再生資源的物質基礎.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1],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的重要資源。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環境污染物的排放量與日俱增,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給土壤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其中重金屬、有機物污染的土壤面積在不斷增加,這不僅退化土壤肥力,降低農產品產量和品質,還通過食物鏈危及人類的生命健康.生物學雜志,2004,21 (4) :8-9]。土壤Cd污染是一個全球性問題,污染具有隱蔽性、長期性和不可逆轉性,一旦進入土壤,不易分解、轉化、富集。Cd可在作物的可食部位積累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或動物,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如世界聞名的骨痛病(Cd中毒)就是典型的例證。據統計,過去50年中,全球排放到環境中的Cd達到2.20X 104t. App1. Microbo1. biotechno I, 2003, 61:405-412],目前我國受:Cd、As、Cr、Pb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已近2000萬hm2,約占全國耕地總面積的近1/5,其中Cd污染面積近1000萬hm2,生態學報,2001,21 (7) :1196-1204]。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作為一種重要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phthalate acid esters, PAEs),是常用的塑料增塑劑之一??扇苡诙喾N有機溶劑。近十幾年來,我國塑料大棚和農膜使用量急劇增力口。據報道,1991年我國農膜使用面積已達460萬hm2,1995年我國農膜總產量已近60萬t 土壤學報,1999,36(1) :118-125]。隨著塑料薄膜的大量使用,越來越多的DEHP被釋放進入土壤,已成為在土壤中最常被檢出的有機污染物.China Frest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1993,2 (11) :677-682]。與鄰苯二甲酸二甲酉旨(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正二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丁基芐酯(BBP)和鄰苯二甲酸雙(2-乙基己基)酯(DEHP) 5種PAEs化合物共同被美國國家環保署(USEPA)列為“優先控制污染物”. China FreseiusEnvironmental Bulletin, 1993,2 (11) :677-682 ;文獻 8 :孟平蕊,王西奎,徐廣通,等·濟南市土壤中酞酸酯的分析與分布.環境化學,1996,15(5) :427-432]。CcUDBP大量排放,使土壤遭致污染,生態系統受到破壞,因此,對重金屬-有機物復合污染的治理和修復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在自然界中,污染物很少單獨存在于某一環境中,多具伴隨性和綜合性,往往是多種污染物進入環境并共存,即多種污染物形成的復合污染[文獻9 :Dahman1-MullerH,Oort F V, Gelie B, et al. Strategies of heavy metal uptake by three plant speciesgrowing near a metal amelter .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0,109:231-238.]。所謂復合污染是指多元素或多種化學品,即多種污染物對同一介質(土壤、水、大氣、生物)的同時污染。目前,在土壤重金屬、有機物污染化學及重金屬、有機物污染的植物修復研究中,對于植物在單一元素污染情況下對重金屬、有機物元素的吸收已有較多報道,但對重金屬、有機物共存于同一環境形成的復合污染環境效應的研究還較少.水土保持學報,2006,20 (3): 28-31]。在復合污染情況下,重金屬-有機污染物將對植物有機體的生物量及其它生物指標產生重要影響,從而改變植物對各兀素的吸收能力. Geohimicaet CosmochimicaActa, 2001, 65(17) :2853-2864]。因此,研究復合污染物在不同濃度水平情況下植物對土壤元素的吸收,以及不同植物在復合污染情況下吸收能力的變化,對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土壤環境質量標準的修訂以及復合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修復重金屬、有機物污染土壤,恢復土壤原有功能,一直是國際上的難點和熱點研究課題。近年來,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污染土壤的修復技術研究. Biocyde, 1995, 36(10):61-64 ;文 獻 14 CapIan J A.The worldwide bioremediation industry:prospects forproits. Trends Biotechnol, 1993, 11:320-323]。目前可用于修復治理土壤污染的技術很多,主要包括各種物理、化學、物理化學治理技術和生物修復技術。其中,生物修復技術由于其自身優勢,經常被運用到土壤修復中。生物修復就是利用生物(微生物、植物、動物)作用,削減、去除環境中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毒性,從而恢復土壤功能的生物工程技術。生物修復技術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來達到對環境中污染物的凈化作用(I)通過生物作用改變重金屬、有機物在土壤中的化學形態,使重金屬、有機物固定或降解,降低其在環境中的移動性和生物可利用性;(2)通過生物吸收、代謝達到對重金屬、有機物的削減、凈化與固定作用。與物理化學修復技術相比,生物修復是一種高效廉價的環境友好技術,治理后不僅能夠有效阻止對周圍環境的污染,而且能夠美化環境,改變小氣候、水文等條件,還可以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在生物修復技術中,常用于修復治理重金屬、有機物污染土壤的方法主要是植物修復技術。植物修復(phytoremediation)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積累某種或某些化學元素的理論為基礎,利用植物及其共存微生物體系清除環境中污染物的一門環境污染治理技術。植物修復的對象是重金屬、有機物或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土壤及水體。研究表明,通過植物的吸收、揮發、根濾、降解、穩定等作用,可以凈化土壤或水體中的污染物,達到凈化環境的目的。植物修復的優勢(1)實用范圍廣,在清除土壤中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的同時,可清除污染土壤周圍的大氣、水體中的污染物。(2)污染物在原地去除,不破壞土壤生態環境??赏ㄟ^傳統農業措施種植植物,且可回收重金屬、有機物,減少造成二次污染的機會。(3)植物本身對環境的凈化和美化作用。(4)植物修復過程也是土壤有機質含量和土壤肥力增加的過程,被修復過的土壤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生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大生物量非超富集蔬菜小青菜(BrassicaL. Chinensis Group.)修復治理Cd、DBP復合污染土壤的方法,通過重復種植小青菜達到修復目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為在Cd、DBP復合污染土壤中種植大生物量非超富集蔬菜小青菜,從而實現去除土壤中過量Cd、DBP的目的。在Cd、DBP復合污染土壤中重復種植小青菜,當小青菜生長至成熟期時將植株整體移除收獲。所述在Cd、DBP復合污染土壤中種植的小青菜是指將含2-3片展開真葉高2飛cm的小青菜幼苗移栽到CcUDBP復合污染土壤中。根據待修復土壤肥力狀況,施用促進小青菜生長的氮、磷、鉀肥。在Cd、DBP復合污染土壤中種植的小青菜采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大生物量非超富集蔬菜修復治理Cd、DBP復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d、DBP復合污染土壤中重復種植小青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彥,李定龍,趙潔,陸曉松,胡浩,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大學,常州水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