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屬于中藥領域。該中藥口服液由以下各原料制成:金銀花、黃芩、連翹、薄荷、板藍根、石膏、蘆根、生地黃、郁金、知母、石菖蒲。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清熱祛濕、涼血解毒的功效,是一種安全可靠,無任何毒副作用,有效成分使用率高,見效快的中藥口服液。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口服液,屬于中藥領域。
技術介紹
風熱感冒世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癥狀表現為惡寒發熱、鼻塞流涕、有濃痰、或伴有頭身疼痛、咳嗽、咽喉腫痛等。分析其發病機理,風熱之邪多從口鼻而侵入人體, 其初期表現為表熱證,中醫治法當以“清熱祛濕”、“涼血解毒”,使表邪外出,邪熱從里而解, 二者同時應用,結合辯證施治,治療此病效果良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口服液,它具有清熱祛濕、涼血解毒的功效。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口服液,由以下重量份各原料制成金銀花1(Γ30份、黃芩 10^30份、連翹6、份、薄荷4 10份、板藍根15 30份、石膏10 20份、蘆根15 30份、生地黃 15 30份、郁金3、份、知母6 12份、石菖蒲3、份。優選的,各原料重量份是金銀花20份、黃芩20份、連翹9份、薄荷8份、板藍根20 份、石膏15份、蘆根20份、生地黃20份、郁金6份、知母8份、石菖蒲6份。金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甘寒清熱而不傷胃,芳香透達又可祛邪。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胃、大腸、小腸經。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的功效。 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連翹味苦,性微寒。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薄荷味辛,性涼。入肺經、肝經。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的功效。用于疏風、散熱、辟穢、解毒、外感風熱、頭痛、咽喉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溫病初起、風疹瘙癢、肝郁氣滯、胸悶脅痛。板藍根苦,寒,無毒。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用于溫毒發斑;高熱頭痛; 大頭瘟疫;舌絳紫暗,爛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瘡腫、癰腫;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腦,乙腦,肺炎,神昏吐紐,咽腫,火眼,瘡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石膏辛、甘,大寒。有解肌清熱,除煩止渴、清熱解毒、瀉火的功效。治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干,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煅敷生肌斂瘡。外治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蘆根性寒,味甘。歸肺經、胃經。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的作用。用于熱病煩渴、胃熱嘔吐、肺熱咳嗽、肺癰吐膿、熱淋澀痛。生地黃甘苦,涼。入心、肝、腎經。有清熱、生津滋陰、養血的功效。治陰虛發熱, 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郁金辛、苦,寒。歸肝、心、肺經。有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膽退黃的功效。用于經閉痛經,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狂,黃疸尿赤。知母苦、甘、寒。歸肺、胃、腎經。有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的功效。石菖蒲辛、苦,溫。歸心、胃經。有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理氣,活血,散風,去濕。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 健忘,氣閉耳聾,心胸煩悶,胃痛,腹痛,風寒濕痹,癰疽腫毒,跌打損傷。本專利技術所用到的各種原料都可以從市場購買得到,其規格為醫藥級或食品級均可。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制備上述中藥口服液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另一個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包括Cl)將金銀花、黃芩、連翹、薄荷、板藍根、石膏、蘆根、生地黃、郁金、知母、石菖蒲,以上 i^一味按比例稱 取原料備用。(2)黃芩、板藍根、蘆根、生地黃、知母、石菖蒲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時, 第二、三次各I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并在80°C時加入2mol/L鹽酸溶液適量調節 PH值至7. O,再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用2mol/L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 0, 60°C保溫30分鐘,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 0,揮盡乙醇備用;(3)金銀花、連翅、石膏、薄荷、郁金加水溫浸半小時后,煎煮二次,每次1. 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 1. 25 (70 80°C測),冷至40°C時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殘渣加75%乙醇適量,攪勻,靜置 12小時,濾過,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入黃芩、板藍根、蘆根、生地黃、知母、石菖蒲提取物,并加水適量,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 0,攪勻,冷藏(4 8°C ) 72小時,濾過,濾液加入蔗糖300g,攪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適量并調節pH值至7. O,加水制成 IOOOml,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灌裝,滅菌,即得。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按下述重量稱取各原料(單位g):金銀花20份、黃芩20份、連翹9份、薄荷8份、板藍根20份、石膏15份、蘆根20份、生地黃20份、郁金6份、知母8份、石菖蒲6份。制備方法(O將金銀花、黃芩、連翹、薄荷、板藍根、石膏、蘆根、生地黃、郁金、知母、石菖蒲,以上 i^一味按比例稱取原料備用。(2)黃芩、板藍根、蘆根、生地黃、知母、石菖蒲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時, 第二、三次各I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并在80°C時加入2mol/L鹽酸溶液適量調節 PH值至7. O,再加等量乙醇,攪拌使溶解,濾過,濾液用2mol/L鹽酸溶液調節pH值至2. 0, 60°C保溫30分鐘,靜置12小時,濾過,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7. 0,揮盡乙醇備用;(3)金銀花、連翅、石膏、薄荷、郁金加水溫浸半小時后,煎煮二次,每次1. 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 1. 25 (70 80°C測),冷至40°C時緩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達75%,充分攪拌,靜置12小時,濾取上清液,殘渣加75%乙醇適量,攪勻,靜置 12小時,濾過,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無醇味,加 入黃芩、板藍根、蘆根、生地黃、知母、石菖蒲提取物,并加水適量,以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值至7. 0,攪勻,冷藏(4 8°C ) 72小時,濾過,濾液加入蔗糖300g,攪拌使溶解,再加入香精適量并調節pH值至7. O,加水制成 IOOOml,攪勻,靜置12小時,濾過,灌裝,滅菌,即得。用法口服,一日3次,每次40毫升。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口服液,由以下重量份各原料制成金銀花1(Γ30份、黃芩 10^30份、連翹6、份、薄荷4 10份、板藍根15 30份、石膏10 20份、蘆根15 30份、生地黃 15 30份、郁金3 9份、知母6 12份、石菖蒲3 9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重量份是金銀花20份、黃芩20份、連翹9份、薄荷8份、板藍根20份、石膏15份、蘆根20份、 生地黃20份、郁金6份、知母8份、石菖蒲6份。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口服液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金銀花、黃芩、連翹、薄荷、板藍根、石膏、蘆根、生地黃、郁金、知母、石菖蒲,以上 i^一味按比例稱取原料備用;(2)黃芩、板藍根、蘆根、生地黃、知母、石菖蒲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風熱感冒的中藥口服液,由以下重量份各原料制成:金銀花10~30份、黃芩10~30份、連翹6~9份、薄荷4~10份、板藍根15~30份、石膏10~20份、蘆根15~30份、生地黃15~30份、郁金3~9份、知母6~12份、石菖蒲3~9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蘇建麗,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文創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