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的一種提取工藝,其特征是:在該中藥組合物中加12倍水浸泡30min,煎煮2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煮液,趁熱過濾,減壓濃縮,得到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提取液。本發明專利技術為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的最佳提取工藝參數,為其規模化生產提供參考。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的一種提取工藝路線。
技術介紹
“益元抑瘤湯”是無錫中西醫結合醫院名中醫在古方驗方基礎上,依據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結合多年臨床用藥經驗創制而成的中藥復方湯劑,由黃芪、茯苓、合歡皮、女貞子、靈芝和浙貝母六種中藥材組成。作為醫院制劑,在長期的臨床療效觀察中,我們發現其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抑制腫瘤血管新生,阻抑 腫瘤細胞轉移,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效果,并已申請專利。現中藥制劑制備技術發展迅速,除了保留原有的給藥途徑,還可以延遲藥物的有效期,保持其穩定性,實現藥物的便攜性與大眾化。湯劑是中藥中最重要最廣泛的用藥方式。湯劑的浸出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物理和化學過程,在有效成分從藥材向水溶液轉移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湯劑的煎煮方法與臨床療效的關系十分密切。中藥復方中的每一味藥在治療過程中充當著君、臣、佐、使的作用,針對每一味藥的有效成分,考慮中藥合煎、分煎、共煎三種模式對治療效果的合理性,選擇恰當的煎煮方式。目前煎煮湯藥的方法有傳統的水煎煮法、滲漉法、浸潰法、水蒸氣蒸餾法等,常見的又有超聲提取法、微波提取法、高壓/減壓提取法等。關于中藥的工業生產中主要采用水煎煮法,所需設備簡單、成本較低,國內企業易于接受,適用國內多家中藥廠大規模生產。制劑工藝研究是一項多方位綜合考察的系統研究。制劑工藝研究的目標是得到一個安全、有效、穩定并且質量可控的商業化產品。設置多指標檢測標準已成為重要復方制劑提取工藝的重要手段,而綜合評價中最常用的為經驗性權重法,由專家或主研者根據評價指標的重要性確定權重系數,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而層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 ΑΗΡ)是在專家的主觀判斷基礎上做進一步數學處理,使其更加科學化,將抽象的中醫理論轉化為具體科學的數字化,大大提高了對產品的可控性。AHP是由美國科學家T L Saaty 1970年代提取,是一種解決多目標的復雜問題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它是用決策者的經驗來判斷各衡量目標能否實現的標準之間的相對中藥程度,并合理給出每個決策方案的各標準權數,利用權數求出各方案的優劣次序。AHP的本質是試圖使人的思維條理化、層次化、它充分利用人的經驗和判斷,并予以量化,進而對決策方案進行排序。本專利采用專家經驗確定權重系數,運用AHP驗證其權重合理性、科學性。正交試驗設計(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的一種設計方法,它是根據正交性從全面試驗中挑選出部分有代表性的點進行試驗,這些有代表性的點具備了“均勻分散,齊整可比”的特點,正交試驗設計是分式析因設計的主要方法,是一種高效率、快速、經濟的實驗設計方法,在很多領域的研究中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本專利采用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實驗,以黃芪甲苷得率、總糖得率、總皂苷得率和干物質得率為考察指標,確定最優的提取工藝路線,確定最佳的工藝參數。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的一種提取工藝路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所述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提取方法,按照組合物配方取黃芪、茯苓、合歡皮、女貞子、靈芝和浙貝母中藥材,過篩除細粉,加去離子水,浸泡,煎煮,趁熱過濾,減壓濃縮即得。所述正交試驗,以黃芪甲苷得率、總糖得率、總皂苷得率和干物質得率為指標,篩選一條比較穩定的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最佳提取工藝路線。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提取工藝優化研究取黃芪、茯苓、合歡皮、女貞子、靈芝和浙貝母中藥材組合物,加去離子水浸泡,煎煮,趁熱過濾,減壓濃縮,備用。干物質量得率的測定取提取液5mL置于已干燥至恒重的稱量瓶中,于105°C干燥3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卻30min,稱重三次,計算干物質量及干物質得率。黃芪甲苷得率的測定取提取液50mL,分別加100mL、100mL、50mL水飽和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相,分別加SOmL和40mL氨試液洗2次,棄水相,正丁醇相減壓濃縮至干,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mL,過0. 45 y m微孔濾膜,HPLC色譜分析,其分析條件為色譜柱為Innovation RTP Amide (4. 6mmX 250mm, 5 u m, Column. No. :2254629-101911-01);流動相乙腈-水(32 68),25°C,流速0. 8mL/minELSD檢測器參數漂移管溫度90°C,高純氮,氣體流量 2. 5L/min。線性回歸方程為Y = 2 X 106X_509608,r = 0. 9996,在 0. 68 ~ 3. 4 u g范圍內呈良好線性關系,分析、計算,得出黃芪甲苷含量。總皂苷得率的測定取提取液50mL,,分別加100mL、100mL、50mL水飽和正丁醇萃取3次,合并正丁醇相,減壓濃縮至干,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mL,過0. 45 y m微孔濾膜,取續濾液,置于IOmL具塞比色管,70°C水浴揮干溶劑,室溫下分別加入新配制的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 3mL,高氯酸0. 8mL,搖勻,70°C水浴反應30min,流水冷卻至室溫,分別加冰醋酸至5mL,搖勻,于560nm處測吸光度。其線性回歸方程為Y = 10. 177X-0. 0448,r =0.9991,在0.015 0. 15mg范圍內呈良好線性關系。分析、計算,得出總皂苷含量(以齊墩果酸計)。總糖得率的測定取提取液5mL,加乙醇至終濃度80%進行醇沉,4°C靜置24h之后,4000rpm離心15min,棄上清,加水溶解沉淀并定容至50mL。取2mL樣品,加入ImL新鮮配制的6%苯酹液和5mL濃硫酸,搖勻后置沸水浴中加熱15min,取出后冰浴冷卻,以水對照組為空白,于490nm處測定吸光度。其線性回歸方程為Y = 7. 2694X+0. 0183,r = 0. 9982,在0.02004 0. 14028mg范圍內呈良好線性關系。分析、計算,得出總糖含量(以無水葡萄糖計)。正交實驗根據預實驗單因素試驗的結果,選擇料液比、煎煮時間、煎煮次數三個因素,采用L9(34)正交因素水平表進行實驗,正交因素水平表見下表。權利要求1.一種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的提取工藝路線。其特征在于,在該中藥組合物中加入 12倍水浸泡30min,煎煮2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趁熱過濾,減壓濃縮至干粉即得。2.根據權利要求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其應用包括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提取物的規模化生產。 和2所述,其應用包括用于制備藥物制劑,食品和保健品。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的一種提取工藝,其特征是在該中藥組合物中加12倍水浸泡30min,煎煮2次,每次2小時,合并煎煮液,趁熱過濾,減壓濃縮,得到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提取液。本專利技術為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的最佳提取工藝參數,為其規模化生產提供參考。文檔編號A61P37/04GK102988715SQ201210512779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5日專利技術者邱麗穎, 譚瑩, 馮磊 申請人:江南大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中藥復方“益元抑瘤湯”的提取工藝路線。其特征在于,在該中藥組合物中加入12倍水浸泡30min,煎煮2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趁熱過濾,減壓濃縮至干粉即得。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邱麗穎,譚瑩,馮磊,
申請(專利權)人:江南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