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發熱的中藥,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參1-2,川楝子5-8,蒼術6-8,薄荷1-2,崗梅根5-8,芙蓉根5-8、桂枝4-6、知母5-8,旋覆花3-4,柚子花8-10,魚腥草5-8,金銀花2-4,菱角殼10-12,防風5-8,升麻8-10,牡丹皮5-8,槐花3-4,甘草5-8,蒲公英1-2。本發明專利技術配伍合理,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藥,確切地說是一種治療發熱的中藥。
技術介紹
發熱是由于人體產熱過多和散熱不足引起的體溫高于正常的癥狀。引起發熱的病因很多,臨床最常見的是微生物感染所致,非感染性的一些疾病如腫瘤、甲亢、風濕免疫性疾病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也會有發熱。中醫傳統上把發熱按照外感發熱和內傷發熱分類,外感病有邪,內傷多虛,而常兼氣滯、血瘀、痰飲、水濕為患,隨其偏重,各安其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存缺陷,提供一種療效顯著,不易復發的治療發熱的中藥。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方案實現 一種治療發熱的中藥,其特征在于 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參1-2,川楝子5-8,蒼術6-8,薄荷1-2,崗梅根5-8,芙蓉根5-8、桂枝4-6、知母5-8,旋覆花3_4,柚子花8_10,魚腥草5_8,金銀花2_4,菱角殼10-12,防風5-8,升麻8-10,牡丹皮5-8,槐花3_4,甘草5_8,蒲公英1_2。所述的一種治療發熱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參2,川楝子8,蒼術8,薄荷2,崗梅根5,芙蓉根5、桂枝6、知母5,旋覆花4,柚子花10,魚腥草5,金銀花4,菱角殼10,防風8,升麻8,牡丹皮5,槐花4,甘草8,蒲公英I。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1、本專利技術對發熱療效顯著,收治門診患者共81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5例,年齡為14-20歲的18例,25-45歲的43例,50-60歲的20例,無效2例; 2、本專利技術治療發熱,用藥每3天為一療程,連服1-2個療程痊愈; 3、發熱多由臟腑不調,器官炎癥等原因引起,引起免疫混亂,原因復雜,本專利技術以西洋參增強免疫力,重用清解藥物,配伍合理,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效果好。具體實施例方式—種治療發熱的中藥,其是由下述重量份(g)的原料制成西洋參2,川楝子8,蒼術8,薄荷2,崗梅根5,芙蓉根5、桂枝6、知母5,旋覆花4,柚子花10,魚腥草5,金銀花4,菱角殼10,防風8,升麻8,牡丹皮5,槐花4,甘草8,蒲公英I。用法與用量日服I帖,煎水,分2至3次服完。三日為一個療程。典型病例 病例1: 張某,男,48歲。發熱,發熱時高時低,伴惡寒,體溫波動在37. 9°C 38°C,夜間斷續汗出,舌暗,苔黃膩,脈弦滑。服用本實施例1個療程后,患者癥狀全部消失,痊愈,體溫正常。病例2 徐某,女,29歲。每年夏天氣溫30°C以上時即有低熱,體溫在37. 4°C 37. 9°C之間,伴胸悶憋氣,呼吸不暢,心慌乏力,納差眠差。服用本實施例1個療程,患者癥狀全部消失,痊愈,體溫正常。病例3: 潘某,女,22歲。發熱,體溫波動在37. 8°C 38°C,伴惡寒,汗出不暢,下肢酸痛,舌暗紅,苔黃膩,脈弦滑,伴頭痛,頭痛如裹,疲倦乏力,腰痛,大便每日I 2次,量少。服用本實施例1個療程后,患者癥狀全部消失,痊愈,體溫正常。病例4: 趙某某,男,59歲。發熱,伴惡寒,體溫波動在38. (TC 38. 9°C,胸悶,舌暗,苔黃膩,脈 弦滑。服用本實施例1個療程后,患者癥狀全部消失,痊愈,體溫正常。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發熱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參1-2,川楝子5-8,蒼術6-8,薄荷1-2,崗梅根 5-8,芙蓉根5-8、桂枝4-6、知母5-8,旋覆花3_4,柚子花8_10,魚腥草5_8,金銀花2_4,菱角殼10-12,防風5-8,升麻8-10,牡丹皮5-8,槐花3-4,甘草5-8,蒲公英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發熱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參2,川楝子8,蒼術8,薄荷2,崗梅根5,芙蓉根5、桂枝6、知母5,旋覆花4,柚子花10,魚腥草5,金銀花4,菱角殼10,防風8,升麻8,牡丹皮5,槐花4,甘草8,蒲公英I。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發熱的中藥,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參1-2,川楝子5-8,蒼術6-8,薄荷1-2,崗梅根5-8,芙蓉根5-8、桂枝4-6、知母5-8,旋覆花3-4,柚子花8-10,魚腥草5-8,金銀花2-4,菱角殼10-12,防風5-8,升麻8-10,牡丹皮5-8,槐花3-4,甘草5-8,蒲公英1-2。本專利技術配伍合理,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文檔編號A61K36/8964GK102988708SQ20121054745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7日專利技術者吳樂尚 申請人:鳳臺縣中醫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發熱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西洋參1?2,川楝子5?8,蒼術6?8,薄荷1?2,崗梅根5?8,芙蓉根5?8、桂枝4?6、知母5?8,旋覆花3?4,柚子花8?10,魚腥草5?8,金銀花2?4,菱角殼10?12,防風5?8,升麻8?10,牡丹皮5?8,槐花3?4,甘草5?8,蒲公英1?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樂尚,
申請(專利權)人:鳳臺縣中醫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