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腰間盤突出的中藥組合物,其中,各原料藥按照重量單位配置如下:制川烏18-25g,當歸須50-65g,黃芪50-65g,金毛狗脊50-65g,川斷50-65g,補骨脂50-65g,炒杜仲25-35g,牛夕25-35g,鹿角霜25-35g,三七15-25g,仙茅25-35g,木瓜25-35g,灸僵蠶25-35g,蜈蚣10-15條,全蟲10-20g,土蟲15-25g,地龍15-25g。乳香10-15g、沒藥10-15g、肉桂10-15g、元胡10-15g。本發明專利技術活血化瘀,消腫定痛。平肝熄風,補腎壯陽,驅寒燥濕,補中益氣壯陽扶正且藥源廣泛,成本低廉,無毒副作用。有效率達82.2%,良好為93.5%。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含有來源于植物原料的醫用配制品,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腰間盤突出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介紹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纖維環破裂后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造成以腰腿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腰間盤相當于一個微動關節,是由透明軟骨板、纖維環和髓核組成,分布在腰椎骨間。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或外傷所致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處脫出,壓迫腰椎神經,從而出現腰腿放射性疼痛。腰椎間盤突出的現象在最近幾年中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發病原因1、外力作用腰部外傷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因之一,急性外傷時可波及纖維環、軟骨板等結構,而促使已退變的髓核突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部分人往往存在長期腰部用力不當、過度用力姿勢或體位的不正確等情況,是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例如長期從事彎腰工作的煤礦工人和建筑工人需經常彎腰提舉重物,又如汽車駕駛員長期處于坐位和顛簸狀態。這些長期反復的外力造成的損傷日積月累地作用于椎間盤,加重了退變的程度。2、椎間盤自身解剖因素的弱點,也是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1)椎間盤在成人之后逐漸缺乏血液循環,修復能力也較差,特別是在退變產生后,修復能力更加微弱。(2)椎間盤后外側的纖維環較為薄弱,而后縱韌帶在腰、骶平面時寬度顯著減少,對纖維環的加強作用明顯減弱。(3)腰骶段先天異常腰骶段畸形可使發病率增高,這些異常常造成椎間隙寬度不等,并常造成關節突關節受到更多的旋轉勞損,使纖維環受到的壓力不一,加速退變。3、種族、遺傳因素有色人種發病率較低;例如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等發病率較其他民族明顯要低。這是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中比較常見一種。表現癥狀1、腰間盤突出患者會出現腰部活動障礙,不管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腰部活動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尤其是以后伸障礙最為明顯,而且少數患者會在前屈時明顯受限。2、腰間盤突出患者會出現腰部疼痛的現象。很多人會存在不定期的腰痛史,或者有時會出現反復 的腰痛現象。腰痛的輕重程度不同,嚴重者會影響他的翻身或坐立。3、患者會出現下肢放射痛。一側下肢坐骨神經區域放射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常在腰痛消失或減輕時出現。疼痛從臀部開始,逐漸放射腿亞大后側、小腿外側,有的可發展到足背外側、足跟或足掌,影響站立和行走。如果突出部在中央,則在馬尾神經癥狀,雙側突出則放射可能為雙側性或交替性。4、患者也會出現患肢溫度下降。不少患者患肢感覺發涼,客觀檢查,患肢溫度較健側降低;有的足背動脈搏動亦較弱,這是由于交感神經受刺激所致。須與栓塞性動脈炎相鑒另O。 5、患者會有主觀麻木感病程較長者,常有主觀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側、足背、足跟或足掌。6、腰間盤突出患者多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脊椎側彎。側凹的方向可以表明突出物的位置與神經根的關系。中醫對于腰間盤突出的治療原則為,治病求本,這一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醫治療原理主要是指尋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標本兼治”。調整陰陽,疾病的發生,從根本上說是陰陽的相對平衡遭到破壞,出現偏勝偏衰的結果。因此,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促進陰平陽秘,乃是治療的根本法則之一,這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醫治療原理。調理氣血關系,氣血是各臟腑及其它組織功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氣血各有其功能,又相互為用。調理氣血是以“有余瀉之,不足補之”為原則,使它們的關系恢復協調。扶正與祛邪,疾病的過程,是正氣與邪氣矛盾雙方相互斗爭的過程。因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醫治療方法治療疾病,就要扶助正氣,祛除邪氣,改變邪正雙方的力量對比,使之有利于疾病向痊愈方向轉化,這也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醫治療原理。調整臟腑功能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與臟,腑與腑,臟與腑之間在生理上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因此,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醫治療方法注意調整各臟腑之間的關系,使其功能協調,才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中醫中藥治療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其藥源廣泛,毒副作用小。故,本專利技術旨 在提供活血化瘀,消腫定痛為主。以平肝熄風,補腎壯陽,驅寒燥濕為輔,以補中益氣壯陽扶正為佐,以調和藥性,引藥歸經為使的一種治療腰間盤突出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活血化瘀,消腫定痛為主。以平肝熄風,補腎壯陽,驅寒燥濕為輔,以補中益氣壯陽扶正為佐,以調和藥性,引藥歸經為使的一種治療腰間盤突出的中藥組合物。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治療腰間盤突出的中藥組合物,其中,各原料藥按照重量單位配置如下 制川烏18-25g,當歸須50-65g,黃芪50_65g,金毛狗脊50_65g,川斷50_65g,補骨脂50-65g,炒杜仲25-35g,牛夕25_35g,鹿角霜25_35g,三七15_25g,仙茅25_35g,木瓜25-35g,灸僵蠶25-35g,蜈蚣10-15條,全蟲10_20g,土蟲15_25g,地龍15_25g。乳香10_15g、沒藥 10-15g、肉桂 10-15g、元胡 10_15g?;蛘?,各原料藥按照重量單位配置如下 制川烏18-20g,當歸須50-60g,黃芪50-60g,金毛狗脊50_60g,川斷50_60g,補骨脂50-60g,炒杜仲25-30g,牛夕25-30g,鹿角霜25-30g,三七15_20g,仙茅25_30g,木瓜25-30g,灸僵蠶25-30g,蜈蚣10-12條,全蟲10_15g,土蟲15_20g,地龍15_20g。乳香10-12g、沒藥 10-12g、肉桂 10-12g、元胡 10_12g?;蛘?,各原料藥按照重量單位配置如下 制川烏20-25g,當歸須60-65g,黃芪60_65g,金毛狗脊60_65g,川斷60_65g,補骨脂60-65g,炒杜仲30-35g,牛夕30_35g,鹿角霜30_35g,三七20_25g,仙茅30_35g,木瓜30-35g,灸僵蠶30-35g,蜈蚣12-15條,全蟲15_20g,土蟲20_25g,地龍20_25g。乳香12-15g、沒藥 12-15g、肉桂 12-15g、元胡 12_15g?;蛘?,各原料藥按照重量單位配置如下制川烏20-22g,當歸須55-62g,黃芪55_62g,金毛狗脊55_62g,川斷55_62g,補骨脂55-62g,炒杜仲28-32g,牛夕28_32g,鹿角霜28_32g,三七18_22g,仙茅28_32g,木瓜28-32g,灸僵蠶28-32g,蜈蚣11-13條,全蟲12_18g,土蟲18_22g,地龍18_22g。乳香ll_13g、沒藥 ll_13g、肉桂 ll_13g、元胡 ll_13g。為更好的實現本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治療腰間盤突出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其中,當中藥組合物為蜜煉丸劑時,其制備方法如下 將各原料藥加水浸泡30分鐘至I小時,加熱煮沸30分鐘,過濾,濾液備用;濾渣加水,第二次加熱,煮沸30分鐘,再過濾,濾液備用;濾渣再加水,第三次加熱煮沸40分鐘,過濾;將三次濾液合在一起,加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控制在80°C,烘干后冷卻,與蜂蜜混在一起搓成細條,制丸臘封包裝; 或者,當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膠囊劑,其制備方法如下· 將各原料藥加總重量10倍量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時,將3次提取液合并,減壓回收乙醇,并濃縮至藥液濃度為O. 5g生藥/mL,抽濾后,濾液的相對密度為20°C時1.08 ;所述濾液流經體積為IO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腰間盤突出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藥按照重量單位配置如下:制川烏18?25g,當歸須50?65g,黃芪50?65g,金毛狗脊50?65g,川斷50?65g,補骨脂50?65g,炒杜仲25?35g,牛夕25?35g,鹿角霜25?35g,三七15?25g,仙茅25?35g,木瓜25?35g,灸僵蠶25?35g,蜈蚣10?15條,全蟲10?20g,土蟲15?25g,地龍15?25g,乳香10?15g、沒藥10?15g、肉桂10?15g、元胡10?15g。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嚴中明,張金良,那靜,
申請(專利權)人:嚴中明,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