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花椒20-40份,膽草40-60份,艾葉10-30份,白礬10-30份,大黃20-40份,金銀花20-40份。本發明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散熱止痛的功效,其治療日曬瘡療效快,作用可靠,其組分藥源廣、配制簡便、無毒副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介紹
日光照射后出現的皮疹,稱為日曬瘡。西醫所稱的日光性皮炎和光感性皮炎。一般在暴曬后數小時內于暴露部位出現皮膚紅腫,亦可起水皰或大皰,是一種由光線引起的、發生于暴露部位的過敏反應性皮膚病。皮損部位有燒灼感、癢感或刺痛。輕者I一2天皮疹可逐漸消退,有脫屑或遺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著;重者可伴有類似感冒癥狀,如發燒、乏力、 全身不適等,約一周左右即可恢復。應根據皮損情況治療。局部治療(1)2. 5%消炎痛溶液外抹。(2)大皰、滲出液多時,可用2% 4%硼酸溶液;牛奶液(牛奶和水50 5)或生理鹽水(一茶匙鹽溶于500 600ml水中)等溶液進行濕敷,每次15 20分鐘,一日2 3次。全身治療用抗組織胺藥賽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撲爾敏4 Smg每日3次口服,同時配合服用維生素C及復合維生素B。重癥者可內服外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上述局部及全身治療日曬瘡存在著療效慢的不足。中醫認為,日曬瘡多由于日光曝曬,暑熱邪毒內侵,疏泄不暢,郁于肌膚而發。根據中醫理論,針對日曬瘡的發病機理,以清熱燥濕、止痛止癢為治則,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配制方便、藥源廣、成本低、療效快、作用可靠、無副作用的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花椒20-40份,膽草40-60份,艾葉10-30份,白礬10-30份,大黃20-40份,金銀花20-40份。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花椒30份,膽草50份,艾葉20份,白礬20份,大黃30份,金銀花30份。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中花椒具有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膽草具有清熱燥濕、瀉肝定驚的功效;艾葉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白礬具有解毒殺蟲、燥濕止癢、止血、止瀉、化痰的功效;大黃具有瀉火消積、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瘀止咳的功效;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功效。本專利技術組合物中的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具有協同作用,共奏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散熱止痛之功效,對日曬瘡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本專利技術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其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后外涂。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快,作用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總有效率96. 2%,治愈率達80. 8%。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花椒30g,膽草50g,艾葉20g,白礬20g,大黃30g,金銀花30g。 實施例2 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花椒20g,膽草60g,艾葉IOg,白礬30g,大黃20g,金銀花40g。實施例3 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花椒40g,膽草40g,艾葉30g,白帆IOg,大黃40g,金銀花20g。實施例4 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花椒25g,膽草55g,艾葉15g,白礬25g,大黃25g,金銀花35g。實施例5 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花椒35g,膽草45g,艾葉25g,白礬15g,大黃35g,金銀花25g。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后涂抹于患處。其制取藥劑的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 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8厘米,進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鐘;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鐘。兩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臨床療效總結 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用于臨床觀察病例52例,其中男16例,女36例,年齡15 50歲。病程最短者3天,最長者達20天,平均5. 8天。二、診斷標準 (1)、多見于夏季。 (2)、皮疹好發于暴露部位,如額、面頰、頸項、手背和前臂等處。三、用法用量臨床應用時,組合物中的組分用量根據患者的癥狀酌情增減。一天一劑,水煎兩遍取汁約60ml,分早、中、晚三次涂抹于患處。期間忌食灰菜、小白菜、菠菜、莧菜等光感性物質的蔬菜。四、療效標準 (1)治愈臨床主要癥狀及體征消失; (2)有效主要癥狀明顯減輕,瘡面有所減輕; (3)無效;主要癥狀無變化,也未惡化。五、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涂藥1-10天,治愈42例,有效8例,無效2例。治療期間未發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病例1: 李某,女,18歲,酷日曝曬后,局部出現大片水腫性鮮紅色斑片,邊緣清楚,剛起水泡?;继幫磕ū緦@夹g的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3天,癥狀基本消失,水泡消失;繼續涂抹本專利技術的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2天,諸癥狀均消失,治愈。病例 2 于某,女,21歲,稍經日曬即出 現紅斑,嚴重時伴隨水皰,自覺刺痛。日曬即加重,而避免日曬則癥狀明顯好轉。患處涂抹本專利技術的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4天,紅斑,水皰減輕,刺痛消失。繼續涂抹本專利技術的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3天,紅斑、水皰、刺痛皆消失。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花椒20-40份,膽草40-60份,艾葉10-30份,白礬10-30份,大黃20-40份,金銀花20-40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花椒30份,膽草50份,艾葉20份,白礬20份,大黃30份,金銀花30份。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組成花椒20-40份,膽草40-60份,艾葉10-30份,白礬10-30份,大黃20-40份,金銀花20-40份。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散熱止痛的功效,其治療日曬瘡療效快,作用可靠,其組分藥源廣、配制簡便、無毒副作用。文檔編號A61K36/758GK102988564SQ201210476279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專利技術者王雪娟 申請人:王雪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日曬瘡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花椒20?40份,膽草40?60份,艾葉10?30份,白礬10?30份,大黃20?40份,金銀花20?40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雪娟,
申請(專利權)人:王雪娟,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