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瓜果蔬菜的無土栽培基質,屬于無土栽培技術領域。該基質配方組分體積比為:醋糟40-50%,木薯渣10-20%,草木灰15-25%,蛭石10-20%;該基質含水量25-45%,總孔隙度65-95%,有機質含量≥25%,總養分含量2-5%,粒徑0.1-4.9mm,容重0.2-0.8g/cm3,氣水比為1:2-4,EC值為1-3mS/cm,pH為6-7.5。本發明專利技術主要利用有機廢棄物作為原料,經過高溫發酵處理,生產無土栽培基質,變廢為寶,化害為利。且成本低,質地輕,養分全,很適合瓜果蔬菜的生長發育,是蔬菜無土栽培的良好基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無土栽培基質,特別是涉及一種瓜果蔬菜的無土栽培基質,屬于無土栽培
技術介紹
無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質或者營養液進行灌溉栽培的方法,主要應用在瓜果蔬菜或者花卉栽培上,是一項省水、省肥又省工的高產優質先進技術,該技術起源于19世紀中,20世紀30年代開始應用于農業生產,荷蘭、日本、新西蘭、意大利等國家應用比較廣泛,目前無土栽培技術已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應用發展。 我國無土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起步較晚,但較原始的無土栽培技術卻有悠久歷史,如生豆芽、種水仙早有記載(宋代就有)。但較正規的科學研究和生產應用,則是近幾十年的事。山東農業大學于1975年開始用蛭石栽培西瓜、黃瓜、番茄等均獲成功,1987年在勝利油田推廣面積達6000平方米。1985年在河北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召開了全國會議,成立了中國的無土栽培學組,并于1986、1987年召開了全國性的學術討論會,出席者多達百人。1988年5月,中國首次出席了在荷蘭召開的第七屆國際無土栽培學會的年會,并在會上發表了論文,引起了很多國家的重視。基質栽培是無土栽培中推廣面積最大的一種方式。它是將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機或無機的基質中,通過滴灌或細流灌溉的方法,供給作物營養液。目前世界各國大多數采用礫、沙、泥(草)炭、蛭石、珍珠巖、巖棉、鋸木屑等作為固定基質。歐洲許多國家目前應用較多的基質是巖棉,它是由60%的輝綠巖,20%石灰石和20%的焦碳混合后,在1600°C的高溫下煅燒熔化,再噴成直徑為O. 005毫米的纖維,而后冷卻壓成板塊或各種形狀。巖棉的優點是可形成系列產品(巖棉栓、塊、板等),使用搬運方便,并可進行消毒后多次使用。但是使用幾年后就不能再利用,廢巖棉的處理比較困難,在使用巖棉栽培面積最大的荷蘭,已形成公害。所以,日本現在有些人主張開發利用有機基質,使用后可翻入土壤中做肥料而不污染環境。隨著無土栽培技術的推廣應用,基質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專業從事基質生產的企業也應運而生,基質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逐漸呈現細分化、專用化的發展趨勢,目前最主要的種類分為育苗基質和栽培基質兩種,育苗基質是根據幼苗生長發育條件配制的專用基質,而栽培基質是根據不同園藝品種細分,如蔬菜栽培基質、花卉栽培基質等等。目前,國內外應用最廣泛的栽培基質是以泥炭、巖棉、蛭石、珍珠巖、菇渣、鋸木屑、蘆葦末、細沙、煤渣、秸桿粉等為主要原料,用一種或者幾種原料的混合物配制而成,中國專利CN1128573C公開了江蘇理工大學李萍萍等利用蘆葦末作為植物育苗和栽培基質的專利授權文獻;中國專利CN 101933451A公開了重慶市永川區中山路辦事處花果村冷家沱村民小組蘇容的一種用于無土栽培的基質,是由含水率為63-73%的泥碳和未含水的膨化珍珠巖按9 I的重量比混合造粒而形成;2010年I月20日,中國專利CN101627718A公開了一種無土栽培的基質,該基質由毯子和無織布組成,無織布夾在兩層毯子之間;其中無織布是10-200G/M2,毯子是500-5000G/M2。醋渣是制醋企業的下腳料,大約占制醋原料的70-80%,是它是由糯米、麩皮、礱糠等原料經制醋發酵后過濾的殘渣,營養還比較豐富,由于鮮醋渣中含有較多的有機酸和微生物,不耐存放,久存易腐爛變質,污染環境;加上其纖維含量多,能量效率低,EC值高,且數量大,酸味濃,成為制醋企業難以消化處理的有機廢棄物。恒順醋業是江蘇鎮江的一家制醋企業,年產量達到18萬噸,醋渣的產出量就超過10萬噸。中國專利CN 1394469A公開了江蘇大學李萍萍《以醋糟為原料生產植物育苗和栽培用的基質及制造方法》的專利申請方案,并具體公開了用含水量70%左右的醋糟原料加入有效微生物、雞糞和粉煤灰,充分攪拌均勻后進行堆制發酵,并覆蓋防水保溫材料。中國專利CN 102584461 A公開了江蘇大學李萍萍等《一種設施蔬菜無土栽培基質及應用》的專利申請方案,并具體公開了該基質由經過發酵的醋糟、草炭、蛭石按照體積比6 (2-1) ; (2-1)混合而成。綜上所述,現有國內栽培基質生產單位主要以蛭石、珍珠巖、泥炭及動物糞便、蘆葦末、中藥渣、菇渣等作為基質原料。然而,泥炭產于東北,資源緊,不能再生,江蘇的企業使用泥炭成本很高;蘆葦末、中藥渣、菇渣等顆粒大,需要粉碎加工;動物糞便雖然營養豐富,但存在數量少,收集困難等不足,難以滿足工廠化栽培的需要。雖然有利用醋糟生產基質的報道,但其基質組成成分單一,營養物質偏低,應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以發酵的醋糟和木薯渣為主要原料,組成成分豐富,營養價值高的瓜果蔬菜無土栽培專用栽培基質的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瓜果蔬菜的無土栽培基質,由醋糟、木薯渣、蛭石及草木灰組成,其特征在于該基質配方組分體積比為醋糟40-50%,木薯渣10-20%,草木灰15-25%,蛭石10-20% ;該基質含水量25-45%,總孔隙度65-95%,有機質含量彡25%,總養分含量2_5%,粒徑O. 1-4. 9mm,容重O. 2-0. 8g/cm3,氣水比為I 2-4, EC值為l_3mS/cm,pH為6-7. 5,氯離子含量彡1.0,蛔蟲卵死亡率> 95%,大腸桿菌含量彡100個/g,砷化物含量彡30mg/kg,鎘及其化合物含量(O. 3mg/kg,鉛及其化合物含量彡300mg/kg,鉻及其化合物含量彡200mg/kg,萊及其化合物含量< O. 5mg/kg。所述醋糟和木薯渣是經過發酵處理的腐熟物,所述發酵處理是用高溫速腐劑或EM微生物制劑對醋糟和木薯渣進行堆制腐熟處理,堆制時間為2-6個月;優先的發酵處理堆制時間為4個月;進一步優先的發酵處理堆制時間為6個月。所述高溫速腐劑的用量為每IOOm3原料加入速腐劑15_20kg ;所述EM微生物制劑的用量為每IOOm3原料加入EM原液l-2kg。所述總養分為Ν+Ρ205+Κ20。該基質配方優選的體積比為醋糟50%,木薯渣20%,草木灰15%,蛭石15%。該基質另外一種優選的配方體積比為醋糟40%,木薯渣15%,草木灰25%,蛭石20%。優選的,該基質含水量35%,總孔隙度70%,有機質含量20%,Ν+Ρ205+Κ20總養分含量5%,粒徑 2-3mm,容重 O. 5g/cm3,氣水比為1:3,EC 值為1. 8mS/cm, pH 為 7。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針對醋糟有機酸含量高的特點,使用堿性比較高的草木灰為輔料,不僅可以降低基質的酸堿度,且草木灰含鉀量比較高,還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很適合瓜果蔬菜幼苗的生長發育O2、醋糟和木薯渣都是輕工業的有機廢棄物,數量多,用途少,用于生產蔬菜無土栽培基質,可以減少環境污染,變廢為寶,化害為利。3、本專利技術生產的瓜果蔬菜栽培基質,質地疏松、養分含量豐富,有機質含量高、無毒無害、無雜草種子、含有有益微生物菌群,能夠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可以廣泛應用于瓜果蔬菜無土栽培。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專利技術,應理解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而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在閱讀了本專利技術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專利技術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實施例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瓜果蔬菜的無土栽培基質,由醋糟、木薯渣、蛭石及草木灰組成,其特征在于:該基質配方組分體積比為:醋糟40?50%,木薯渣10?20%,草木灰15?25%,蛭石10?20%;該基質含水量25?45%,總孔隙度65?95%,有機質含量≥25%,總養分含量2?5%,粒徑0.1?4.9mm,容重0.2?0.8g/cm3,氣水比為1:2?4,EC值為1?3mS/cm,pH為6?7.5,氯離子含量≤1.0,蛔蟲卵死亡率≥95%,大腸桿菌含量≤100個/g,砷化物含量≤30mg/kg,鎘及其化合物含量≤0.3mg/kg,鉛及其化合物含量≤300mg/kg,鉻及其化合物含量≤200mg/kg,汞及其化合物含量≤0.5mg/kg,該基質是外觀棕褐色或黑褐色的顆粒狀固體,無異味或稍有腐殖氣味或燒木氣味。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立新,朱忠貴,蔡培元,史振俠,
申請(專利權)人:鎮江培蕾基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