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提高香菇品質的方法,選擇以香根草屑為主要原料的香菇栽培基質,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滅菌;接種;發菌養菌;采后管理;后期處理如常規。采用上述方案得到的香菇菌絲生長勢好、轉色好、病態率低、鮮品總產量高、生物學轉化率高、商品性好,同比栽培每袋增值1.8元,且內含人體所需的17種氨基酸、蛋白質(干基)、粗纖維、總磷等均高于木屑袋料栽培的香菇,符合人們對香菇口感、品質、理化指標等的要求,也有利于人們增加收益,有利于可持續發展,適宜大面積普及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食用菌栽培
,特別是。
技術介紹
我國中西部山區、丘陵地區資源豐富,栽培食用菌歷史悠久。隨著生產生活的發展,食用菌產業已成為各地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以香菇、木耳、天麻、靈芝、豬苓、茯苓等木腐菌為主栽菌類。眾所周知,香菇也是我國的有名特產之一,它的栽培季節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傳統的雜木袋料香菇栽培方法存在著以下問題1.需要連年大量栽培木腐性菌類,對林木資源消耗嚴重,與我國現行的保護生態環境、綠色循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相背離;2.木屑來源匱乏造成香菇產量低、農民低收成、低收入,不利于人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3.隨著人對飲食要求的提高,現有的雜木袋料香菇已無法滿足人們對香菇口感、 品質、理化指標等的要求。因此研究開發高產高效、成本低、品質好的的香菇栽培基質已成為發展香菇生產的關鍵所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給人們提供。,包括如下步驟 a.滅菌對香菇栽培基質進行常壓滅菌,采用循環蒸汽包圍使其在4 6小時內溫度上升至100°C,并維持24小時;然后進行高壓滅菌,壓力應保持1. 2 1. 5 kg /cm2,維持1. 5小時,待壓力減為“ O ”時出袋;所述香菇栽培基質包括80% 90%質量的香根草屑、9% 19%質量的麥麩,O. 5 1. 5%質量的石膏,將固體物料充分拌均勻后,再加水拌勻至濕度達到65%,裝入雙層袋中,內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 加水拌勻至濕度達到65%的參照為以手緊握拌好的料,指縫間有水滲出但不滴水為宜。選擇生長于中原的香根草優良品種作為主要原料的原因是該品種生長期長,基質營養成分穩定,木質化程度高。內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的優點在于出菇免割。所述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的優點在于防止雜菌侵染,保溫、保濕。內袋選用55cmX25cmX0. 02cm規格塑料袋的優點在于內袋超薄,出菇時免割袋,省時省力,同時內袋與料面緊密接觸,減少了病害發生。b.接種在接種室清潔、干燥、密閉的基礎上,用硫磺、甲醛、高錳酸鉀氣霧消毒盒、二氧化碳消毒液或乙酸徹底滅菌,并使用臭氧燈殺菌,無菌條件下,先去外套袋,采用點穴式接種適齡菌種,每袋6 8穴,接種后迅速用無菌膠布封口,再套上外套袋,集中轉入養菌室發菌; c.發菌養菌集中采用棚式層堆發菌養菌,堆高6 8層,用草苫、玉米桿等遮陰,并在棚室外張掛遮陽網,培養室內空氣相對濕度為60% 70%,通風、暗光、衛生,溫度22°C 27°C,中間進行精細化管理,定期消毒、翻堆、刺孔檢雜防雜,菌絲長滿袋并開始形成瘤狀物后上架越夏轉色;d.采后管理香菇采收后菌棒在溫度22°C 26°C、濕度80% 85%、暗光、通風條件下養菌7 10天,缺水時須及時補水或營養液,準備生產下潮菇; e.后期處理如常規。本專利技術中所用的固態物料主要成分是香根草屑,以其作為香菇基質的主要原料。該品種生長期長,基質營養成分穩定,木質化程度高。種植香根草,保護生態環境,防治水土流失;有效解決“菌林”矛盾,使用替代物栽培優質無公害香菇,發展低碳經濟,節約林木資源,增加農民收益。香菇采摘后,菌棒經處理,還可作為優質飼料,實現了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加之國家倡導扶持生態、環保、低碳、高效、綠色循環可持續農業的發展,給香根草栽培及綜合開發利用注入了新鮮血液。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基質,不僅進行常壓滅菌而且進行高壓滅菌,滅菌的效果更好,出現病蟲害的機率更低。栽培基質采用雙套袋雙袋,內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的優點在于出菇免割,省時省力,同時內袋與料面緊密接觸,減少了病害發生;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的優點在于防止雜菌侵染,保溫、保濕。經過三年的連續設計、對比試驗,香菇產品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鄭州)實物檢測,用香根草做栽培基質生產的香菇與木屑栽培香菇相比,菌絲生長勢好、轉色好、病態率低、鮮品總產量高、生物學轉化率高、商品性好,同比栽培每袋增值1. 8元,且內含人體所需的17種氨基酸、蛋白質(干基)、粗纖維、總磷均高于木屑袋料栽培的香菇,符合人們對香菇口感、品質、理化指標等的要求,也有利于人們增加收益,有利于可持續發展,適宜大面積普及推廣。具體實施例方式,包括如下步驟1.滅菌對香菇栽培基質進行常壓滅菌,采用循環蒸汽包圍使其在4 6小時內溫度上升至100°C,并維持24小時;然后進行高壓滅菌,壓力應保持1. 2 1. 5 kg /cm2,維持1.5小時,待壓力減為“ O ”時出袋;所述香菇栽培基質包括80% 90%質量的香根草屑、9% 19%質量的麥麩,O. 5 1. 5%質量的石膏,將固體物料充分拌均勻后,再加水拌勻至濕度達到65%,裝入雙層袋中,內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 加水拌勻至濕度達到65%的參照為以手緊握拌好的料,指縫間有水滲出但不滴水為宜。選擇生長于中原的香根草優良品種作為主要原料的原因是該品種生長期長,基質營養成分穩定,木質化程度高。內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的優點在于出菇免割。所述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的優點在于防止雜菌侵染,保溫、保濕。內袋選用55cmX25cmX0. 02cm規格塑料袋的優點在于內袋超薄,出菇時免割袋,省時省力,同時內袋與料面緊密接觸,減少了病害發生。2.接種在接種室清潔、干燥、密閉的基礎上,用硫磺、甲醛、高錳酸鉀氣霧消毒盒、二氧化碳消毒液或乙酸徹底滅菌,并使用臭氧燈殺菌,無菌條件下,先去外套袋,采用點穴式接種適齡菌種,每袋6 8穴,接種后迅速用無菌膠布封口,再套上外套袋,集中轉入養菌室發菌; 3.發菌養菌集中采用棚式層堆發菌養菌,堆高6 8層,用草苫、玉米桿等遮陰,并在棚室外張掛遮陽網,培養室內空氣相對濕度為60% 70%,通風、暗光、衛生,溫度22°C 27°C,中間進行精細化管理,定期消毒、翻堆、刺孔檢雜防雜,菌絲長滿袋并開始形成瘤狀物后上架越夏轉色;4.采后管理香菇采收后菌棒在溫度22°C 26°C、濕度80% 85%、暗光、通風條件下養菌7 10天,缺水時須及時補水或營養液,準備生產下潮菇; 5.后期處理如常規。試驗數據統計如表1、表2所示 2010,2011連續兩年的配方試驗對照區1,栽培基質的重量百分含量為木屑85%、麥麩14%、石骨1% ;所述本專利技術栽培基質的重量百分含量為香根草屑85%、麥麩14%、石骨1%;對照區1、本專利技術分別采用1000袋香菇栽培基質。表 I權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滅菌對香菇栽培基質進行常壓滅菌,采用循環蒸汽包圍使其在4 6小時內溫度上升至100°C,并維持24小時;然后進行高壓滅菌,壓力應保持1. 2 1. 5 kg /cm2,維持1. 5小時,待壓力減為“ O ”時出袋;所述香菇栽培基質包括80% 90%質量的香根草屑、9% 19%質量的麥麩,O. 5 1. 5%質量的石膏,將固體物料充分拌均勻后,再加水拌勻至濕度達到65%,裝入雙層袋中,內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 b.接種在接種室清潔、干燥、密閉的基礎上,用硫磺、甲醛、高錳酸鉀氣霧消毒盒、二氧化碳消毒液或乙酸徹底滅菌,并使用臭氧燈殺菌,無菌條件下,先去外套袋,采用點穴式接種適齡菌種,每袋6 8穴,接種后迅速用無菌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提高香菇品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滅菌:對香菇栽培基質進行常壓滅菌,采用循環蒸汽包圍使其在4~6小時內溫度上升至100℃,并維持24小時;然后進行高壓滅菌,壓力應保持1.2~1.5㎏/cm2,維持1.5小時,待壓力減為“0”時出袋;所述香菇栽培基質包括80%~90%質量的香根草屑、9%~19%質量的麥麩,0.5~1.5%質量的石膏,將固體物料充分拌均勻后,再加水拌勻至濕度達到65%,裝入雙層袋中,內袋采用超薄出菇免割聚乙烯袋,外袋采用正常聚乙烯袋;b.接種:在接種室清潔、干燥、密閉的基礎上,用硫磺、甲醛、高錳酸鉀氣霧消毒盒、二氧化碳消毒液或乙酸徹底滅菌,并使用臭氧燈殺菌,無菌條件下,先去外套袋,采用點穴式接種適齡菌種,每袋6~8穴,接種后迅速用無菌膠布封口,再套上外套袋,集中轉入養菌室發菌;c.發菌養菌:集中采用棚式層堆發菌養菌,堆高:6~8層,用草苫、玉米稈等遮陰,并在棚室外張掛遮陽網,培養室內空氣相對濕度為60%~70%,通風、暗光、保持衛生,溫度22℃~27℃,中間進行精細化管理,定期消毒、翻堆、刺孔檢雜防雜,菌絲長滿袋并開始形成瘤狀物后上架越夏轉色;d.采后管理:香菇采收后菌棒在溫度:22℃~26℃、濕度80%~85%、暗光、通風條件下養菌7~10天,缺水時須及時補水或營養液,準備生產下潮菇;e.后期處理如常規。...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聶天南,陳吉寶,聶雨舟,李玉英,韓雪梅,孫大金,白華民,秦中民,陳明道,范曉華,
申請(專利權)人:南陽市乾景中藥材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