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加熱裝置,所述電加熱裝置包括第一散熱板、加熱線和聚氯乙烯PVC絕緣層;所述加熱線包括玻璃纖維絲、電熱絲和金屬絲;其中,所述金屬絲分別繞制在所述玻璃纖維絲第一端的第一部分和第二端的第二部分;所述電熱絲繞制在所述玻璃纖維絲不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其他部分,并在所述玻璃纖維絲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繞制在所述金屬絲上;所述加熱線外被所述PVC絕緣層包覆后,貼于所述第一散熱板的第一表面。通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金屬絲將加熱線兩端的電熱絲短路,形成不發熱段,使得電加熱裝置的發熱段和不發熱段不需要壓接端子連接,解決了導線連接處接觸電阻過大而導致的安全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熱處理領域,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電加熱裝置。
技術介紹
電加熱裝置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熱能的加熱設備,以其加熱效率高,速度快、低耗節能等諸多優點,被廣泛應用于生產、科研和試驗等領域中。例如,其可以應用于冰箱中,冰箱制冰機給水管由于給水閥門不良或低水壓可能造成給水管結冰,而不能正常出水制冰以及制冷風道溫度過低,水汽凝結造成霜凍堵塞風道,因此可以在給水管表面以及風道內部黏貼加熱裝置,以用于升溫防凍。現有的電加熱裝置通常在單層鋁箔板上熱壓加熱線形成。其中,電加熱裝置主要包括具有膠層的鋁箔板、加熱線和包覆在加熱線外的PVC絕緣層,加熱線由電熱絲繞制形成,兩端分別連接導線。在導線連接處是通過壓接端子相連。壓接端子處由熱縮管熱縮后防水絕緣。現有的這種裝置由于采用壓接端子,會使得連接處的電熱絲的接觸電阻過大,當產生極大地熱量又不能很快的散開時,會導致電熱絲的變色甚至熔化,并引起PVC絕緣材料及積落的可燃灰塵的燃燒,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一種加熱裝置,用以解決使用壓接端子導致導線連接處接觸電阻過大而產生的安全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加熱裝置,包括第一散熱板、加熱線和聚氯乙烯PVC絕緣層;所述加熱線包括玻璃纖維絲、電熱絲和金屬絲,其中,所述金屬絲分別繞制在所述玻璃纖維絲第一端的第一部分和第二端的第二部分;所述電熱絲繞制在所述玻璃纖維絲不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其他部分,并在所述玻璃纖維絲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繞制在所述金屬絲上;所述加熱線外被所述PVC絕緣層包覆后,一面貼于所述第一散熱板第一表面。優選地,所述加熱線還包括纏繞在所述電熱絲外的滌綸牽伸絲。優選地,還包括硅橡膠絕緣層,所述硅橡膠絕緣層包覆在所述加熱線上,所述PVC絕緣層具體包覆在所述硅橡膠絕緣層外。優選地,所述第一散熱板的第二表面具有膠層。優選地,所述第一散熱板的第二表面外黏貼有絕緣導熱塑料紙,所述絕緣導熱塑料紙的另一面具有膠層。優選地,還包括第二散熱板,所述第二散熱板貼合在所述第一散熱板的第一表面,覆蓋所述包覆PVC絕緣層的加熱線。優選地,所述第一散熱板和所述第二散熱板為鋁箔板。優選地,所述金屬絲用于與外界電源相連,通電時,加熱線中繞制金屬絲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不發熱。優選地,所述金屬絲為銅絲。經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電加熱裝置,通過在加熱線兩端的電熱絲內部分別纏繞金屬絲,將加熱線兩端的電熱絲短路,形成不發熱段,電熱絲其余部分為發熱段,因此即便該段的電熱絲電阻再大,也不會有電流流經產生熱量,由于電加熱裝置的發熱段和不發熱段不需要壓接端子連接,是一體成型的,解決了采用壓接端子使得連接處的電熱絲的接觸電阻過大而導致的安全問題。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技術一種電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電加熱裝置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電加熱裝置的加熱線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一種電加熱裝置的加熱線的等效原理圖;圖5為本技術一種電加熱裝置的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技術實施例公開了 一種電加熱裝置,通過在加熱線兩端的電熱絲內分別纏繞金屬絲,將加熱線兩端的電熱絲短路成類似導線的不發熱段,并在加熱線外部包覆PVC絕緣層,使得電加熱裝置冷熱一體成型,由于電加熱裝置的發熱段和不發熱段不需要壓接端子連接,解決了使用壓接端子使得導線連接處接觸電阻過大而導致的安全問題。參見圖1,示出了本技術一種電加熱裝置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所述電加熱裝置一個實施例的局部結構圖。結合圖I和圖2,所述電加熱裝置可以包括第一散熱板I、加熱線2和PVC絕緣層3。所述PVC絕緣層3包覆在所述加熱線2外,并完全覆蓋所述加熱線2。PVC絕緣層完全包裹加熱線,在人手觸及時不會造成安全隱患。所述包覆PVC絕緣層的加熱線2貼于第一散熱板I的第一表面。包覆PVC絕緣層的加熱線可以米用熱壓的方式固定于第一散熱板I的第一表面。為了增加加熱絲的有效長度,所述加熱絲具體可以經過特定形狀彎折后,再貼于第一散熱板的第一表面,圖I即為一種彎折形狀,當然本技術實施例并不限定于這一種彎折形狀。其中,參見圖3,示出了本技術一種電加熱裝置一個實施例的加熱線的結構示意圖。結合圖I和圖3,所述加熱線可以包括玻璃纖維絲5、電熱絲6和金屬絲7,所述金屬絲7纏繞在所述玻璃纖維絲5的第一端的第一部分和第二端的第二部分,即所述玻璃纖維絲5的兩端,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別是指所述玻璃纖維絲兩端中具有一定長度的一段。所述電熱絲6纏繞在所述玻璃纖維絲5不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其他部分,并在所述玻璃纖維絲5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繞制在所述金屬絲7上。其中,為了保證電熱絲的電阻足夠大,所述電熱絲可以緊密的纏繞在所述玻璃纖維絲上,從而使得產熱效果更好。但,為了防止電熱絲的損壞,電熱絲不能纏繞的過緊。在實際應用中,所述加熱絲通電時,金屬絲和電熱絲有電流通過,由于玻璃纖維絲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繞制有金屬絲和電熱絲,電熱絲的電阻較大,電流主要從金屬絲流過,從而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處的電熱絲短路,其等效原理圖可參見圖4。圖4中,纏繞在金屬絲外的電熱絲視為第一電熱絲12,直接纏繞在玻璃纖維絲上的電熱絲視為第二電熱絲13,當通電時,金屬絲將第一電熱絲12短路,第一電熱絲12的電阻相當于0,固不發熱,也即形成所述加熱絲的不發段302 ;而第二電熱絲13與金屬絲串聯,固發熱,形成所述加熱絲的發熱段301。其中,所述金屬絲纏繞在所述玻璃纖維絲上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長度不做具體限定,可以根據實際使用情況的不同確定金屬絲纏繞在玻璃纖維絲上的長度。所述電熱絲的材質可以為鎳鉻材質。在本實施例中,金屬絲纏繞在玻璃纖維絲的第一端的第一部分和第二端的第二部分,并將電熱絲纏繞在整個玻璃纖維絲上,使得加熱線分為在玻璃纖維絲兩端的電熱絲內纏繞金屬絲的不發熱段和在玻璃纖維絲上只纏繞電熱絲的發熱段,并用PVC絕緣層完全包覆加熱線,貼于第一散熱板的第一表面,形成了冷熱一體成型的電加熱裝置,由于電加熱裝置的發熱段和不發熱段一體成型,不需要壓接端子連接,解決了使用壓接端子使得連接處的電熱絲的接觸電阻過大而導致的安全問題。其中,在所述加熱線外包覆PVC絕緣層后,發熱段與不發熱段不能明顯區分,為了防止在后期電熱線定型時發生偏差,使得應該發熱的電加熱區不發熱,不應該發熱區發熱的情況發生,對使用金屬絲的不發熱段與無金屬絲的發熱段的分界點的判定十分重要,判定的方法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通過測定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熱板、加熱線和聚氯乙烯PVC絕緣層;所述加熱線包括玻璃纖維絲、電熱絲和金屬絲,其中,所述金屬絲分別繞制在所述玻璃纖維絲第一端的第一部分和第二端的第二部分;所述電熱絲繞制在所述玻璃纖維絲不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其他部分,并在所述玻璃纖維絲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繞制在所述金屬絲上;所述加熱線外被所述PVC絕緣層包覆后,一面貼于所述第一散熱板的第一表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涵佼,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