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計算機服務器散熱系統,其包括控制模塊、用于監測所述服務器的內部電子元器件的表面溫度的溫度感應模塊、服務器以及設置在所述服務器機柜上的若干散熱裝置,所述散熱裝置包括壓縮機、冷凝器及蒸發器,所述壓縮機為直流變頻壓縮機,所述散熱裝置的工作電源從所述服務器上輸入;所述控制模塊包括用于偵測所述服務器的內部電子元器件工作時的使用率變化、以及監控所述服務器的主板工作電流的變化的感應模塊及與其相連接的用于對所述感應模塊和溫度感應模塊傳輸的信號進行處理,并控制所述散熱裝置的運行的執行模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快速有效制冷,節約電能,提高散熱效率。而且,結構簡單,體積小,效率高,安裝和維護都很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計算機服務器散熱系統
本技術屬于計算機服務器的散熱
,特別涉及一種計算機服務器散熱系統。
技術介紹
現在計算機網絡服務系統越來越龐大,隨著云技術的推出,對計算機服務器的要求將越來越高。服務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是最大的破壞因素之一,發熱量大溫升高既影響服務器的使用壽命,又嚴重影響其工作的穩定性。如何給服務器散熱仍然是個重要的技術課題。目前計算機服務器散熱系統及其散熱方法大多數都采用中央空調散熱或采用水冷風機盤管散熱,這些散熱冷卻系統不僅占用大量空間和場地,而且結構復雜給安裝維護帶來麻煩。關鍵是這些冷卻系統都有一個致命缺陷。當一旦出現突然停電時,服務器會立即自動啟動備用蓄電池,繼續維持其工作,工作進程幾乎不受影響。但是此時,冷卻系統卻因為沒有備用蓄電池而不能工作,無法對服務器進行散熱,嚴重影響服務器的運算速度和使用壽命。另一方面,現有的服務器散熱系統還存在著以下缺點第一,采用中央空調散熱不能有針對性地給服務器內發熱量大的局部散熱,不能起到有效的局部保護作用。第二,風機盤管水冷散熱系統,不僅需要外部冷卻塔供應冷水和進出水管道,而且風機盤管占地面積大,水的熱交換速度不是很好;加上計算機服務器是分層的,下層的熱量會向上層流動從而導致頂層的溫度最高,需要的散熱量也最大,現有的散熱系統并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從另一角度來說,現有的計算機服務器散熱系統及其散熱方法一般是延遲被動方式,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服務器機柜內的空氣溫度升高時,散熱系統才開始工作,此時, 服務器的局部溫度已經上升很高了,散熱系統不能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甚至有的服務器散熱系統,不管服務器工作不工作,散熱系統一直運轉,目的是使得服務器所在空間內的環境溫度穩定在某個溫度范圍內,整體散熱,溫度下降的慢,降溫效率低。同時,這種方式勢必浪費大量的電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計算機服務器散熱系統及其散熱方法,根據服務器的使用狀況提前主動地開啟散熱裝置進行預先散熱,且不受斷電影響,可與服務器的工作同步。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服務器散熱系統,其包括控制模塊、 用于監測所述服務器的內部電子元器件的表面溫度的溫度感應模塊、服務器以及設置在所述服務器機柜上的若干散熱裝置,所述散熱裝置包括壓縮機、冷凝器及蒸發器,所述壓縮機為直流變頻壓縮機,所述散熱裝置的工作電源從所述服務器上輸入;所述控制模塊包括用于偵測所述服務器的內部電子元器件工作時的使用率變化、以及監控所述服務器的主板工作電流的變化的感應模塊及與其相連接的用于對所述感應模塊和溫度感應模塊傳輸的信號進行處理,并控制所述散熱裝置的運行的執行模塊。進一步地,所述蒸發器設置在所述機柜的正面或背面,所述蒸發器設置有用于向服務器的內部電子元器件吹風散熱的冷風扇,所述蒸發器外部設有防護罩。進一步地,所述壓縮機及冷凝器設置在所述機柜的頂部或背面,所述壓縮機及冷凝器的外部設有保護罩。進一步地,在所述保護罩的頂部設有排風口,在所述排風口處設有排風扇;在所述保護罩的底部設有吸風口,在所述吸風口處設有吸風扇。進一步地,所述服務器的內部電子元器件包括主板卡、CPU、內存條以及硬盤。進一步地,所述機柜里設有多層服務器。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技術的計算機服務器散熱系統及其散熱方法中,采用直流變頻壓縮機,從服務器上輸入電源,當服務器突然斷電后,服務器立即使用后備電源繼續運轉,散熱裝置因為從服務器上得到電源也可以立即工作,與服務器的工作同步,保持繼續給服務器的散熱狀態。另一方面,感應模塊可以偵測到服務器內電子元器件工作時的使用率變化,或者監控服務器主板工作電流的變化,當變化量大于設定的限度值時,執行模塊主動地開啟散熱裝置進行預先散熱,并可調節散熱裝置的制冷量大小。達到快速有效制冷的目的,節約電能,提高散熱效率。而且,結構簡單,體積小,效率高,安裝和維護都很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控制原理圖;圖2為本技術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圖I的機柜后門打開狀態立體示意圖;圖4為圖3的不帶防護罩及保護罩的立體示意圖;圖5為圖4的另一視角的立體不意圖;圖6為本技術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7為圖6的機柜后門打開狀態的立體不意圖;圖8為圖7不帶防護罩及保護罩的立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請參閱圖I所示,為本技術的控制原理示意圖,本技術包括控制模塊I、 溫度感應模塊2、服務器3以及散熱裝置4。控制模塊I包括感應模塊11及與其相互連接的執行模塊12。服務器3內包括很多發熱量大的電子元器件31,電子元器件31包括主板卡、CPU、內存條以及硬盤等。這些電子元器件有個顯著特點,其在工作運算或數據交換時需要消耗功率,使得服務器3的主板32的工作電流增大,極易生產熱量。如果不及時散熱降溫的話,會降低其運行速度,嚴重時其內部的精密電子芯片甚至會被燒壞。因此,及時給服務器散熱,是保證其運行穩定性的一項重要措施。而且,電子元器件31的使用率和工作電流的大小與其發熱量大小成正比例關系,使用率越高,工作電流越大,使用時間越長,其產生的熱量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因此, 可以通過偵測其使用率和工作電流的變化來預知其產生熱量的變化,提前主動地采取散熱措施來降低電子元器件的表面溫度。感應模塊11可以偵測服務器3內電子元器件31工作時的使用率變化和主板32的工作電流變化,執行模塊12可對感應模塊11傳輸的信號進行處理,還可控制散熱裝置4的運行。當服務器3數據處理量加大時,散熱裝置4的制冷量加大,對服務器3進行主動式預冷。溫度感應模塊2實時地監測電子元器件31的表面溫度,并把監測信號傳輸給執行模塊 12進行處理,執行模塊12可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判斷。當溫度超過設定的限度值時,散熱裝置4運行,當溫度降低且低于限度值時,散熱裝置4降低制冷量運行,或者停止運行。溫度感應模塊2可對上述散熱方式進行補充,不論在何種情況下,只要電子元器件的表面溫度高于限度值,就可以啟動散熱裝置4進行被動式散熱。在本技術中,感應模塊11既偵測服務器3內電子元器件31工作時的使用率變化也偵測主板32的工作電流變化,監控信號傳輸給執行模塊12進行處理。當然,實際使用時,感應模塊11也可以只偵測服務器3內電子元器件31工作時的使用率變化或者只偵測主板32的工作電流變化。當感應模塊11偵測到電子元器件,如主板卡、CPU、內存條和硬盤中,可能有一項或多項的使用率增高超過設定的上限值時,執行模塊12控制散熱裝置4 啟動,提前主動地給服務器3散熱。而且,如果感應模塊11偵測到服務器3的主板32電流增大且超過預先設定的限度值時,執行模塊12也控制散熱裝置4啟動,提前主動地給服務器3散熱。請參看圖2至圖5,為本技術的一較佳實施例,包括服務器3、散熱裝置4以及機柜5。本實施例的散熱裝置4設置在計算機服務器機柜5上。散熱裝置4包括壓縮機41、 冷凝器42及蒸發器43。在本實施例中,壓縮機41為直流變頻壓縮機,它具有體積小,能效高,制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計算機服務器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模塊、用于監測所述服務器的內部電子元器件的表面溫度的溫度感應模塊、服務器以及設置在所述服務器機柜上的若干散熱裝置,所述散熱裝置包括壓縮機、冷凝器及蒸發器,所述壓縮機為直流變頻壓縮機,所述散熱裝置的工作電源從所述服務器上輸入;所述控制模塊包括用于偵測所述服務器的內部電子元器件工作時的使用率變化、以及監控所述服務器的主板工作電流的變化的感應模塊及與其相連接的用于對所述感應模塊和溫度感應模塊傳輸的信號進行處理,并控制所述散熱裝置的運行的執行模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計算機服務器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模塊、用于監測所述服務器的內部電子元器件的表面溫度的溫度感應模塊、服務器以及設置在所述服務器機柜上的若干散熱裝置,所述散熱裝置包括壓縮機、冷凝器及蒸發器,所述壓縮機為直流變頻壓縮機,所述散熱裝置的工作電源從所述服務器上輸入;所述控制模塊包括用于偵測所述服務器的內部電子元器件工作時的使用率變化、以及監控所述服務器的主板工作電流的變化的感應模塊及與其相連接的用于對所述感應模塊和溫度感應模塊傳輸的信號進行處理,并控制所述散熱裝置的運行的執行模塊。2.如權利要求1所述計算機服務器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發器設置在所述機柜的正面或背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齊口,
申請(專利權)人:愛科瑞士制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