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光通信領域光纖終端連接器的改進,是一種預置接續型敞口光纖終端連接器,它設有防塵帽、芯件、內套、外套、耦合壓蓋、錐孔鎖緊環、張緊彈簧、夾持壓蓋、耦合套及夾持座;特別是:外套的上方設有操作敞口,外套上的操作敞口是與內套上的操作敞口對正安裝;夾持座前后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插口銷軸,夾持壓蓋上設有卡板及兩個插槽孔,夾持壓蓋是以兩個插槽孔與夾持座上的兩個插口銷軸構成鉸接安裝,夾持壓蓋上的卡板是與夾持座上的卡齒配合安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現有的預置接續型光纖終端連接器所存在的封閉外套光纖接續連接操作較困難的問題,主要是用于現有的預置接續型光纖終端連接器的改進。(*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預置接續型敞口光纖終端連接器
本技術涉及光通信領域光纖終端連接器的改進,是一種預置接續型敞口光纖終端連接器。
技術介紹
光纖終端連接器是光通信領域光纖終端接續連接的重要連接器件,現有技術光纖終端連接器有熱熔接續型及預置接續型,熱熔接續型是利于熱熔技術實現光纖的接續連接,熱熔接續型光纖終端連接器光纖接續連接時需要配置專用的操作平臺及熔接機,接續連接操作輔助設備投資大,接續連接操作難度大,接續連接成本高;預置接續型是利用連接器的機械鎖緊功能實現光纖的固定及接續連接,省略了光纖接續連接操作時所需的輔助設備,接續連接操作方便,接續連接操作效率高,接續連接操作成本低;現有技術預置接續型光纖終端連接器是由防塵帽、芯件、內套、外套、耦合壓蓋、耦合套、錐孔鎖緊環、光纖夾持座及光纖夾持壓蓋組成,現有技術預置接續型光纖終端連接器存在的問題是連接器的外套為封閉構造,連接器的夾持機構是鎖緊結構,光纖接續連接操作較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現有的預置接續型光纖終端連接器所存在的封閉外套光纖接續連接操作較困難的問題,提供一種預置接續型敞口光纖終端連接器。本技術的具體方案是一種預置接續型敞口光纖終端連接器,它設有防塵帽、 內套及外套,內套是套裝在外套的套孔內;內套上設有環形擋板、操作敞口及卡槽,內套的套孔內分別安裝有芯件、耦合套、耦合壓蓋及錐孔鎖緊環,芯件是由插芯及接續光纖組成, 耦合套上設有脹套、V形槽、套壁及階梯軸,耦合套的套壁是呈錐端向右的錐形構造,耦合套是安裝在內套位于環形擋板的右側,耦合壓蓋是安裝在內套位于耦合套的V形槽處,耦合壓蓋是與耦合套上的V形槽配合安裝,芯件是以插芯伸過內套環形擋板上的透孔安裝在耦合套上的脹套內,芯件接續光纖的一端是延伸安裝在耦合套上的V形槽內,錐孔鎖緊環是安裝在內套上的操作敞口處,并套裝在耦合套及耦合壓蓋上,錐孔鎖緊環的錐端套孔是與耦合套及耦合壓蓋上的錐形外壁配合安裝;在內套位于卡槽的一端還分別安裝有張緊彈簧及夾持座,夾持座上設有連接套、卡齒及安裝孔,連接套上設有卡口,夾持座是以連接套上的卡口與內套上的卡槽配合安裝,張緊彈簧是套裝在耦合套的階梯軸上,張緊彈簧的一端是與階梯軸的軸肩接觸,張緊彈簧的另一端是與夾持座安裝孔內的擋肩接觸,夾持座的上方安裝有夾持壓蓋;其特征是外套的上方設有操作敞口,外套上的操作敞口是與內套上的操作敞口對正安裝;夾持座前后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插口銷軸,夾持壓蓋上設有手持孔、 卡板及兩個插槽孔,夾持壓蓋是以兩個插槽孔與夾持座上的兩個插口銷軸構成鉸接安裝, 夾持壓蓋上的卡板是與夾持座上的卡齒配合安裝。本技術所述的接續光纖的兩端是設計成球面構造,接續光纖是插裝在插芯的芯孔內。本技術所述的插口銷軸的插口平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α=44°—46°。本技術與現有的預置接續型光纖終端連接器相比較,本技術是將連接器的內外套設計成敞口構造,操作連接器的錐孔鎖緊環時較方便;本技術是將連接器的夾持座與夾持壓蓋設計成插口銷軸鉸鏈連接結構,夾持壓蓋上還設有操作手持孔,則夾持機構夾持光纖操作方便、快捷;本技術結構緊湊、效果顯著、效率高、成本低;本技術較好的解決了現有的預置接續型光纖終端連接器所存在的封閉外套光纖接續連接操作較困難的問題。附圖說明圖I:本技術結構主視圖圖2外套結構主視圖;圖3外套A—A視圖;圖4內套結構主視圖;圖5芯件結構主視圖;圖6耦合套結構主視圖;圖7耦合套B-B視圖;圖8夾持座結構王視圖;圖9夾持座結構俯視圖;圖10:夾持座C—C視圖;圖11:夾持壓蓋結構主視圖圖12:夾持壓蓋結構俯視圖圖13:夾持壓蓋D—D視圖;圖中I一防塵帽,2一芯件,3一內套,4一外套,5—I禹合壓蓋,6—錐孔鎖緊環, 7—張緊彈簧,8—夾持壓蓋,9一稱合套,10—夾持座,11一操作敞口,12—套孔,13一環形擋板,14—操作敞口,15—卡槽,16—插芯,17—接續光纖,18—球面,19—脹套,20—V形槽, 21—套壁,22—階梯軸,23—連接套,24—插口銷軸,25—卡口,26—卡齒,27—安裝孔, 28—插槽孔,29—手持孔,30—卡板。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詳見圖I) 一種預置接續型敞口光纖終端連接器,它設有防塵帽I、內套3及外套4,內套3是套裝在外套4的套孔12內;內套3上設有環形擋板13、操作敞口 14 及卡槽15 (詳見圖4),內套3的套孔內分別安裝有芯件2、耦合套9、耦合壓蓋5及錐孔鎖緊環6,芯件2是由插芯16及接續光纖17組成(詳見圖5),耦合套9上設有脹套19、V形槽 20、套壁21及階梯軸22 (詳見圖6、圖7),耦合套9的套壁21是呈錐端向右的錐形構造,耦合套9是安裝在內套3位于環形擋板13的右側,耦合壓蓋5是安裝在內套3位于耦合套9 的V形槽20處,耦合壓蓋5是與耦合套9上的V形槽20配合安裝,芯件2是以插芯16伸過內套3環形擋板13上的透孔安裝在耦合套9上的脹套19內,芯件2接續光纖17的一端是延伸安裝在耦合套9上的V形槽20內,錐孔鎖緊環6是安裝在內套3上的操作敞口 14處,并套裝在耦合套9及耦合壓蓋5上,錐孔鎖緊環6的錐端套孔是與耦合套9及耦合壓蓋 5上的錐形外壁配合安裝;在內套3位于卡槽15的一端還分別安裝有張緊彈簧7及夾持座 10,夾持座10上設有連接套23、卡齒26及安裝孔27 (詳見圖8、圖9、圖10),連接套23上設有卡口 25,夾持座10是以連接套23上的卡口 25與內套3上的卡槽15配合安裝,張緊彈簧7是套裝在耦合套9的階梯軸22上,張緊彈簧7的一端是與階梯軸22的軸肩接觸,張緊彈簧7的另一端是與夾持座10安裝孔27內的擋肩接觸,夾持座10的上方安裝有夾持壓蓋8;特別是外套4的上方設有操作敞口 11 (詳見圖2、圖3),外套4上的操作敞口 11是與內套3上的操作敞口 14對正安裝;夾持座10前后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插口銷軸24 (詳見圖8、圖9),夾持壓蓋8上設有手持孔29、卡板30及兩個插槽孔28 (詳見圖11、圖12、圖 13),夾持壓蓋8是以兩個插槽孔28與夾持座10上的兩個插口銷軸24構成鉸接安裝,夾持壓蓋8上的卡板30是與夾持座10上的卡齒26配合安裝。本實施例所述的接續光纖17的兩端是設計成球面18構造(詳見圖5),接續光纖 17是插裝在插芯16的芯孔內。本實施例所述的插口銷軸24的插口平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α =44°—46° (詳見圖8)。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置接續型敞口光纖終端連接器,它設有防塵帽、內套及外套,內套是套裝在外套的套孔內;內套上設有環形擋板、操作敞口及卡槽,內套的套孔內分別安裝有芯件、耦合套、耦合壓蓋及錐孔鎖緊環,芯件是由插芯及接續光纖組成,耦合套上設有脹套、V形槽、套壁及階梯軸,耦合套的套壁是呈錐端向右的錐形構造,耦合套是安裝在內套位于環形擋板的右側,耦合壓蓋是安裝在內套位于耦合套的V形槽處,耦合壓蓋是與耦合套上的V形槽配合安裝,芯件是以插芯伸過內套環形擋板上的透孔安裝在耦合套上的脹套內,芯件接續光纖的一端是延伸安裝在耦合套上的V形槽內,錐孔鎖緊環是安裝在內套上的操作敞口處,并套裝在耦合套及耦合壓蓋上,錐孔鎖緊環的錐端套孔是與耦合套及耦合壓蓋上的錐形外壁配合安裝;在內套位于卡槽的一端還分別安裝有張緊彈簧及夾持座,夾持座上設有連接套、卡齒及安裝孔,連接套上設有卡口,夾持座是以連接套上的卡口與內套上的卡槽配合安裝,張緊彈簧是套裝在耦合套的階梯軸上,張緊彈簧的一端是與階梯軸的軸肩接觸,張緊彈簧的另一端是與夾持座安裝孔內的擋肩接觸,夾持座的上方安裝有夾持壓蓋;其特征是:外套的上方設有操作敞口,外套上的操作敞口是與內套上的操作敞口對正安裝;夾持座前后的兩側分別設有兩個插口銷軸,夾持壓蓋上設有手持孔、卡板及兩個插槽孔,夾持壓蓋是以兩個插槽孔與夾持座上的兩個插口銷軸構成鉸接安裝,夾持壓蓋上的卡板是與夾持座上的卡齒配合安裝。...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預置接續型敞ロ光纖終端連接器,它設有防塵帽、內套及外套,內套是套裝在外套的套孔內;內套上設有環形擋板、操作敞ロ及卡槽,內套的套孔內分別安裝有芯件、耦合套、耦合壓蓋及錐孔鎖緊環,芯件是由插芯及接續光纖組成,耦合套上設有脹套、V形槽、套壁及階梯軸,耦合套的套壁是呈錐端向右的錐形構造,耦合套是安裝在內套位于環形擋板的右側,耦合壓蓋是安裝在內套位于耦合套的V形槽處,耦合壓蓋是與耦合套上的V形槽配合安裝,芯件是以插芯伸過內套環形擋板上的透孔安裝在耦合套上的脹套內,芯件接續光纖的一端是延伸安裝在耦合套上的V形槽內,錐孔鎖緊環是安裝在內套上的操作敞ロ處,并套裝在耦合套及耦合壓蓋上,錐孔鎖緊環的錐端套孔是與耦合套及耦合壓蓋上的錐形外壁配合安裝;在內套位于卡槽的一端還分別安裝有張緊彈簧及夾持座,夾持座上設有連接套、卡齒及安裝孔,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蒼竹,官守軍,孔祥,肖超,
申請(專利權)人:黃石晨信光電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