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一體化靜壓、差壓檢測裝置,該裝置由壓力傳感器組件,差壓傳感器組件和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組裝完成,流體從差壓傳感器兩個引壓孔進入兩個壓力腔,差壓傳感器感壓膜片檢測到差壓值,壓力傳感器裝在差壓傳感器的一個腔內,檢測到一端的壓力值,通過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將電信號輸出。并根據壓力值、差壓值計算出流量值,并以標準信號輸出。當不需要檢測壓力和差壓值時,可通過排泄閥組件排空差壓表兩端的壓力,使壓力傳感器,差壓傳感器歸零,保證測量精度。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同時檢測管道的壓力值和差壓值,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在實現電信號傳輸的同時還可以隔離防爆,差壓傳感器組件的儀表可豎裝,可橫裝,顯示方式多樣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體化靜壓、差壓檢測裝置
本技術屬于檢測管道檢測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管道檢測的一體化靜壓、差壓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傳統的壓力、差壓傳感器檢測裝置是在差壓傳感器兩端的引壓管道上通過一個三通和閥門將管道中需測量的介質引出,然后在引出的管道上裝一個壓力傳感器,檢測差壓傳感器一端的壓力。這種檢測壓力的方法會因為管道內介質不平衡和環境溫度不同的影響,所測壓力值和差壓傳感器兩端實際壓力值不符。這樣就會導致后續流量的計算的偏差, 導致測量結果失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一體化靜壓、差壓檢測裝置,該裝置是通過壓力傳感器檢測管道一端的壓力值,通過差壓傳感器檢測管道兩端的差壓值,并通過壓力值和差值計算出管道中的流量值。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解決的這種一體化靜壓、差壓檢測裝置,包括差壓傳感器組件、壓力傳感器組件和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所述差壓傳感器組件包括差壓傳感器以及分別安裝于所述差壓傳感器的高、低壓感受端的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所述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與差壓傳感器的高、低壓感受端之間分別形成一個感壓腔體;且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上分別設有與所述感壓腔體連通的測量介質引入口;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包括壓力傳感器殼體以及安裝于壓力傳感器殼體內的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殼體安裝于高壓介質引入組件上,且所述壓力傳感器的壓力感受端與差壓傳感器的高壓感受端處于同一感壓腔體內;所述壓力傳感器通過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引出信號線。上述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上分別設有連通至各自感壓腔體的排泄閥。上述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分別由第一法蘭和第二法蘭實現,所述第一法蘭和第二法蘭通過螺栓和螺母安裝于差壓傳感器的高、低壓感受端。上述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包括銅環、鎖緊螺母和傳感器引線管;所述壓力傳感器殼體為圓筒狀,其外端縮頸后設有外螺紋;所述傳感器引線管的一端插入壓力傳感器殼體的縮頸端后,由所述鎖緊螺母和設置于鎖緊螺母內的銅環與壓力傳感器殼體的縮頸端螺紋配合,將傳感器引線管壓緊密封。根據以上所述,本技術提出一種檢測裝置為立式結構,即所述差壓傳感器組件的引線端設置于上端;所述第一法蘭和第二法蘭的測量介質引入口垂直設置于法蘭壁上且入口端均朝下;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和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安裝于第一法蘭的左端;所述第一法蘭的第一排泄閥沿徑向設置在法蘭壁上;所述第二法蘭的第二排泄閥軸向設置在其右端。另外,本技術還提出一種所述檢測裝置為臥式的結構,即所述差壓傳感器組件的引線端也是朝上,所述第一法蘭和第二法蘭的測量介質引入口垂直設置于法蘭壁上且引入口水平安裝,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和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安裝于第一法蘭的左端;所述第一法蘭的第一排泄閥徑向設置在法蘭壁上;所述第二法蘭的第二排泄閥軸向設置在其右端。本技術是通過壓力傳感器組件,差壓傳感器組件,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三大部分組裝完成后,管路密封后,流體從差壓傳感器兩個引壓孔進入兩個壓力腔,差壓傳感器感壓膜片檢測到差壓值,壓力傳感器裝在差壓傳感器的一個腔內,檢測到一端的壓力值,通過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將電信號輸出。并根據壓力值、差壓值計算出流量值,并以標準信號輸出。當不需要檢測壓力和差壓值時,可通過排泄閥組件排空差壓表兩端的壓力,使壓力傳感器,差壓傳感器歸零,保證測量精度。本技術能夠同時檢測管道的壓力值和差壓值, 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在實現電信號傳輸的同時還可以隔離防爆,差壓傳感器組件的儀表可豎裝,可橫裝,顯示方式多樣方便。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立式結構的兩種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 (a)為圖I (a)的B-B剖視圖,圖2 (b)為圖I (b)的A-A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圖I (a)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臥式結構示意圖。其中I為差壓傳感器;2為螺母;3為螺栓;4為第二排泄閥;5為第二法蘭;6為第一排泄閥;7為傳感器引線管;8為第一法蘭;9為壓力傳感器殼體;10為鎖緊螺母;11為銅環;12為壓力傳感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1,本技術的一體化靜壓、差壓檢測裝置,包括差壓傳感器組件、壓力傳感器組件和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其中差壓傳感器組件包括差壓傳感器I以及分別安裝于差壓傳感器I的高、低壓感受端的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與差壓傳感器I的高、低壓感受端之間分別形成一個感壓腔體, 且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上分別設有與感壓腔體連通的測量介質引入口。 壓力傳感器組件包括壓力傳感器殼體9以及安裝于壓力傳感器殼體9內的壓力傳感器12, 壓力傳感器殼體9安裝于高壓介質引入組件上,且壓力傳感器12的壓力感受端與差壓傳感器I的高壓感受端處于同一感壓腔體內。壓力傳感器12通過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引出信號線。并且,為了保證儀表參考壓力點歸零,本技術在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上分別設有連通至各自感壓腔體的排泄閥。以上是本技術的基礎結構,以下結合附圖中的具體實施例結構圖,對上述本技術的結構做進一步舉例說明參見圖I和圖2,在本技術中,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分別由第一法蘭8和第二法蘭5實現,其中第一法蘭8和第二法蘭5通過螺栓3和螺母2安裝于差壓傳感器I的高、低壓感受端。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包括銅環11、鎖緊螺母10和傳感器引線管7 ;所述壓力傳感器殼體9為圓筒狀,其外端縮頸后設有外螺紋;所述傳感器引線管 7的一端插入壓力傳感器殼體9的縮頸端后,由所述鎖緊螺母10和設置于鎖緊螺母10內的銅環11與壓力傳感器殼體9的縮頸端螺紋配合,將傳感器引線管7壓緊密封。本技術中,傳感器引線管7可以采用如圖I (a)和圖I (b)所示的兩種方式布置,其內部結構剖視圖如圖2 (a)和圖2 (b)所示。圖I所示的兩種實施例的檢測裝置為立式結構,即差壓傳感器組件的引線端設置于上端;第一法蘭8和第二法蘭5的測量介質引入口垂直設置于法蘭壁上且入口端均朝下, 壓力傳感器組件和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安裝于第一法蘭8的左端;第一法蘭8的第一排泄閥6徑向設置在法蘭壁上;第二法蘭5的第二排泄閥4軸向設置在其右端。參見圖4,本技術的檢測裝置還可以是臥式結構,即差壓傳感器組件的引線端也是向上,第一法蘭8和第二法蘭5的測量介質引入口垂直設置于法蘭壁上且入口水平,壓力傳感器組件和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安裝于第一法蘭8的左端;第一法蘭8的第一排泄閥 6徑向設置在法蘭壁上;第二法蘭5的第二排泄閥4軸向設置在其右端。如圖3所示,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被檢測介質通過第一法蘭8和第二法蘭5的引壓孔進入差壓傳感器I的兩個感壓腔體,差壓傳感器I檢測到管道兩端的差壓值,并轉化為電信號傳輸給單片機。同時壓力傳感器殼體9焊接在第一法蘭8上,壓力傳感器12裝在壓力傳感器殼體9內。壓力傳感器 12檢測到管道一端的壓力值,并轉化為電信號通過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傳輸給單片機。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安裝在第一法蘭上。儀表安裝完成后,壓力傳感器12和差壓傳感器I的一個感壓腔體是相通的,壓力傳感器12和差壓傳感器I檢測到是相同的介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一體化靜壓、差壓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壓傳感器組件、壓力傳感器組件和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所述差壓傳感器組件包括差壓傳感器(1)以及分別安裝于所述差壓傳感器(1)的高、低壓感受端的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所述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與差壓傳感器(1)的高、低壓感受端之間分別形成一個感壓腔體;且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上分別設有與所述感壓腔體連通的測量介質引入口;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包括壓力傳感器殼體(9)以及安裝于壓力傳感器殼體(9)內的壓力傳感器(12),所述壓力傳感器殼體(9)安裝于高壓介質引入組件上,且所述壓力傳感器(12)的壓力感受端與差壓傳感器(1)的高壓感受端處于同一感壓腔體內;所述壓力傳感器(12)通過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引出信號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一體化靜壓、差壓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壓傳感器組件、壓力傳感器組件和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所述差壓傳感器組件包括差壓傳感器(I)以及分別安裝于所述差壓傳感器(I)的高、低壓感受端的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所述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與差壓傳感器(I)的高、低壓感受端之間分別形成一個感壓腔體;且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上分別設有與所述感壓腔體連通的測量介質引入口; 所述壓力傳感器組件包括壓力傳感器殼體(9)以及安裝于壓力傳感器殼體(9)內的壓力傳感器(12),所述壓力傳感器殼體(9)安裝于高壓介質引入組件上,且所述壓力傳感器(12)的壓力感受端與差壓傳感器(I)的高壓感受端處于同一感壓腔體內;所述壓力傳感器(12)通過壓力傳感器引線裝置引出信號線。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化靜壓、差壓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上分別設有連通至各自感壓腔體的排泄閥。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化靜壓、差壓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壓介質引入組件和低壓介質引入組件分別由第一法蘭(8)和第二法蘭(5)實現,所述第一法蘭(8)和第二法蘭(5)通過螺栓(3)和螺母(2)安裝于差壓傳感器(I)的高、低壓感受端。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體化靜壓、差壓檢測裝置,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士興,
申請(專利權)人:王士興,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