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環保蓄熱式風房熱源系統,包括發熱爐,所述發熱爐一側通過進氣管設有封閉式的換熱器,在換熱器上設有回風口和出風口,在回風口處設有余熱回收系統,其中,所述換熱器包括多個換熱單元,以及設置在換熱單元底部的集水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精巧,蓄熱量大,熱交換效率高,能量回收率高,實現微排放,無法國家低碳環保的要求,同時大大提高使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一種環保蓄熱式風房熱源系統。
技術介紹
能源是人們生產和生活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若是沒有足夠的能源供應,就沒有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經濟發展與能源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銳,急需解決。在我國,能源消耗中,其中工業鍋爐消耗能源很大,其所需要的煤炭量巨大,但是,普遍的熱效率低,能源浪費現象非常嚴重,主要是設備存在結構問題,一般都是用煤或者燃氣或者天然氣對加熱設備進行加熱,不僅產熱成本極高,而且傳熱效果差,導致排氣排煙溫度高,有的超過250度,使得大量熱能被損失,不利于長期發展。為此,現有市場上出現了換熱器,獲得能量,對氣體進行加熱,輸送到需要的地方,但是該換熱器存在不足I、換熱效率低,獲取能量不高,同時蓄熱量低。2、時間一久,管道中有大量灰塵或者顆粒積聚,給清潔清洗帶來麻煩,同時也降低了能量的輸送與交換,使用性能大大降低。3、在熱交換過程中,水汽的產生,導致設備常年在水的環境中,給設備帶來腐蝕,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另外,經過換熱器得到的熱空氣被輸送到設備中,再經過設備出來的氣體中還存有一定的熱度與能量,若是不進行回收也會造成浪費。由上可知,解決這些問題已是迫在眉睫!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對此做了深入的研究,設計出一種環保蓄熱式風房熱源系統,結構簡單精巧,蓄熱量大,熱交換效率高,能量回收率高,實現微排放,無法國家低碳環保的要求,同時大大提高使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環保蓄熱式風房熱源系統,結構簡單精巧,蓄熱量大,熱交換效率高,能量回收率高,實現微排放,無法國家低碳環保的要求,同時大大提高使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環保蓄熱式風房熱源系統,包括發熱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爐一側通過進氣管設有封閉式的換熱器,在換熱器上設有回風口和出風口,在回風口處設有余熱回收系統,其中,所述換熱器包括多個換熱單元,以及設置在換熱單元底部的集水盤。進一步,所述換熱單元包括倒V型管,在倒V型管上設有若干并列設置的U型管,所述U型管上設有翅片。將換熱器設置為封閉式,可以減少熱量的損失,提高蓄熱效率,以及熱能的轉換,提聞相應的熱能收集效率。整個換熱器為封閉式,為此,翅片設置在U型管上,而U型管設置在倒V型管上,形成一個完整的封閉式換熱器,熱量集中,不容易失散,出風口與回風口的設置,提高了熱交換,輸送到風房或者其他需要的地方,大大降低成本,節約能量損耗。由于熱量的交換,水汽大量產生,并且逐漸凝聚,為此,集水盤的設置,能起到積水效果,降低設備的腐蝕與老化,提高整體設備的使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進一步,在倒V型管與倒V型管的連接處設有集塵倉。在倒V型管與倒V型管的連接處設有集塵倉,利于收集灰塵,實現微排放,并且管道道壁上積聚灰塵降低,提高使用性能。進一步,所述倒V型管的頂部為平底面。倒V型管的頂部為平底面,該結構,尤其是平底面能利于擋住灰塵或者顆粒,使得灰塵或者其他的顆粒集中在此處,等到了一定的重量,會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動落下,進入集塵倉,便于收集,同時,管道內壁上也就相對干凈。進一步,所述翅片并列設置在U型管上。進一步,所述翅片非并列式設置在U型管上。翅片的設置,使得翅片與U型管形成一散熱整體,擴大散熱面積,加速散熱速度,當然,翅片可以規則設置或者不規則設置在U型管上,這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進一步,所述余熱回收系統包括余熱回收箱,以及設置在余熱回收箱內的熱交換器,在余熱回收箱上設有設置在同一側的氣出口和用于接收由出風口經過設備出來的熱風的氣進口,還包括與熱交換器連接的凈空氣進口和凈空氣出口。該結構的設置,能回收余熱,從出風口出來的熱風,用在設備上,再經過設備之后,溫度下降,但是還有一定的溫度,若是不回收,勢必會造成浪費,為此余熱回收系統的設置,降低生產成本。進一步,所述凈空氣出口與回風口連接設置。該結構的設置,凈空氣出口出來的空氣溫度比較高,為此,直接與回風口連接,能大大節約成本。進一步,所述熱交換器上設有對稱設置的翅片或者非對稱設置的翅片。該結構的設置,是為了提高熱交換效率。 進一步,所述熱交換器在靠近氣進口、氣出口側設有過濾網。該結構的設置,是為了提高整個熱交換器整體的運行,因為從氣進口進來的風中含有一些雜質,比如棉絮、碎物等等,若是沒有過濾,會直接粘附在翅片或者熱交換器上,影響正常的熱交換,為此,為了正常使用,工人需要進行定時清潔,降低工作效率。過濾網的設置,將雜質碎物與熱交換器隔開,不會粘附在熱交換器上,等進行清理時,非常方便,效率高。在需要清洗時,只要拿出過濾網即可進行清洗,非常的方便。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結構簡單精巧,蓄熱量大,熱交換效率高,能量回收率高,實現微排放,無法國家低碳環保的要求,同時大大提高使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O為了進一步解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4進行詳細闡述。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考附圖1,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環保蓄熱式風房熱源系統,包括發熱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爐1 一側通過進氣管2設有封閉式的換熱器3,在換熱器上設有回風口 4和出風口 5,在回風口 4處設有余熱回收系統11,其中,所述換熱器3包括多個換熱單元,以及設置在換熱單元底部的集水盤6。進一步設置,所述換熱單元包括倒V型管7,在倒V型管7上設有若干并列設置的U型管8,所述U型管8上設有翅片9。進一步設置,在倒V型管7與倒V型管7的連接處設有集塵倉10。進一步設置,所述倒V型管7的頂部為平底面。進一步設置,所述翅片9并列設置在U型管8上。進一步設置,所述翅片9非并列式設置在U型管8上。進一步設置,所述余熱回收系統11包括余熱回收箱12,以及設置在余熱回收箱12內的熱交換器13,在余熱回收箱12上設有設置在同一側的氣出口 14和用于接收由出風口5經過設備15出來的熱風的氣進口 16,還包括與熱交換器13連接的凈空氣進口 17和凈空氣出口 18。進一步沒置,所述凈空氣出口 18與回風口 4連接設置。進一步設置,所述熱交換器13上設有對稱設置的翅片9或者非對稱設置的翅片9。進一步設置,所述熱交換器13在靠近氣進口 16、氣出口 14側設有過濾網19。由上可知,本技術結構簡單精巧,蓄熱量大,熱交換效率高,能量回收率高,實現微排放,無法國家低碳環保的要求,同時大大提高使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并非對本案設計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設計關鍵所做的等同變化,均落入本案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環保蓄熱式風房熱源系統,包括發熱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爐一側通過進氣管設有封閉式的換熱器,在換熱器上設有回風口和出風口,在回風口處設有余熱回收系統,其中,所述換熱器包括多個換熱單元,以及設置在換熱單元底部的集水盤。
【技術特征摘要】
1.環保蓄熱式風房熱源系統,包括發熱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爐一側通過進氣管設有封閉式的換熱器,在換熱器上設有回風口和出風口,在回風口處設有余熱回收系統,其中,所述換熱器包括多個換熱單元,以及設置在換熱單元底部的集水盤。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環保蓄熱式風房熱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單元包括倒V型管,在倒V型管上設有若干并列設置的U型管,所述U型管上設有翅片。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環保蓄熱式風房熱源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倒V型管與倒V型管的連接處設有集塵倉。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環保蓄熱式風房熱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倒V型管的頂部為平底面。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環保蓄熱式風房熱源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并列設置在U型管上。6.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均杰,
申請(專利權)人:楊均杰,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