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向上斜置式轎車停放架,包括支撐架和車輛托架,車輛托架的后端活動連接在支撐架上,車輛托架與支撐架之間有升降桿,車輛托架上沿長度方向有兩道輪槽,輪槽的后端有車輪擋塊,輪槽的前端有一段向下的供車輛進出的傾斜板。支撐架可直接固定在地面或樓板上;也可通過滾輪在軌道上移動,而將軌道固定在地面或樓板上,支撐架的側面有橫向伸縮桿實現支撐架和車輛托架的整體橫向移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非常適合于路邊停車位、花園小區地面臨時停車位和地下車庫停車位,不需改動或改動很小就可直接安裝使用,獲得雙倍于原停車數量的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停車設備,尤其是轎車停放架。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保有量會越來越大,這給停車帶來了諸多麻煩,很多城市已出現停車位嚴重不足的局面。以前的小區住宅、商業樓宇在修建時由于估計不足,預留的停車位并不多,造成停車擁擠,因而現在不少地方開始興建立體停車庫,并在公路邊增設了大量臨時停車位,盡管這樣,停車位還是越來越不夠用,停車位的租售價格年年攀升。目前我國室內車庫以及路邊停車的單個停車位通常采用大約6米X3米的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區域,停車位并排設置,兩排停車位之間留至少5. 5米寬的通道,車輛從過道順車或倒車進入停車位,由于在地面之上每個車位只停一輛車,而室內車庫層高至少3米,尤其是室外臨時停車位,地面以上的空間足夠大,如此停車位設置方式顯然沒有最大化的利用空間。而現有的立體停車庫大多建在室內,結構復雜,需要進行整體設計和施工。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向上斜置式轎車停放架,利用該停放架,可增大現有停車位停放車輛的數量,提高現有停車位的空間利用率。本技術采用的向上斜置式轎車停放架技術方案是一種向上斜置式轎車停放架,包含有支撐架和車輛托架,車輛托架的一端活動連接在支撐架上,車輛托架與支撐架之間有升降桿,車輛托架上沿長度方向有兩道輪槽,輪槽的后端有車輪擋塊,輪槽的前端有一段向下的供車輛進出的傾斜板。使用時,每個現有停車位安放兩套同樣的上述轎車停放架,利用車輛向上傾斜停放在托架上留出的空間,達到一個車位停放兩輛車的效果。其中,支撐架有兩種安裝方式—種是固定式,支撐架固定在地面或樓板上,當前一個車輛托架上停有車輛時,后面車輛托架上的車輛進出時前一個車輛托架上的車輛要進行讓位操作;另一種是移動式,支撐架通過滾輪在軌道上移動,支撐架連同車輛托架在橫向伸縮桿的帶動下作橫向移動,車輛托架放平后車輛再駛入、駛出,這樣前后車輛駛入、駛出互不影響。本技術非常適合于路邊停車位、花園小區地面臨時停車位和地下車庫停車位,不需改動或改動很小就可直接安裝使用,獲得雙倍于原停車數量的效果。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實施例I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I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2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I和實施例2中與車輪擋塊相連的聯動機構的原理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I,參見圖I,一種向上斜置式轎車停放架,具有支撐架I和車輛托架2,車輛托架2的一端活動連接在支撐架I上,車輛托架2與支撐架I之間有升降桿3,車輛托架2上沿長度方向有兩道輪槽4,輪槽4的后端有車輪擋塊5,車輪擋塊5后端與車輛托架2活動連接,與聯動機構相連,輪槽4的前端有一段向下的供車輛進出的傾斜板6,支撐架I固定在地面或樓板上。圖I中標號13為用來將支撐架I固定在地面或樓板上的固定支柱。升降桿3宜采用液壓升降桿,也可采用其它類似驅動方式和結構。參見圖5,與車輪擋塊5相連的聯動機構由彎折杠桿7、鋼繩8和定滑輪9組成,彎折杠桿7的支點與車輛托架2活動連接,彎折杠桿7可隨車輪擋塊5同軸作一定角度的旋轉,定滑輪9安裝在支撐架I上,鋼繩8的一端連接彎折杠桿7,另一端繞過定滑輪9后連接在車輛托架2上。車輪擋塊5在聯動機構的帶動下隨車輛托架2升起而轉動伸出。隨車輛托架2放下而轉動縮回,使車輛可靠定位在車輛托架2上。聯動機構也可采用其它類似的能達到同樣聯動效果的結構方式。參見圖2,在實施例I中,使用時每個停車位安放兩套這樣的轎車停放架,由于支撐架I固定在地面或樓板上,當前一個車輛托架上停有車輛時,后面車輛進出時前一個車輛要進行讓位操作。適合于橫向空間有限,方便讓位操作的停車位。實施例2,參見圖3,一種向上斜置式轎車停放架,具有支撐架I和車輛托架2,車輛托架2的一端活動連接在支撐架I上,車輛托架2與支撐架I之間有升降桿3,車輛托架2上沿長度方向有兩道輪槽4,輪槽4的后端有車輪擋塊5,車輪擋塊5后端與車輛托架2活動連接,與聯動機構相連,輪槽4的前端有一段向下的供車輛進出的傾斜板6,支撐架I通過滾輪10在軌道11上移動,軌道11固定在地面或樓板上,支撐架I的一側有橫向伸縮桿12。車輪擋塊5及與其相連的聯動機構與實施例I相同。升降桿3和橫向伸縮桿12宜采用液壓驅動,也可采用其它類似的驅動形式及結構。參見圖4,在本實施例中,使用時車輛駛入、駛出車輛托架2之前,支撐架I連同車輛托架2在橫向伸縮桿12的帶動下橫向位移至車輛行駛道上,待車輛托架放平后車輛再駛入、駛出車輛托架2,實現車輛停放與駛離,這樣前后兩停放車輛之間就互不影響,非常適用于沿車輛通道旁的縱向停車。權利要求1.一種向上斜置式轎車停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架和車輛托架,車輛托架的一端活動連接在支撐架上,車輛托架與支撐架之間有升降桿,車輛托架上沿長度方向有兩道輪槽,輪槽的后端有車輪擋塊,輪槽的前端有一段向下的供車輛進出的傾斜板。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向上斜置式轎車停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固定在地面或樓板上。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向上斜置式轎車停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架通過滾輪 在軌道上移動,軌道固定在地面或樓板上,支撐架的一側有橫向伸縮桿。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向上斜置式轎車停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輪擋塊與聯動機構相連,聯動機構由彎折杠桿、鋼繩和定滑輪組成,彎折杠桿的支點與車輛托架活動連接,彎折杠桿可隨車輪擋塊同軸作一定角度的旋轉,定滑輪安裝在支撐架上,鋼繩的一端連接彎折杠桿,另一端繞過定滑輪后連接在車輛托架上。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向上斜置式轎車停放架,包括支撐架和車輛托架,車輛托架的后端活動連接在支撐架上,車輛托架與支撐架之間有升降桿,車輛托架上沿長度方向有兩道輪槽,輪槽的后端有車輪擋塊,輪槽的前端有一段向下的供車輛進出的傾斜板。支撐架可直接固定在地面或樓板上;也可通過滾輪在軌道上移動,而將軌道固定在地面或樓板上,支撐架的側面有橫向伸縮桿實現支撐架和車輛托架的整體橫向移動。本技術非常適合于路邊停車位、花園小區地面臨時停車位和地下車庫停車位,不需改動或改動很小就可直接安裝使用,獲得雙倍于原停車數量的效果。文檔編號E04H6/18GK202810290SQ20122056101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專利技術者楊自忠, 楊爭義 申請人:楊自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向上斜置式轎車停放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架和車輛托架,車輛托架的一端活動連接在支撐架上,車輛托架與支撐架之間有升降桿,車輛托架上沿長度方向有兩道輪槽,輪槽的后端有車輪擋塊,輪槽的前端有一段向下的供車輛進出的傾斜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自忠,楊爭義,
申請(專利權)人:楊自忠,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