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轉向定位式停車設備。它包括基座、立柱總成、停車平臺、升降機構、轉向總成,所述的停車平臺通過升降機構可升降地懸置在立柱總成一側,所述的基座上固裝帶中空腔的立柱座,所述立柱總成底端插入立柱座并通過轉向總成與立柱座轉動連接,使其能在基座上往復轉向。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適用于地面、有固定(堆放)物且上方有空間停放小型車輛的場所;通過轉向傳動總成帶動立柱總成在90-180度范圍內往返轉向,并配合升降機構使停車平臺停留在固定設施上方,且基本上位于固定設施上方,即不影響地面現狀,又不必額外占用地面,充分利用堆積物上方空間,緩解停車難。(*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汽車停放裝置,尤其涉及一種不改變下方現狀的轉向定位式停車設備。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停車難問題日益激增,停車位嚴重短缺,年代較早的小區更加缺少充足的停車位。小區、大型車庫、狹窄地段的道路僅供一輛小車通行,沒有平移空間。ZL200410026901. 4號專利公開了一種無避讓型停車臺,其上的移動機構包括設置在移動底座上的移動電機,通過傳動件與移動電機連接的設置在移動底座上的移動滾輪。通過移動電機的驅動,該移動滾輪在下軌道上轉動,進而帶動移動底座移動,實現利用可升級的停車臺存取小型車輛。這種多層停車設備存在的不足之處1、需要平移,占用空間大,屬于移動轉向停車設備。2、僅轉90度,不適合用在上述場合。3、也不適合下方有堆放物、植物或不宜停車的場合,且處于停車狀態時,至少具有車上的寬度,比道路邊的綠化款,不適合露天地面,容易在道路上方具有延伸至道路上方的延出段,影響視野,也影響道路順暢通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占用空間小的轉向定位式停車設備,使得小型車輛懸置停放在上方且不影響其下方現狀。本技術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轉向定位式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立柱總成、停車平臺、升降機構、轉向總成,所述的停車平臺通過升降機構可升降地懸置在立柱總成一側,所述的基座上固裝帶中空腔的立柱座,所述立柱總成底端插入立柱座并通過轉向總成與立柱座轉動連接,使其能在基座上往復轉向。本方案的停車設備依靠可轉向的立柱總成定位在基座上,不必移動,占用空間小,可充分利用下方的堆放固定物、種植物、甚至車位空間,將車停在上方。通過轉向總成帶動立柱總成在90-180角的范圍內往返轉向,配合升降機構使停車平臺下降,方便汽車移進或移出停車平臺,通過升降機構使停車平臺上升并配合轉動傳動總成使停車平臺停留在固定設施上方,本設備只在車輛移出移入時臨時占用地方,常態下將停車平臺懸置在上方,且基本上位于固定設施上方,不會產生伸出段。可轉向的立柱總成插置在中空腔中,有利于防止立柱總成翻倒。立柱座中具有用于插置立柱總成的中空腔為較佳方案,當然也不排除,立柱座與用于插置立柱總成的中空腔為分體結構的裝置,此時的技術方案為用于插置并形成樞接的、具有中空腔的立柱總成基座,而立柱座則套置在立柱總成基座的外圍。這種結構也能夠實現本專利申請的目的,但是,結構相對復雜,材料消耗較多,增加成本,也不利于環保。因此不常采用,但是也是屬于本專利申請的保護范圍。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措施所述的轉向總成包括轉動電機,設置在轉動電機輸出軸上的驅動齒輪,以及與轉動電機嚙合的固定齒輪,所述固定齒輪固定在立柱座上,所述轉動電機固定在轉動立柱總成上。或者,所述的轉向總成包括轉動電機,設置在轉動電機輸出軸上的驅動齒輪,以及與轉動電機嚙合的固定齒輪,所述固定齒輪固定在轉動立柱總成上,所述轉動電機固定在立柱座上。工作過程中,通過固定齒輪和驅動齒輪的配合,使立柱總成在中空腔中轉動。當固定齒輪固定在立柱座上時,則轉動電機固定在立柱總成上。當固定齒輪固定在立柱總成上時,則轉動電機固定在立柱座上。由于立柱座長度相對較短,設置轉動電機的空間較小,不便于裝配,通常情況下都轉動電機采用設置在立柱總成上的方案。所述的立柱總成包括立柱本體,插置在立柱座的中空腔中并通過連接件與立柱本體連接的樞軸,所述中空腔內側壁上設有潤滑軸承,所述樞軸穿過潤滑軸承與立柱座底部的轉動軸承相連接。樞軸的主要作用在于插置于立柱座上的中空腔中,并形成樞接,實現以樞軸軸線為轉軸轉動的連接關系。樞軸長度及重量遠遠小于立柱本體,因此大大方便了立柱總成的安裝,也方便后續維修工作的進行。潤滑軸承的設置一方面防止樞軸因其與立柱座之間有間隙而翻倒,另一方面避免樞軸與立柱座之間的剛性摩擦,降低摩擦力,減少磨損。為了提高立柱本體與樞軸的連接強度所述立柱本體底端焊接上法蘭盤,所述樞軸的上端焊接下法蘭盤,所述上法蘭盤和下法蘭盤法蘭連接。所述轉動電機固定在上法蘭盤上,且電機轉軸依次穿過上法蘭盤、下法蘭盤延伸至固定齒輪處。上法蘭盤既是連接立柱本體于樞軸上的連接部,又用于承置轉動電機,達到一部位多用途的目的,有利于簡化結構,也有利于降低成本。所述的立柱座包括與基座連接的底盤,固定地立于底盤上用于插置所述樞軸的立柱座體;所述底盤在立柱座體外側具有延伸突圈,用于通過連接件與基座連接;所述固定齒輪固定在立柱座體的外壁,并位于立柱座體上端。延伸突圈的設置有利于增加連接面積,提高連接強度。固定齒輪固定在立柱座體上端,有利于方便與電機轉軸上驅動齒輪配合。為了提高立柱座固定在底盤上的強度,所述延伸突圈和立柱座體外壁之間設有支撐件。本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1、適用于地面、有固定(堆放)物且上方有空間停放小型車輛的場所,例如,倉庫、居民小區內設置固定設施(如花壇,或高度較低的固定物)的路邊。通過轉向傳動總成帶動立柱總成在90-180度范圍內往返轉向,并配合升降機構使停車平臺停留在固定設施上方,且基本上位于固定設施上方,即不影響地面現狀,又不必額外占用地面,充分利用堆積物上方空間,緩解停車難。2、立柱總成為分體結構并通過連接件將上下兩段連接而成,方便安裝、維修更換。3、潤滑軸承的設置有利于防止立柱總成傾斜或翻倒,并避免樞軸與立柱座剛性摩擦,減少摩擦力。附圖說明圖I是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轉向定位式停車設備,如圖I所示,它包括基座1(通常用鋼筋水泥澆鑄)、立柱總成2、停車平臺4、升降機構、轉向總成。立柱總成2通過轉向總成可在90-180度角度范圍內轉向地安裝在基座I上,停車平臺4通過升降機構可升降地懸置在立柱總成2 —偵U。基座I上固裝帶中空腔51的立柱座5,所述立柱總成2底端插入立柱座5并通過轉向總成2與立柱座5轉動連接,使其能在基座上往復轉向。由于基座面積不大(0. 5-lm2),基本不占用道路,不影響地面堆放物或種植物有效利用上方空間。為了提高使用安全性,升降機構上配合有防墜落機構。具體來說,轉向總成包括固定連接在基座I上、具有中空腔51的立柱座5,固定在立柱座5外壁上的固定齒輪6,以及固定在立柱總成上的轉動電機7,設置在轉動電機7輸出軸上并與固定齒輪6嚙合的驅動齒輪8。立柱總成包括立柱本體21,插置在中空腔51中并通過連接件與立柱本體21連接的樞軸22,樞軸22底端通過轉動軸承9連接在立柱座5上。為了提高連接強度,立柱本體21底端焊接上法蘭盤23,樞軸22的上端焊接下法蘭盤52,上法蘭盤23和下法蘭盤52法蘭連接。轉動電機7固定在上法蘭盤23上,且電機轉軸依次穿過上法蘭盤23、下法蘭盤52延伸至固定齒輪6處。為了防止樞軸22晃動翻轉翻倒、又有利于降低摩擦力,中空腔51內側壁上設有潤滑軸承53,所述樞軸22穿過潤滑軸承53與立柱座5底部的轉動軸承9相連接。立柱座5包括與基座I連接的底盤54,固定地立于底盤54上用于插置所述樞軸22的立柱座體55 ;所述底盤54在立柱座體55外側具有延伸突圈,用于通過連接件與基座I連接;所述固定齒輪6固定在立柱座體55的外壁,并位于立柱座體55上端。為了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轉向定位式停車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立柱總成(2)、停車平臺(4)、升降機構、轉向總成,所述的停車平臺(4)通過升降機構可升降地懸置在立柱總成(2)一側,所述的基座(1)上固裝帶中空腔(51)的立柱座(5),所述立柱總成(2)底端插入立柱座(5)并通過轉向總成(2)與立柱座(5)轉動連接,使其能在基座上往復轉向。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國華,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文百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