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油飛濺的膠帶,包括纖維網布層,此纖維網布層通過耐熱粘膠層貼覆于鋁箔層下表面,纖維網布層下表面涂覆有硅膠層,此硅膠層另一表面貼覆有一氟素離型膜;所述纖維網布層由作為經線的玻璃纖維絲與作為緯線的銅纖維絲經緯編織形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良好柔韌度,纏繞覆蓋性好,耐熱、耐油、耐壓和耐候性,且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切合實際阻止燃料油從供給管等配管結合部飛濺,可有效地防止燃料油濺引起的火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油飛濺的膠帶
本技術涉及一種膠帶,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油飛濺的膠帶。
技術介紹
沿海地區海上運輸的增加已經導致了例如船舶著火或海難等各種海損事故發生率的上升,以及由漏油所致的環境污染事件的增多。通常,如果同時存在氧氣、火源和可燃物質,就會發生火災。這些條件稱為火災的三要素。特別地,在船舶的機艙中,存在可燃物質例如燃油、潤滑劑等和火源例如以下設備的熱表面鍋爐、焚燒爐、蒸汽管、排氣集管和排氣管等以及電氣設備。此外,空氣可以由通風設備提供,并且機艙的空間中也存在空氣。因此,船舶的機艙總是容易發生火災。因此,為了防止在機艙中著火,需要保護例如燃油和潤滑劑等可燃物質免于飛散或泄漏的手段。在船舶中,蒸汽管或發動機的管件的表面溫度較高,如果流體管受損,可燃性油可能漏出并飛散。因此,為了防止可燃性油飛散,要求以具有耐熱性、耐壓性和氣密性的物質被覆蒸汽管或發動機的管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油飛濺的膠帶,此膠帶具有良好柔韌度, 纏繞覆蓋性好,耐熱、耐油、耐壓和耐候性,且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切合實際阻止燃料油從供給管等配管結合部飛濺,可有效地防止燃料油濺引起的火災。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油飛濺的膠帶,包括纖維網布層,此纖維網布層通過耐熱粘膠層貼覆于鋁箔層下表面,纖維網布層下表面涂覆有硅膠層,此硅膠層另一表面貼覆有一氟素離型膜;所述纖維網布層由作為經線的玻璃纖維絲與作為緯線的銅纖維絲經緯編織形成。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如下I.上述方案中,所述玻璃纖維絲密度為190 210根/cm,所述銅纖維絲密度為 180 220 根 /cm。2.上述方案中,所述纖維網布層的厚度為O. I 2mm。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技術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油飛濺的膠帶,其具有良好柔韌度,纏繞覆蓋性好, 耐熱、耐油、耐壓和耐候性,且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切合實際阻止燃料油從供給管等配管結合部飛濺,可有效地防止燃料油濺引起的火災;其次,本技術防濺帶抗拉伸,不易燃,又有利于靜電的釋放,從而有效避免了靜電引起的嚴重損失。附圖說明附圖I為本技術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油飛濺的膠帶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纖維網布層結構示意圖。以上附圖中1、纖維網布層;2、耐熱粘膠層;3、鋁箔層;4、硅膠層;5、氟素離型膜;6、玻璃纖維絲;7、銅纖維絲。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I :一種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油飛濺的膠帶,包括纖維網布層1,此纖維網布層I通過耐熱粘膠層2貼覆于鋁箔層3下表面,纖維網布層I下表面涂覆有硅膠層4,此硅膠層4另一表面貼覆有一氟素離型膜5 ;所述纖維網布層I由作為經線的玻璃纖維絲6與作為緯線的銅纖維絲7經緯編織形成。上述玻璃纖維絲6密度為190根/cm,所述銅纖維絲7密度為120根/cm。實施例2 : —種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油飛濺的膠帶,包括纖維網布層1,此纖維網布層I通過耐熱粘膠層2貼覆于鋁箔層3下表面,纖維網布層I下表面涂覆有硅膠層4,此硅膠層4另一表面貼覆有一氟素離型膜5 ;所述纖維網布層I由作為經線的玻璃纖維絲6與作為緯線的銅纖維絲7經緯編織形成。上述玻璃纖維絲6密度為200或210根/cm,所述銅纖維絲7密度為180或190根 / cm。上述纖維網布層I的厚度為1mm。采用上述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油飛濺的膠帶時,其具有良好柔韌度,纏繞覆蓋性好, 耐熱、耐油、耐壓和耐候性,且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切合實際阻止燃料油從供給管等配管結合部飛濺,可有效地防止燃料油濺引起的火災;其次,本技術防濺帶抗拉伸,不易燃,又有利于靜電的釋放,從而有效避免了靜電引起的嚴重損失。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技術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 凡根據本技術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油飛濺的膠帶,其特征在于包括纖維網布層(1),此纖維網布層(I)通過耐熱粘膠層(2)貼覆于鋁箔層(3)下表面,纖維網布層(I)下表面涂覆有硅膠層(4),此硅膠層(4)另一表面貼覆有一氟素離型膜(5);所述纖維網布層(I)由作為經線的玻璃纖維絲(6)與作為緯線的銅纖維絲(7)經緯編織形成。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纖維絲(6)密度為190210 根/cm,所述銅纖維絲(7)密度為180 220根/cm。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膠帶,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網布層(I)的厚度為O.I2mm ο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油飛濺的膠帶,包括纖維網布層,此纖維網布層通過耐熱粘膠層貼覆于鋁箔層下表面,纖維網布層下表面涂覆有硅膠層,此硅膠層另一表面貼覆有一氟素離型膜;所述纖維網布層由作為經線的玻璃纖維絲與作為緯線的銅纖維絲經緯編織形成。本技術具有良好柔韌度,纏繞覆蓋性好,耐熱、耐油、耐壓和耐候性,且成本低、操作方便,能切合實際阻止燃料油從供給管等配管結合部飛濺,可有效地防止燃料油濺引起的火災。文檔編號C09J7/04GK202808691SQ201220443278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專利技術者金闖, 謝洪濤 申請人: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蘇)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防止可燃性燃油飛濺的膠帶,其特征在于:包括纖維網布層(1),此纖維網布層(1)通過耐熱粘膠層(2)貼覆于鋁箔層(3)下表面,纖維網布層(1)下表面涂覆有硅膠層(4),此硅膠層(4)另一表面貼覆有一氟素離型膜(5);所述纖維網布層(1)由作為經線的玻璃纖維絲(6)與作為緯線的銅纖維絲(7)經緯編織形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闖,謝洪濤,
申請(專利權)人:斯迪克新型材料江蘇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