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多功能曲面熱轉印機。它包括有真空泵和彈力真空膜,還包括有上蓋和下蓋,上蓋內設有上加熱盤,在上加熱盤上設有發熱管;下蓋內設有下發熱盤,下發熱盤的上方活動蓋設有其頂部相配的真空盤,在真空盤的上方活動蓋設有與可使其密封的壓框,彈力真空膜設于壓框內,上加熱盤活動蓋設于壓框的正上方,下發熱盤上還開設有排氣孔,排氣孔與真空泵之間連接有排氣管,真空盤上設有導氣孔,導氣孔與排氣孔之間連接有導氣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相比現有技術結構簡單,制造方便,體積小、重量輕,拿掉壓框和真空盤后可以用于加工高度較高的曲面產品,適用范圍廣,操作方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多功能曲面熱轉印機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熱轉印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多功能曲面熱轉印機。
技術介紹
熱轉印技術是一種表面處理技術,其可將具有各式圖樣的膠膜,以熱燙印的手段, 使膠膜通過熱熔膠貼覆于物品表面,據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現有公知的熱轉印機大多為平板接觸式轉印機,其主要組成部分包括有加熱平板、工件承臺和施壓裝置,由于結構上的限制,該產品只能轉印一些平面產品,對于那些立體或者表面不規則的產品則無法轉印。為此,有人專利技術了一種名為“上下往復式立體真空熱轉印機”的專利中國專利號 201120030411. 7,它包括有機架和保溫箱,保溫箱設置在機架上,保溫箱內設有耐高溫彈力真空膜,保溫箱中位于耐高溫彈力真空膜上方的內腔為密封的加熱室,加熱室內設有加熱系統,耐高溫彈力真空膜的正下方設置有承臺托架,機架上設有可移動到承臺托架上的料臺,承臺托架連接有升降驅動裝置,當料臺隨承臺托架上升到一定高度時,料臺與耐高溫彈力真空膜之間為一密封空間,機架上設置有對料臺與耐高溫彈力真空膜之間的密封空間抽真空的抽真空裝置。該機器通過形成真空負壓實現對異形工件的密實包覆貼合,能夠實現立體異型工件的表面及側面的圖文轉印。但是,該機器的結構較為復雜,制造上較為不便, 且由于機架和升降驅動裝置等結構的設置,使得機器的體積和重量較大,占用空間大、移動不便;產品放在料臺上,料臺移動到保溫箱內的承臺托架上進行加工,因此可加工產品的高度受到料臺入口高度的限制,無法加工一些高度較高的曲面產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上加熱盤、壓框和真空盤之間通過蓋合的方式連接配合而使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方便且體積小重量輕的多功能曲面熱轉印機;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結構復雜、制造不便,體積大重量重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同時還提供了一種壓框與真空盤設置在上加熱盤和下發熱盤之間可抽離的多功能曲面熱轉印機;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法加工一些高度較高的產品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多功能曲面熱轉印機,包括有真空泵和彈力真空膜,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上蓋和下蓋,所述的上蓋內設有上加熱盤,在上加熱盤上設有發熱管;所述的下蓋內設有下發熱盤,所述下發熱盤的上方活動蓋設有其頂部相配的真空盤,在真空盤的上方活動蓋設有與可使其密封的壓框,所述的彈力真空膜設于壓框內,所述的上加熱盤活動蓋設于壓框的正上方,所述的下發熱盤上還開設有排氣孔,排氣孔與真空泵之間連接有排氣管,所述的真空盤上設有導氣孔,導氣孔與排氣孔之間連接有導氣管。上加熱盤和下發熱盤分別設置在上蓋和下蓋內,在上加熱盤和下發熱盤之間活動設有壓框和真空盤,使用時,上加熱盤加熱使機器進行預熱,上加熱盤產生的熱量傳導至下發熱盤和真空盤上,使得上加熱盤、真空盤和下發熱盤之間達到一定的溫度,對于高度較小的產品,外表貼好膠膜后放入真空盤內,利用抽真空后彈力真空膜對產品的表面密實包覆,再通過上加熱盤加熱而實現熱轉印過程;對于高度較高的曲面產品, 例如水杯,先在產品的外表貼好膠膜后再在外表面用專用夾具夾緊膠膜,然后放入下發熱盤內,接著拿掉壓框和真空盤,蓋上上加熱盤,接著利用真空泵抽走下發熱盤內的空氣使其成真空狀態,再讓上加熱盤進行加熱,從而完成熱轉印過程。本專利技術相比現有技術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所有結構設置在上蓋和下蓋之內,體積小、重量輕,拿掉壓框和真空盤后可以用于加工高度較高的曲面產品,適用范圍廣,操作方便。作為優選,所述上加熱盤的底面上布滿加熱凸點,且加熱凸點呈均勻分布。通過設置加熱凸點,大大增加了上加熱盤的熱輻射面積,加熱效果好。作為優選,所述的上加熱盤與下發熱盤相互鉸接設置。上加熱盤與下發熱盤通過鉸接設置,結構牢固,開合方便。作為優選,所述真空盤頂部的內側壁上設有密封條。通過設置密封條,使得真空盤與壓框之間的密封效果較好,有利于真空盤的抽真空。作為優選,所述的上加熱盤與上蓋之間以及下發熱盤與下蓋之間均夾設有保溫棉。保溫棉的設置使得上加熱盤和下發熱盤中的熱量能夠較好地保存,保證熱轉印過程中的熱量提供,較為節能環保。作為優選,所述的下發熱盤的頂部開設有定位孔,在真空盤的下部設有與定位孔相對應的定位柱。真空盤與下發熱盤之間通過定位柱和定位孔的連接配合而相互固定,使用時不易移位,結構穩固。作為優選,所述真空盤內腔的底面上均勻設有熱輻射圓點。熱輻射圓點的設置有利于提高真空盤內腔的加熱效果,配合上加熱盤加熱,使得上下部的加熱溫度基本相同,加工形成的產品質量較好。作為優選,所述的真空泵設于下蓋上。有利于縮小產品的體積。因此,本專利技術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特點1.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制造方便; 2.所有結構設置在上蓋和下蓋之內,體積小、重量輕;3.拿掉壓框和真空盤后可以用于加工高度較高的曲面產品,適用范圍廣,操作方便。附圖說明附圖I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的爆炸圖;附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上加熱盤的仰視圖;附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裝配好的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上蓋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I :見圖I、圖3、圖4,一種多功能曲面熱轉印機,包括有真空泵I和彈力真空膜2,還包括有上蓋3和下蓋4,上蓋3和下蓋4由絕緣耐高溫的膠木材料制成,上蓋3內固定設有上加熱盤5,上加熱盤5由導熱性好的金屬材料制成,在上加熱盤5上設有發熱管 6 ;下蓋4內固定設有下發熱盤7,下發熱盤7的上方活動蓋設有其頂部相配的真空盤8,下發熱盤7和真空盤8由金屬材料制成,為了降低重量,可采用鋁材,在真空盤8的上方活動蓋設有與可使其密封的壓框9,壓框9由鋁材制成,彈力真空膜2設于壓框9內,上加熱盤5 活動蓋設于壓框9的正上方,下發熱盤7上還開設有排氣孔10,排氣孔10與真空泵I之間連接有排氣管11,真空盤8上設有導氣孔12,導氣孔12與排氣孔10之間連接有導氣管13。使用時,上加熱盤5加熱使機器進行預熱,上加熱盤5產生的熱量傳導至下發熱盤 7和真空盤8上,使得上加熱盤5、真空盤8和下發熱盤7之間達到180°C,此時,三者的溫度基本相同。對于高度較小的產品,外表貼好膠膜后放入真空盤8內,把壓框9壓設在真空盤8上使真空盤8密封,真空泵I通過排氣管11與排氣孔10連通,而排氣孔10與真空盤 8上的導氣孔12通過導氣管13連通,因而可利用真空泵I對真空盤8內抽真空,實現彈力真空膜2對產品的表面密實包覆,再通過上加熱盤5加熱而實現熱轉印過程;對于高度較高的曲面產品,例如水杯,先在產品的外表貼好膠膜后再在外表面用專用夾具夾緊膠膜,待機器預熱后,然后放入下發熱盤7內,接著拿掉壓框9和真空盤8,把導氣管13從排氣孔10上拆除,蓋上上加熱盤5,接著利用真空泵I抽走下發熱盤7內的空氣使其成真空狀態,再讓上加熱盤5進行加熱,從而完成熱轉印過程。見圖2、圖4,上加熱盤5的底面上布滿加熱凸點14,且加熱凸點14呈均勻分布。 通過設置加熱凸點,大大增加了上加熱盤的熱輻射面積,加熱效果好。見圖I、圖3,上加熱盤5與下發熱盤7相互鉸接設置。上加熱盤與下發熱盤通過鉸接設置,結構牢固,開合方便。見圖1,真空盤8頂部的內側壁上設有密封條15。通過設置密封條,使得真空盤與壓框之間的密封效果較好,有利于真空盤的抽真空。上加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曲面熱轉印機,包括有真空泵(1)和彈力真空膜(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上蓋(3)和下蓋(4),所述的上蓋(3)內設有上加熱盤(5),在上加熱盤(5)上設有發熱管(6);所述的下蓋(4)內設有下發熱盤(7),所述下發熱盤(7)的上方活動蓋設有其頂部相配的真空盤(8),在真空盤(8)的上方活動蓋設有與可使其密封的壓框(9),所述的彈力真空膜(2)設于壓框(9)內,所述的上加熱盤(5)活動蓋設于壓框(9)的正上方,所述的下發熱盤(7)上還開設有排氣孔(10),排氣孔(10)與真空泵(1)之間連接有排氣管(11),所述的真空盤(8)上設有導氣孔(12),導氣孔(12)與排氣孔(10)之間連接有導氣管(1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管學偉,
申請(專利權)人:管學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